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
课题 飞红滴翠记黄山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娇、娆、琼、阁”等生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
能力目标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 1.识字、写字。2.变换角度多方面写景的方法。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体会黄山景色的雄奇壮丽,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法 问题学习、探究学习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演示第2、3张幻灯片)在爬山的过程中,你们看到过什么样的美景呢?那你们觉得在哪里看到的日出和风景最美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是哪里的景色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的又是哪里的景色呢?既然黄山的景色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来欣赏黄山的美景呢?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黄山绚丽的美景吧。(演示第4张幻灯片) 喜欢。日出、周围的风景。华山、泰山、黄山等。泰山。黄山。想。读课题 《飞红滴翠记黄山》 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期待。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5张幻灯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描写黄山景色的句子及这样描写的好处。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二)交流汇报:1.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总结整理:《飞红滴翠记黄山》,介绍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成因、特色,赞颂了它雄奇瑰丽的风景,同时又点出了人在美化自然中的作用,人使黄山增添了“欢乐的生趣”,达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演示第6张幻灯片)3.出示生字,给带红色的字注音:(演示第7张幻灯片)(1)学生自由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4)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4.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演示第8张幻灯片)万壑藏云 飞红滴翠 瑰宝 侵蚀悬崖峭壁 挺拔 飘逝 苍穹(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5.理解重点词语:(演示第9-11张幻灯片)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崛起:山峰等突起。隐晦:阴暗,昏暗。旭日:刚出来地太阳。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心往神驰: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也说心驰神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登峰造极:达到顶级。造,到。 望而生畏: 看见了就害怕。 思绪万千:思想的头绪很多。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 心潮澎湃:心情像潮水一样汹涌起伏。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二、精读课文。(一)全文共分几部分?各部分主要讲什么?(演示第12张幻灯片)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黄山。概括介绍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从地质史上说明其形成的过程。第二部分(第4-17段):分别介绍黄山的各种景观。第三部分(第18段):介绍黄山温泉。(二)学习第一部分。(演示第13-17张幻灯片)1.相关链接:作者简介:柯蓝,当代作家。原名唐一正,19 ( http: / / www.21cnjy.com )20年生,湖南长沙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写成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章回体中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1945年写成反映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中篇小说《红旗呼啦啦飘》。1958年与文秋合写长篇小说《蔺铁头红旗不倒》。1961年回湖南深入生活,从事专业创作。作品有:与文秋合写以秋收起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暴动》(原名《秋收起义》),以及反映海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祖国海岸》,短篇小说集《竹楼夜话》,散文集《起飞的孔雀》、《上海散记》、《火车上的少校》,散文诗集《朝霞短笛》,电影文学剧本《铁窗烈火》,儿童文学作品《王孝和的故事》、《雾海枪声》、《马戏团的秘密》《少年旅行队》等。徐霞客:1587—1641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江苏江阴人。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2.题目《飞鸿滴翠记黄山》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文章标题中“飞红滴翠”是对黄山形貌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概括,具有形象美,能引人遐思。“飞红”是指黄山日出。“滴翠”指青山苍松;“记黄山”表明作者所写的对象。飞红滴翠,是形容黄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由于高,故“飞红”;“滴翠”是形容这里的树绿。以“飞红滴翠”来形容黄山,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是融入了作者对黄山的主观感受和映像。3.作者开头引用徐霞客的语句有什么作用?4.“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的“五岳”指的是什么?5.《飞红滴翠记黄山》重在描写黄山美景,为什么要介绍它的形成过称?文章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全面地介绍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写了黄山现在的面貌,还写了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其中写天都峰的部分,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说明了黄山景色独特的原因。(三)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黄山独特的风景吧。学习第二部分。(演示第18-29张幻灯片)1.首先根据作者介绍黄山景观的顺序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1层(第4-6段),介绍黄山奇峰,着重写天都峰。 第2层(第7-8段),以“迎客松”为主体,介绍黄山松。 第3层(第9-14段),简介莲花峰,细写黄山怪石。 3.这里描写了黄山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使黄山成为梦幻的艺术之宫。日出: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使黄山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格外娇娆。4.天都峰以什么闻名?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险和高。①高耸如云,盘空千仞。②几乎垂直向上攀爬,回首是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③从远处看,爬山的男女老少如同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从中。5.这里怎样描写黄山迎客松的呢?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6.找出描写黄山奇峰石形状千变万化的词句。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7.