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关联词。2.了解作者的生平。3.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什么是“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演讲的特点,体会陶校长所说的“每天四问”的含义和用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陶校长的演讲
各位同学: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天四问”。
[2]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有,进步了多少 [①“身体有没有进步”指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 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②这是什么句式 有什么好处 ]否 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句导读:这里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健康的重要性。] [3]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 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③两个“离不开”强调了什么 ]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4] [④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又是什么意思呢 ]
段导读:第一问。首先问身体进步了没有,接着解释为什么要这样问,用两个“离不开”指出具体做法,最后提出希望,说明“健康第一”的观点。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有,进步了多少 为什么要这样问 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句导读: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⑤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⑥这句话有几层含义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 [5]
段导读:第二问。提出每天要问学问进步了没有,指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有,进步了多少 为什么要这样问 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6] [⑦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有什么好处 ]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句导读:这两句话写了做这些小事的作用和重要性。]
段导读:第三问。提出要问工作进步了没有,进步了多少,并解释这样问的原因,指出做好小事的重要性。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有,进步了多少 为什么要这样问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 [7] 究“私德 ”,要“建筑人格长城”。 [8] [⑧“公德”“私德”“建筑人格长城”各是什么意思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句导读:重申讲道德、做“真人”的重要性。][⑨“真人”指什么样的人 ] [9]
段导读:第四问。提出每天要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做“真人”。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阐述“每天四问”,分别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10]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句导读:呼应开头,并向学生提出了期望。]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使用关联词造句。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演讲的背景。
3.初读课文,了解“每天四问”的内容。
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课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平淡的生活中不断提高呢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答案。
老师板书课文题目:陶校长的演讲
2.作者和演讲背景。
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歙(shè)县人,中国著名教育家。于1927年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人才,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皖南事变以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面临特务威胁和经济紧张的严重困境。全体师生在陶行知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虽一日只两顿稀饭,但终于渡过了艰难时期。陶行知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们边听边画出生字、新词。
2.老师板书本课新词:堡垒、鞭策、造福、坚韧不拔、长足。带领大家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指导书写并理解词语。
堡垒:比喻难以征服的领域或军事防御用的坚固建筑物。
鞭策:用鞭子赶马前进。比喻督促。
造福:给人带来幸福。
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长足:形容发展快速而充分。
3.老师指名朗读课文,加以点评,解答疑惑。
4.列举文中的关联词,如“即使……也……”“既要……也要……”“如果……就……”“虽然……却……”,并分析讲解。
三 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分段读课文。
2.学生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①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②从健康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③从学问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④从工作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⑤从道德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⑥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理解演讲的意思,并通过老师朗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感受演讲的特点。
2.在读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爱护,弄清楚陶校长都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3.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第2自然段,可以用一些鲜活的实例来帮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说的道理。
1.看拼音,写词语。
jī
lì
激
励
biān
cè
鞭
策
dào
dé
道
德
xū
yào
需
要
2.比一比,再组词。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陶校长要我们“每天四问”,第一问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通过探究性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2.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讲演课文。
重点句投影。
一 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堡垒 鞭策 否则 锻炼 激励
2.朗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细心体会
1.学习第1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演讲的中心话题是“每天四问”。)
2.学习第2~5自然段,明确各段的中心内容,并且分组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情况讨论。
(1)为什么要问“身体有没有进步” 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2)为什么要问“学问有没有进步” 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3)为什么要问“工作有没有进步” 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工作“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
(4)为什么要问“道德有没有进步” 怎样做才能提高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更要紧的是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5)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最近作业完成得怎样,和同桌的关系搞得怎样,有没有做好事等。
3.学习第6自然段,理解演讲的目的。
如果能够做到“每天四问”,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能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4.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演讲,以及它的特点是什么。
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同时,演讲要有感染力,能打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演讲要围绕中心话题准备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语气、语调或重音等,还可以加上适当的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演讲的特点是真实性,贴近生活;鼓动性,感情强烈,有感召力;礼仪性,有称呼、有交流、有祝语。
5.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练习演讲。
指名某个同学演讲,其他同学评议。
引导学生练习演讲。
三 总结课文
1.学生讨论: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2.老师总结: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的重要性,知道了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了解了作者,知道了什么是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
”
1.教学时,教师应围绕“复述”这一目标,找准“四问”的切入点,按照“了解每问内容→理解每问大意→复述每问内容”这一流程操作,抓大目标去实施,丢弃琐碎的讲解,从而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重点学习陶校长的第一问并归纳学法,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三问进行合作学习。
3.通过积极引导,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自身的经历或身边的事例来讨论交流,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比喻难以征服的领域或军事防御用的坚固建筑物。(堡垒)
(2)用鞭子赶马前进。比喻督促。(鞭策)
(3)给人带来幸福。(造福)
(4)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坚韧不拔)
(5)形容发展快速而充分。(长足)
2.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1)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2)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3)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1.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中国教育家。安徽歙县人。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他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著作编为《陶行知全集》等。代表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等。
2.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卓著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学校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 陶行知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其中表现了他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1
知识点详解
^2
①指身体是不是健康,是不是强壮。 本钱:比喻可以凭借的资历、能力、条件等。 ②这句话用设问的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引起听众的兴趣,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否,在这里读fǒu。 觉,在这里读jué。
^4
③这句用两个“离不开”说明了怎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④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自觉持久的锻炼,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使自己有更强健的体魄。 ⑤说明有学问的重要意义。 ⑥重点句解析:这句话有两层含义:首先,做学问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可三心二意,要全身心投入;其次,做学问要有顽强的意志,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自然不会获得进步。陶校长这句话意在引导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
^5
彼岸:比喻所向往的境界。
^6
⑦从小事做起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为将来做大事打下基础。
^7
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8
⑧“公德”是公共道德;“私德”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9
⑨难句解析: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仅仅是我们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所谓“真人”,是要我们表里如一,真性情,不虚伪。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