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的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①燃煤进行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能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①正确;②处理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能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②正确;③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能防止酸雨形成,③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及酸雨的形成,注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题目难度不大,把握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即可解答。
2.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一主族的是( )
A.
氯
B.
氢
C.
镁
D.
铁
【答案】B
【解析】A、氯元素是第ⅦA族,A错误;B、氢元素是第ⅠA族,B正确;C、镁是第Ⅱ族元素,C错误;D、铁是Ⅷ族元素,D错误,答案选B。
3.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质子数是9,核外电子数是10,表示F-,A错误;B、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是11,表示Na,B正确;C、质子数是13,核外电子数是10,表示Al3+,C错误;D、质子数是16,核外电子数是18,表示S2-,D错误,答案选B。
4.
在生物科技领域,通过追踪植物中放射性发出的射线,来确定磷在植物中的作用部位。该核素原子内的中子数为( )
A.
15
B.
17
C.
32
D.
47
【答案】B
【解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则该核素原子内的中子数为32-15=17,答案选B。
点睛:明确核素表示的方法和有关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即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
5.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
浓硫酸
B.
固体NaCl
C.
无水乙醇
D.
固体NH4NO3
【答案】A
【解析】A.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A正确;B.
固体NaCl溶于水放热不明显,B错误;C.
无水乙醇溶于水放热不明显,C错误;D.
固体NH4NO3溶于水吸热,D错误,答案选A。
6.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
B.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
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答案】B
【解析】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电子层数决定了周期序数。
7.
下列各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图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反之是放热反应。所以根据图像可知,A表示吸热反应,B表示放热反应,CD是错误的,答案选A。
8.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O2和O3
B.
3517R和3717R
C.
2311X和2311X+
D.
4018R和4020X
【答案】B
【解析】A.
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B.
3517R和3717R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
2311X和2311X+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不是同位素关系,C错误;D.
4018R和4020X的质子数不相同,不属于同位素,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明确同位素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①“同位”是指这几种核素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②因许多元素存在同位素,故原子的种数多于元素的种数。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但也并非所有元素都有同位素,如Na、F、Al等就没有同位素。③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9.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3PO4
B.
HNO3
C.
H2CO3
D.
H3BO3
【答案】B
【解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N,则HNO3的酸性最强,答案选B。
10.
下列能源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
A.
太阳能
B.
潮汐能
C.
风能
D.
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的利用过程均属于物理过程,只有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1.
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
HCl
B.
NaCl
C.
CH4
D.
NH3
【答案】B
【解析】A、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存在共价键,A错误;B、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B正确;C、甲烷是共价化合物,存在共价键,C错误;D、氨气是共价化合物,存在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掌握化学键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注意Al和Cl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
12.
下列各组三种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
A.
C、H、O
B.
F、Cl、Br
C.
Li、Mg、B
D.
Si、S、P
【答案】D
【解析】A.H只有1个电子层,而C、O有2个电子层,则不在同一周期,不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故A错误;B.F、Cl、Br原子在外层电子数都为7,位于周期表ⅦA族,故B正确;C.Li、B都有2个电子层,而镁三个电子层,所以三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不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故C错误;D.Si、S、P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一周期但不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位于周期表中同一纵行。注意把握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13.
下列措施肯定不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的量
B.
降低温度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若反应物为纯固体或纯液体,增大反应物的量,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减小,B正确;C.因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可加快也可减慢,如负催化剂,可降低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侧重于双基的考查,注意物质的状态、反应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条件来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4.
下列关于放射性气体氡22286Rn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为222
B.
中子数为86
C.
质子数为136
D.
核电荷数为222
【答案】A
【解析】考查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中子数是222-86=136,又因为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选A。
15.
第三周期R元素的原子,其次外层的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R是( )
A.
Li
B.
S
C.
Si
D.
P
【答案】C
【解析】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第三周期元素的次外层含有8个电子,所以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则原子序数为14,即R是硅元素。答案选C。
16.
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O2
和
O3
B.
CO
和
CO2
C.
12C
和
13C
D.
CH4
和
C2H6
【答案】A
【解析】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CO2和CO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关系,B错误;C、12C
和
13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错误;D.
CH4
和
C2H6的结构相似,均是烷烃,互为同系物,D错误,答案选A。
17.
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
A.
木柴
B.
煤油
C.
煤饼
D.
液化气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燃料燃烧时生成物的性质方面的知识。
18.
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的是( )
A.
甲烷
B.
乙醇
C.
乙烯
D.
乙炔
【答案】B
【解析】A.
常温常压下甲烷是气体,A错误;B.
常温常压下乙醇是液体,B正确;C.
常温常压下乙烯是气体,C错误;D.
常温常压下乙炔是气体,D错误,答案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3个小题,本题共32分)
19.
(1)在中共有______种元素,_______种核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中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
(2)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个周期。
(3)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_族,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族。
【答案】
(1).
3
(2).
5
(3).
(4).
(5).
7
(6).
ⅠA
(7).
ⅦA
【解析】(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是元素,其中有氢元素、镁元素和铜元素三种;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是核素,因此共计是五种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五种核素的中子数分别是0、1、2、12、36,所以中子数最多的是;(2)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3)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ⅠA族,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ⅦA族。
20.
(1)锌与稀硫酸反应是______反应。(吸热/放热)
(2)可逆反应达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在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这种状态称为________状态。
【答案】
(1).
放热
(2).
相等
(3).
化学平衡
【解析】(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是放热反应。(2)可逆反应达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在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21.
(1)三大化石燃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画出S、S2-、Al3+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煤
(2).
石油
(3).
天然气
(4).
(5).
(6).
【解析】(1)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2)S、S2-、Al3+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点睛: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三、推断题
(本题包括1个小题,本题共10分)
22.
A、B、C、D是短周期中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而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
、B_______、D_______。
(2)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1).
H
(2).
C
(3).
O
(4).
第2周期第ⅣA
(5).
NH3
............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H,B是C,D是O。(2)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3)H的单质和N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X是氨气,化学式为NH3。
实验题
(本题包括1个小题,本题共4分)
23.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未开始前,乙试管中所盛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H3COOH
+
CH3CH2
OHCH3COOCH2CH3
+
H2O
(2).
饱和Na2CO3溶液
【解析】(1)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需要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即在反应未开始前,乙试管中所盛溶液为饱和碳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