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多音字。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成功的希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运用的数据在表现主题时所起的作用。2.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明末清初,浙江 出了一位史学家谈 [2] 迁。[句导读:开篇简要地介绍了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 [3] 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①“翔实可信”一词可以看出谈迁怎样的治学态度 ]但由于他家境 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 [4] 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②为什么要写谈迁“家境贫寒”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què)》。[③这句话用了很多具体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
[5]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谈迁自幼刻苦好学,他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经过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 [6] 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④“可是”一词起什么作用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 [7] 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⑤谈迁为什么“茶饭不思,夜难安寝”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 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 这部史书。[⑥谈迁为什么能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 ]
段导读:书稿被盗,年近花甲的谈迁没有被厄运击垮,而是决心重新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⑦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句导读:从“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考察”这些词语可以体会到谈迁治学的严谨。] [8]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 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⑧谈迁为什么要亲自考察,四处寻访 ] [9]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 [10] 《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段导读:讲谈迁不顾年老体弱,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翔实、更精彩的《国榷》。
[11]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谈迁20多年的心血——《国榷》的原稿被盗,他没有被厄运打垮,重新编写了更加翔实、精彩的《国榷》。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 ,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⑨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由谈迁的事迹引发议论,突出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在绝望中见到希望。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有关谈迁的历史资料图片。
一 导入,揭示题旨
同学们,谁能说说“厄运”是什么意思 你们遭受到“厄运”时会有什么反应呢 是害怕退缩,还是勇敢面对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谈迁,看看他碰到了什么厄运,又是怎样面对厄运的。
在讲课之前,咱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主人公。这个人名叫谈迁,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学家,著有明朝编年史《国榷》,这部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各个自然段的序号。
2.用掌握的汉字特点自学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义。
3.老师板书生字、新词,详细讲解。
(1)读准字音。
zhè浙 qiān迁 bó博 chāo抄 suǒ锁 zhèng挣 dàn诞
(2)掌握字形。
①按结构分类记忆。
左右结构的字:浙 博 抄 锁 挣 诞
半包围结构的字:迁
②旧字加一部分,变成新字。
折—浙 少—抄 争—挣 延—诞 千—迁
③旧字换一部分,变成新字。
纱—抄 睁—挣 忏—迁 琐—锁 涎—诞 搏—博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博览群书: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一袭破衫:一套破衣服。
奋笔疾书:挥动手中的笔,快速地书写。形容写作时情绪激动。
翔实:详细而确实。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三 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
2.指导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国榷》。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书稿被偷后,年老体弱的谈迁历尽千辛万苦重新编写《国榷》。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这是全文的总结,谈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写成《国榷》重写《国榷》感悟
1.在教学中,教师应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让学生感悟谈迁的坚强。
2.教师可让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通过不同语调、抑扬顿挫的朗读,将人物不同时期的不同感情表现出来。
3.教师不要将作者运用的数字从文章中剥离出来,而是要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1.看拼音,写词语。
zhè
jiāng
浙
江
qiān
yí
迁
移
chāo
xiě
抄
写
suǒ
liàn
锁
链
dàn
shēng
诞
生
zhèng
tuō
挣
脱
2.比一比,再组词。
3.联系句子理解成语。
(1)作文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写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小明把一件事写好后,觉得时间还早,就又接着略写了一件事。老师给他的批语是“画蛇添足”。
句中的“蛇”指老师要求写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足”指小明在老师要求写的事件之外又略写的那件事。“画蛇添足”在句中的意思是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
(2)现在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拿假冒伪劣商品冒充名牌商品的现象。对于这些鱼目混珠、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我们要给以严厉打击。
句中的“鱼目”指假冒伪劣商品,“珠”指名牌商品。“鱼目混珠”在句中的意思是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1.能联系课文数据,体会谈迁刻苦治学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2.懂得面对厄运,应该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积极面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料图片。
一 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写了谈迁呕心沥血地写出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被人偷去,但他没有被厄运打垮,而是选择了重新奋斗,再一次完成了一部新的《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作者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谈迁两次撰写明朝编年史《国榷》的过程。
二 精读课文,细心体会
1.细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历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完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国榷》。
(1)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2)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说明谈迁不仅刻苦而且信念坚定,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体会到谈迁写书的不易以及他的坚强性格。作者列举这些数据能很直观地体现出谈迁的伟大品质。
(3)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刻苦好学、意志坚定、不向困难屈服的人。
2.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认真体会主人公的性格。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
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书稿被偷、下落不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是什么意思 (变得什么都没有了。)
(3)为什么说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的打击 对于谈迁又是怎样的打击呢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相信这种打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可见他受到的打击是何等的惨重!