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莲花峰的哪三种怪石?鳌鱼峰、仙桃峰和猴子观海(猴子观太平)。8.文中说黄山群峰有哪些状态?拟人的:五老上天都、姊妹放羊、仙人下轿、仙人把洞门、老僧入定、猪八戒吃西瓜、仙女绣花、丞相观棋、仙人踩高跷、八仙飘海。喻物的:兔儿望月、金龟探海、双猫扑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天都。9.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句话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怎样理解?句中“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为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美观照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像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人们的情趣,使得冰冷的石头有了人的精魂。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在美”;峰石本身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就是内在美。这句话是着重讲人的审美创造的伟大作用。10.黄山的峰与云是怎样的关系呢?11.黄山的烟云使黄山呈现怎样的美感?云雾的飘拂游动,使黄山呈现出了静中有动的美感。12.文中写黄山日出时的变化是怎样的?鱼肚白——耀眼的光辉——暗红色——纯净的橘黄色。13.作者说“那闪光的星星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你认为这新的启迪是什么?“黄山日出”能给你什么样的启迪?(四)欣赏了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我们应该好好的休息休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黄山的温泉吧。(演示第30张幻灯片)这里介绍黄山景致的,为什么最后却以黄山温泉收尾?爬山过程中的疲累,在泡温泉中全部一扫而空,让人尽回味黄山美景的美妙、神奇。三、归纳总结(演示第31张幻灯片)作者从游览黄山的自然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写各个景观时,都穿插了人的活动。写日出的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写了人们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境,黄山的美,还有待于人们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去点化。四、课堂练习(演示第32、33张幻灯片)1.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你说说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并把转换的语句标示出来。“从高空俯视……神游天外了。”【俯视,悬想】“巍峨黄山……取名‘天都峰’。”【仰望】“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起先置身于游人之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从峰顶俯视】“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翘首昂视】“西海中的‘飞来峰’……称它为‘仙桃峰’。”【如听导游解说】“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太平’了。”【如听导游解说】“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远视,随着太阳升起而变换视角】 2.认真阅读课文写黄山松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山烟云和黄山日出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黄山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你能根据这些饶有趣味的名字想像出它们是什么样的石头吗?不妨选一两个试试。黄山松:具有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黄山烟云:把黄山装扮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黄山日出: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黄山石的命名有两类,一类是拟人的,都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神仙气,另一类是喻物的,都具有禽兽形。不管是拟人的,还是喻物的,都是一个主谓短语,即“谁在干什么”。想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人或物的模样、情态;二是他(它)“在干什么”时的情态。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引经据典,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学含量,也可以为下文做铺垫。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是以空间顺序为线索介绍黄山景观的:上山——出山。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只要坚定信念,终会点亮希望,看到新生的太阳。太阳还会升起,明天即将到来。 让学生简略了解课文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总结。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识本课所学字词。让学生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把文章分为几部分,让学生按顺序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品读题目。感悟诗句的作用。认识五岳。理解作者用意。学会将杂乱无章的段落划分,标注。找出描写顺序。认识迎客松。认识黄山怪石。重点句子解析。感受黄山烟云的关系。归纳总结课文,提高学生感悟。
课堂小结 《飞红滴翠记黄山》,文中写黄山巧石的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螺蛳”“飞来峰”“猴子观海”等,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更伟大的是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光听巧石的名字就给我以丰富的想像力,有拟人的,有喻物的,所以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又可参加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总之,黄山的自然景物在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后达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结合。其实作者把自然美的黄山通过文字描写出来的时候,从中已经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了。 归纳总结本课所讲内容。
板书设计 飞红滴翠记黄山总写黄山分写 迎客松 山上到山下 怪石烟云 以空间为线索日出温泉 说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同步练习
一、下列读音错误的是( )
A.地壳(qiào) B.澎湃(bài)
C.瑰宝(ɡuī) D.沟壑(hè)
二、照样子,写词语。
1.红彤彤(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郁郁葱葱(A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越来越好(ABAC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给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万丈深( ) 含( )欲放 悬崖( )壁
千( )百态 浮想联( ) 高( )如云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云肖 地壳 挺拔
B.澎湃 崛起 稠密
C.瑰宝 千仞 妖娆
D.温馨 翘首 旭日
五、给下列句子排序。
( )开始,远处是一片云雾。
( )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射出万道金光。
(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滩上守候日出。
( )接着,东方越来越亮。
(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
