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很久以前,人们如何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1庹(tuǒ)
两臂伸长的长度叫1庹。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把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长度叫一拃。
有5拃长。
有3拃长。
因为小明和爸爸的手的大小不一样。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例1
请你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
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例2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1厘米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三种长度不同的竖线都叫做刻度线。
数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0刻度标志着开始。
1cm
1厘米可以写成1c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能找出1厘米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同学们的食指宽约1厘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测量时,一般从“0刻度” 开始。
0刻度
2厘米
3厘米
5厘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cm”
表示。在尺子上,每两个相邻数字所对的刻度线
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5厘米
1、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2、把尺沿物体放平;
3、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例3
纸条长( )厘米。
4
纸条长( )厘米。
5
铅笔长( )厘米。
7
1.试一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
数学课上,乐乐先用学具 测量铅笔的长度,有
( )个 长,再用学具 测量,有( )个
长。同样是测量铅笔的长度,采用了不同的学具,
量出的结果( ),所以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
( )长度单位。
7
11
不同
统一的
7-2=5(厘米)
5厘米
2.如何用下面的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在它下面的括号内画“√”。
辨析:不能正确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而出错。 第一个在测量时物体一边应该与直尺零刻度线对齐;第三个在测量时直尺应该保持水平。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厘米的认识与测量:
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
2.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单元 1 学科 数学 年级 2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3. 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出示图片。提问:很久以前人们如何度量物体的长度呢?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数学,
讲授新课 2.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回答: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结果不一样。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探究,找出各把尺子中的共同点。真正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动口、动脑、动眼、动手。
3.认识厘米。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注意课件演示1厘米的长度。总结: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米。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认识2厘米、3厘米、4厘米等。注意0刻度线。归纳总结:“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cm”表示。在尺子上,每两个相邻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1.刻度线。2.数字。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 教学认识1厘米时,注重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认识了1厘米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了解2厘米、3厘米等几厘米的具体长度,进一步认识厘米。
4.用厘米量。测量纸条的长度。课件出示纸条、直尺。总结测量方法: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试一试:读出课件上物体的长度。注意0刻度线。总结测量方法: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巩固提升 1.填空。说出下面铅笔的长度。2.如何用没有0刻度线的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3.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在它下面的括号内画“√”。注意辨析:不能正确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而出错。 第一个在测量时物体一边应该与直尺零刻度线对齐;第三个在测量时直尺应该保持水平。 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填写。说出每种测量方法正确与否。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提高认识。
课堂小结 厘米的认识与测量: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2.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收获。 在学生们认识了厘米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板书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开始。厘米用“cm”表示。 2.认识1厘米 刻度0到1,2到3, 都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