(4)他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5)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有关句子并读一读。
(6)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多读几遍。指导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3.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后全班交流。
(1)谈迁为了新的书稿,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考察历史遗迹。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年老体弱),经过几年的奋斗,写出一部新的明史巨著。
(2)这一自然段又运用了哪些数字来说明谈迁付出的努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的品质。
“4年”“59岁”“104卷”“428万4千字”说明谈迁为《国榷》倾注了多少心血呀!
(3)“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谈迁能“名垂青史”
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
(4)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1)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2)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三 总结课文
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家境贫寒 不向困难屈服
书稿被偷
坚定信念
从头撰写
自强不息
写成《国榷》
名垂青史
1.本课在写作上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就是文中多处使用了数据,这些数据的使用能清晰地表现出谈迁刻苦治学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去体会、感悟。
2.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打不垮”来阅读、想象,把谈迁的品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主人公面对坎坷时所表现出的坚定的信念。
3.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以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名垂(青)(史) 化为(乌)(有)
奋笔(疾)(书) 自强(不)(息)
2.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写出三个)
急匆匆 慢腾腾 沉甸甸 轻飘飘
悠悠扬扬 原原本本 林林总总 三三两两
翩翩起舞 跃跃欲试 飘飘欲仙 姗姗来迟
3.按要求写句子。
(1)花儿在开放。(扩句)
一朵粉红的花儿正在慢慢开放。
(2)谈迁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心中非常喜悦。(改成感叹句)
谈迁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心中多么喜悦呀!
(3)教室里可真静。(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教室里静得掉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到。
1.小故事
《国榷》,书名。明清之际谈迁撰。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四卷。编年体明史,起元天历元年(1328年),讫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以《明实录》为基础,而不盲目信任。明亡以后,自署江左遗民,广求遗闻,内容更加充实,尤其涉及万历以后明朝与后金史事,为他书所不及。原书在清代未经刊行,未遭清人窜改,史料价值较高,唯文字叙述过简。
2.作者介绍
蒋光宇,著名的哲理散文作家,《读者》杂志100名签约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政府机关领导干部、一名朴实忠诚的共产党员。“人性向善”的感性认知和唯物主义的理性思考在蒋光宇的作品里有着自然和谐的体现。蒋光宇笔耕不辍20载,千余篇作品在报刊上发表、转载或被选编入书。代表作品有《把木梳卖给和尚》、《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这也会过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蒋光宇最喜爱这三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素,成败归之于零。”“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以入世的精神做事。”
^1
知识点详解
^2
浙江: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省会杭州市。
^3
①由“翔实可信”可见谈迁志向之远大,亦可以看出他具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 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
^4
②说明谈迁在编史过程中虽苦虽累,但他信念坚定、执著追求。 编年史:编年体史书,是一种形象化的历史记录方式。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
^5
③重点句解析:写出了谈迁著书的艰辛和不易,增强了说服力,并且同下文中的数据形成对比,可以突出谈迁的坚强意志和执著精神。
^6
④“可是”一词表示转折的意思。正在喜悦之时,书稿被偷,写出了谈迁遇到的一次沉重的打击。
^7
⑤因为毕生心血不翼而飞,这样的厄运对年老而体弱多病的谈迁是沉重的打击。 挣,在这里读zhènɡ。 撰写:写作。
⑥因为“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决心重新撰写这部史书。这说明一个人有了真正坚定的信念后是不容易被打垮的。谈迁的信念就是“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为了这个信念他已经奋斗了20多年。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⑦为了使书稿更完备、准确,谈迁不顾年老而四处奔波,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忘我的工作精神。
^8
奔波:忙忙碌碌地往来奔走。
^9
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准确、翔实的资料,这也体现出谈迁治学严谨、不畏困苦的精神。
^10
坎坷:道路、土地坑坑洼洼。比喻人生旅途不顺利。
^11
⑨重点句解析:这是全文的总结句,也是对主旨的揭示,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句中的“崎岖和坎坷”承接上文,指的是谈迁遭遇的厄运。厄运来了,信念不能垮,这就是谈迁没有倒下、从头做起的力量源泉。句中的“希望”与“绝望”是对立的,只有信念打不垮,绝望才会转向希望,只要具有打不垮的信念,就会迎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