( )天边的云慢慢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从游览黄山中的自然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
生命的价值
①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院长总笑而不答。
③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21cnjy.com
④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21·cn·jy·com
⑥男孩儿兴冲冲地捧着这块石头回到孤儿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儿,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www-2-1-cnjy-com
1.请写出本文的六要素。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中加点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中加点字“竟”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通的石头为什么成了稀世珍宝?(请用文中的话回答)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
参考答案
一、下列读音错误的是( )
B
【解析】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B项中的“澎湃”的“湃”应读“pài”。
二、照样子,写词语。
【解析】这样的词语有很多。如:沉甸甸、清清楚楚、多姿多彩。
三、给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渊 苞 峭
姿 篇 耸
【解析】答案不是唯一的,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四、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解析】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本题中A选项中“云肖”中的“肖”字应为“霄”。
五、给下列句子排序。
2 5 1 3 6 4
【解析】考察学生对前后句子的衔接掌握,拓展学生阅读。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写各个景观时,都穿插了人的活动。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出的部分还写了人们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境,黄山的美,还有待于人们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去点化。21教育网
【解析】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七、阅读。
1.(1)时间:有一天、第二天。
(2)地点:孤儿院、市场。
(3)人物:男孩,院长。
(4)起因:男孩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
(5)经过:男孩照院长的吩咐拿一块普通石头到市场上“卖”,结果石头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6)结果:男孩受到了启发。
2.“总”字与前文的“常常”照应,它们都是副词,说明男孩对自己的生命极其悲观,内心极其痛苦。
3.“竟”字不能删去,因为“竟”表示出乎意料,它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所以变成了稀世珍宝。”启示: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2·1·c·n·j·y
【解析】这篇小短文讲述了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在得到大师的指点下卖石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飞红滴翠记黄山
苏教版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
喜欢。
在爬山的过程中,你们看到过什么样的美景呢?
日出、周围的风景。
导入新课
那你们觉得在哪里看到的日出和风景最美呢?
华山、泰山、黄山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是哪里的景色呢?
泰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的又是哪里的景色呢?
黄山
既然黄山的景色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来欣赏黄山的美景呢?
想
导入新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描写黄山景色的句子及这样描写的好处。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初读感知
《飞红滴翠记黄山》,介绍黄山的成因、特色,赞颂了它雄奇瑰丽的风景,同时又点出了人在美化自然中的作用,人使黄山增添了“欢乐的生趣”,达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
初读感知
瑰宝( ) 沟壑( )
苍穹( ) 崛起( )
阴晦( ) 旭日( )
仞( ) 鳖鱼( )
红彤彤( ) 娇娆( )
guī
hè
qióng
jué
huì
xù
rèn
áo
tōng
ráo
初读感知
侵蚀
瑰宝
万壑藏云
悬崖峭壁
飞红滴翠
苍穹
飘逝
挺拔
初读感知
瑰宝:
特别珍贵的东西。
崛起:
山峰等突起。
隐晦:
阴暗,昏暗。
旭日:
刚出来的太阳。
初读感知
喷薄: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心往神驰:
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也说心驰神往。
郁郁葱葱:
草木苍翠茂盛。
登峰造极:
达到顶级。造,到。
初读感知
望而生畏:
看见了就害怕。
思绪万千:
思想的头绪很多。
若即若离:
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
心潮澎湃:
心情像潮水一样汹涌起伏。
初读感知
分别介绍黄山的各种景观。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介绍黄山温泉。
1-3
总写黄山。概括介绍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从地质史上说明其形成的过程。
4-17
18
相关链接
柯蓝,当代作家。原名唐一正,1920年生,湖南长沙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写成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章回体中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1945年写成反映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中篇小说《红旗呼啦啦飘》。1958年与文秋合写长篇小说《蔺铁头红旗不倒》。1961年回湖南深入生活,从事专业创作。作品有:与文秋合写以秋收起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暴动》(原名《秋收起义》),以及反映海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祖国海岸》,短篇小说集《竹楼夜话》,散文集《起飞的孔雀》、《上海散记》、《火车上的少校》,散文诗集《朝霞短笛》,电影文学剧本《铁窗烈火》,儿童文学作品《王孝和的故事》、《雾海枪声》、《马戏团的秘密》《少年旅行队》等。
相关链接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江苏江阴人。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
新课讲解
题目《飞红滴翠记黄山》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文章标题中“飞红滴翠”是对黄山形貌的一个概括,具有形象美,能引人遐思。”飞红”是指黄山日出。“滴翠”指青山苍松;“记黄山”表明作者所写的对象。飞红滴翠,是形容黄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由于高,故“飞红”;“滴翠”是形容这里的树绿。以“飞红滴翠”来形容黄山,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是融入了作者对黄山的主观感受和映像。
新课讲解
作者开头引用徐霞客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引经据典,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学含量,也可以为下文做铺垫。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的“五岳”指的是什么?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新课讲解
《飞红滴翠记黄山》重在描写黄山美景,为什么要介绍它的形成过称?
