【原创】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8-31 17: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909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原子
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它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20世纪
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
.
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
(填“能”或“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3.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这里的“光年”、“纳米”都是
单位.分子直径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10-10m=
nm,原子结构和太阳系相似,都属于核式结构.
4.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是由于
.
5.“二手烟”危害很大,而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三手烟”危害更大,甚至会致癌,对儿童尤其危险.“三手烟”是指房间或车内烟味消逝很久后,香烟发散、滞留在墙壁、家具、吸烟者头发和衣物上的不可见但有毒的气体和颗粒.从物理角度来讲这是由
造成的,它证明
.
6.分析推理是我们理解物理现象的常用方法.例如,分子是小得不能直接看到的,但我们根据扩散现象知道了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了分子之间有
.我们通过“物质由分子组成但不会成为散沙”的事实证明分子之间有
.50ml水+50ml酒精<100ml
的事实说明了分子之间有
.
7.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
组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
(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构.
8.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原因之一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着分子
的作用.
9.如图为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
图是固态分子模型.在物理学习中你还知道那些物理模型,请举一例,写出名称:
.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0.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火星
11.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中子
原子核
原子
B.原子
原子核
中子
C.原子核
中子
原子
D.原子
中子
原子核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B.汤姆逊最早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原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是10-15m
D.电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13.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1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荷花飘香
B.柳絮飘舞
C.雪花飞扬
D.落叶纷飞
15.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  )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16.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地“粘”在黑板上
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的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
C.粉笔灰凝结在黑板上变坚硬了
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
17.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错误的(  )
A.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位置r时,引力等于斥力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19.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施密特等三人,因为他们发现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宇宙在加速膨胀说明(  )
有能量在推动宇宙膨胀
B.宇宙中各星系的运动状态不变
C.宇宙中各星系的距离保持不变
D.宇宙中各星系受到平衡力作用
20.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把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ml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2.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相当于氦原子核)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23.图是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画出模型里电子和原子核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第24题10分,第25题4分,共14分)
24.物理课上,老师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
抽掉玻璃板后,下面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
,这是一种
现象,它说明了什么?

(2)小亮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课后他准备了水和酱油(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将他们倒入到同一个玻璃杯中,他应该先向杯中倒入
,再借助细玻璃棒缓慢倒入另一种液体,观察发生的现象.为了加快实验进程,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
(3)若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抽掉玻璃板后能发生这些现象吗?
。能否得到上述结论?为什么?
.
(4)小红认为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上面的瓶子中,不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造成的,而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空气会向下运动,挤压底下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使二氧化氮进入到上面瓶中的,并不能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请你仅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25.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1)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
溢出(填“会”或“不会”),原因是:
.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继续放入若干只回形针,水仍然不会溢出.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
(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将一长一短两只蜡烛点燃后,用玻璃罩罩住,结果不同的实验小组发现了截然不同的实验现象:有的是长蜡烛先熄灭,有的是短蜡烛先熄灭.那么,影响蜡烛熄灭先后顺序的可能因素是什么呢?
.(填一种因素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第26题6分,共6分)
26.演绎式探究--探索宇宙:
(1)牛顿认为,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大小,其中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k=6.67×l0-11m3/(kg s2).可见,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增大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将变
.
当我们用线绳拴着一个小球使它以手为圆心转动时,绳子对小球有一个向圆心拉的力,这个力叫做向心力。这是小球得以绕圆心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宇宙中的星体也是如此:子星绕母星(卫星绕行星,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子星受到一个恒定的指向圆心(母星)的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
其中m为子星质量,v为子星绕母星匀速运动的速度,r为运动半径(也即两星之间的距离).并且,向心力的大小等于母星对它的引力F引.
(2)已知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地月之间的距离为r,请你推导出地球质量M的数学表达式.
(3)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5×l011m,一年为3.2×l07s,则太阳的质量为
kg.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