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件第13章第2节 内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件第13章第2节 内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03 22:2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十三章 内 能
第2节 内 能
课题引入:
壶盖跳动的能量从
哪里来?运动员踢足球的足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具有动能的,足球由分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具有动能!弹簧被压缩(拉伸)后具有伸长(收缩)的趋势,所以说被压缩(拉伸)的弹簧具有势能,弹簧也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一定也具有势能!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广义来说,内能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势能)、分子和原子内的能量及原子核内的能量等,我们所说的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问题讨论
内能的定义与什么能的定义相似?
回顾机械能的定义,并与内能进行对比.
对比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学习.如图所示是低温的等离子体中的分子.
这些分子是否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低温的物体有内能吗?
与高温物体相比,这些分子的运动会怎么样?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系,那么内能与温度有什么样的定性关系?
结论: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应用:内能与温度有关,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从而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目的.检测题:解析: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炽热的铁水和0℃的冰水都具有内能,A正确,B错误;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C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D正确.以下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B. 0 ℃的冰水没有内能
C. 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D. 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A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小学的自然课是如何让铁丝的温度升高的?
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提高物体温度的办法?
讨论归纳:结论:不断弯折铁丝时,铁丝会发热,铁丝的温度有明显提高!
改变物体内能的办法一:通过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这种方法叫做功法.方法补充:暖水袋可以给人们取暖,可以维持人体的温度而不至于受冻!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称为热传递法.热传递法:特点:热传递只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在传递的过程中有能量的损失.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
改变内能的案例:做功法改变内能的案例:
钻木取火
压缩空气点火
摩擦生热热传递法改变内能的案例:
暖水袋取暖(暖水袋里面的热水在一段时间内给人体提供热量,使人身体暖和)
烹饪食物(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热设备,加热设备给食物提供热量,最终做出可口的食物)
检测站:1.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B. 物体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A2.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砂轮上磨刀,刀会发热
B.上膛的气枪将子弹射出
C.一杯热水放在房间里慢慢变冷
D.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C物体对外做功:观察和操作:
说明: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但是在压缩的过程中被压缩的水蒸气对外做功,释放能量,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出现白雾.
温室效应与内能:温室效应的产生以及与内能变化的密切关系!
请同学们对温室效应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温室效应能否有效地阻止?
能否利用改变内能的知识解释温室效应?框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