文章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全面地介绍黄山,不仅写了黄山现在的面貌,还写了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其中写天都峰的部分,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说明了黄山景色独特的原因。
新课讲解
首先根据作者介绍黄山景观的顺序可以分为5个层次:
介绍黄山奇峰,着重写天都峰。
第1层
(4-6)
第2层
(7、8)
第3层
(9-14)
第4层
(15)
第5层
(16、17)
以“迎客松”为主体,介绍黄山松。
简介莲花峰,细写黄山怪石。
描写黄山烟云。
描写黄山日出。
新课讲解
本文是以什么顺序介绍黄山景观的?
是以空间顺序为线索介绍黄山景观的:
上山——出山。
新课讲解
这里描写了黄山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奇峰
古松
怪石
云海
日出
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轻盈、皎洁、柔美、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使黄山成为梦幻的艺术之宫。
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使黄山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格外娇娆。
新课讲解
天都峰以什么闻名?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险和高。
①高耸如云,盘空千仞。
②几乎垂直向上攀爬,回首是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
③从远处看,爬山的男女老少如同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从中。
新课讲解
这里是怎样描写黄山迎客松的呢?
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新课讲解
找出描写黄山峰石形状千变万化的词句。
有立有卧
有挺拔
有俯仰
有斜插
有侧挂
猴子观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莲花峰的哪三种怪石?
鳌鱼峰
仙桃峰
新课讲解
文中说黄山群峰有哪些状态?
拟人的
兔儿望月、金龟探海、双猫扑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天都。
喻物的
五老上天都、姊妹放羊、仙人下轿、仙人把洞门、老僧入定、猪八戒吃西瓜、仙女绣花、丞相观棋、仙人踩高跷、八仙飘海。
新课讲解
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句中“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美观照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像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人们的情趣,使得冰冷的石头有了人的精魂。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在美”;峰石本身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就是内在美。这句话是着重讲人的审美创造的伟大作用。
这句话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怎样理解?
新课讲解
黄山的峰与云是怎样的关系呢?
峰是云之家,
云是峰之衣。
黄山的烟云使黄山呈现怎样的美感?
云雾的飘拂游动,使黄山呈现出了静中有动的美感。
新课讲解
文中写黄山日出时的变化是怎样的?
鱼肚白
纯净的橘黄色
耀眼的光辉
暗红色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只要坚定信念,终会点亮希望,看到新生的太阳。
作者说“那闪光的星星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你认为这新的启迪是什么?“黄山日出”能给你什么样的启迪?
太阳还会升起,明天即将到来。
新课讲解
思考:这里介绍黄山景致的,为什么最后却以黄山温泉收尾?
爬山过程中的疲累,在泡温泉中全部一扫而空,让人尽回味黄山美景的美妙、神奇。
教学目标
归纳总结
作者从游览黄山的自然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
写各个景观时,都穿插了人的活动。写日出的部分还写了人们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境,黄山的美,还有待于人们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去点化。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1.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你说说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并把转换的语句标示出来。
★“从高空俯视……神游天外了。”[俯视,悬想]
★“巍峨黄山……取名‘天都峰’。”[仰望]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起先置身于游人之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
★“……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从峰顶俯视]
★“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翘首昂视]
★“西海中的‘飞来峰’……称它为‘仙桃峰’。”[如听导游解说]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太平’了。”[如听导游解说]
★“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远视,随着太阳升起而变换视角]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2.认真阅读课文写黄山松、黄山烟云和黄山日出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黄山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你能根据这些饶有趣味的名字想像出它们是什么样的石头吗?不妨选一两个试试。
黄山松:具有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
黄山烟云:把黄山装扮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
黄山日出: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黄山石的命名有两类,一类是拟人的,都具有神仙气,另一类是喻物的,都具有禽兽形。不管是拟人的,还是喻物的,都是一个主谓短语,即“谁在干什么”。想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人或物的模样、情态;二是他(它)“在干什么”时的情态。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1.和同学们探讨描写黄山景致的方法。
2.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飞红滴翠记黄山》,文中写黄山巧石的部分——“螺蛳”“飞来峰”“猴子观海”等,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更伟大的是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光听巧石的名字就给我以丰富的想像力,有拟人的,有喻物的,所以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又可参加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总之,黄山的自然景物在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后达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结合。其实作者把自然美的黄山通过文字描写出来的时候,从中已经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了。
板书设计
飞红滴翠记黄山
总写黄山
迎客松
怪石
烟云
日出
温泉
山上到山下
以空间为线索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