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1.2 看不见的运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11.2 看不见的运动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8-31 17: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和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扩散现象、扩散的成因、扩散的规律
【重点难点】
1、扩散现象
2、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有关现象
【学法指导】
请同学们在回忆物质组成知识的基础上,思考这个问题,这些微粒在物体中是怎样组合的呢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思维拉入本节内容的学习上.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218到222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自学1、分子间存在空隙
1.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
(大于/等于/
小于)100mL,上述现象直观地说明了
.
自学2、分子的运动
2.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会
,这种现象说明
.
自学3、分子间的作用力
3.两滴小水珠互相靠近后,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力,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着
力.
自学4、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4.物质的状态常分为


.
二、合作探究
探究1、分子动理论
1.分子模型
(1)活动一:选择一种模型
①交流一下课前预习中“做一做”:用素描炭笔(美术课上用的)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老师提供的放大镜对这一条线进行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②看一看: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老师演示)
.
③看一看: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直至注满。用手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
(升高/不变/降低),由此可知: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
(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
④议一议:
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请选择一种模型,并尝试解释.
模型1
物质是由微观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
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在液体中.
你选择:模型
.
(2)信息快递:
①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他们还发现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比如水分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
②科学探究发现,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③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使科学家们在搜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的证据,支持了科学家们提出的模型.
(3)小结:既然引入分子概念,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物质的微观结构模型为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它们之间有
.
2.分子的运动
(1)猜一猜:组成物质的分子在物质内部运动吗?
(2)看一看:在清水中滴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老师演示)
(3)想一想:你看到的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4)小结:大量实验证明,分子处在
.
(5)信息快递:能够证明分子运动的证据是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扩散得越快.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活动7.3
收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猜一猜: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
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老师演示)
想一想:这一结果能否证实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实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
(2)议一议:既然分子间有空隙,且分子间存在吸引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任何物体.但事实上,固体和液体却很难压缩,这说明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什么力?
(3)小结: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证明,分子间不仅存在
力,而且还存在
力.且这两种力在分子间同时存在.

探究2、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1.阅读课本222页,说一说固体、液体、气体性质有什么不同?试用分子模型进行解释.
2.如图为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
图是固态分子模型.在物理学习中你还知道那些物理模型,请举一例,写出名称:

3.仿照图固态分子结构分布示意图,在虚线框中画一个气态物质分子结构分布示意图.
【展示质疑、教师点拨】
例1、如图所示,取一大试管,下半部分注入染成红色的水,慢慢地向上半部分注入酒精,密封后,竖直放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
(1)此现象是
现象;
(2)体积缩小说明

(3)水和酒精完全混合在一起,颜色均匀说明

例2、用右图中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
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
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
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
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
④30℃.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
染,这表明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
.(A级)
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中渗入一些铅,铅板中渗入一些金,这种现象
称为
,说明
.(A级)
3.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倒入开水后,过一会儿闻到香辣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
.(A级)
4.气球在吹足气后,用细线将口扎紧,一两天就瘪掉了.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几种模型,你认为哪几种模型结合起来能够解释上述的现象?
(B级)
(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所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2)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和气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颗粒可以挤进液体和
气体中.
5.
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级)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B级)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不能分开
D.磁铁能够吸引铁钉
7.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是
怎样解决的(
)(B级)
A.
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
B.
把物质不断地分小,分到肉眼看不到为止
C.
根据观察到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D.
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
【归纳总结、回归目标】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空隙;②分子处
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③分子间存在吸引力,也同时存在排斥力.
2.固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引力、斥力最大;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次之,引力、斥力也
次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引力、斥力最小.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