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黄山奇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2 11:3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造型独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黄山奇松的独特形象,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黄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 [2] 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句导读:“天下第一奇山”是世人对黄山的评价和赞誉,点明了黄山的特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具体说出黄山奇在何处。“更是”一词突出了人们对“黄山奇松”的喜爱之情。]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 、挺秀 的身影。 [3] [句导读:“处处”可以看出黄山奇松随处可见,说明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潇洒”“挺秀”写出了黄山奇松秀丽、挺拔的特点。]21
cnjy
com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黄山奇松受人喜爱且在黄山分布很广。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 被徐霞客 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句导读:过渡句,引出下文对三大名松的描写。]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qiú)劲 ,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yù)郁苍苍,充满生机。[①怎样理解这句话 ]它有 [4] 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句导读: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迎客松的姿态,也交代了“迎客松”名字的由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句导读:这句话表明了迎客松在黄山具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5] [②作者在写迎客松时主要抓住了哪几方面 有什么作用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句导读:“正对玉屏楼”点出陪客松的位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陪客松高大挺秀的身影,同时点出“陪客松”这一称呼的来历。]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句导读:“盘曲”写出了送客松盘旋曲折的特点。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送客松独特的姿态。] [6] [③写陪客松、送客松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黄山奇松中的三大名松,即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句导读:中心句,概括写出黄山松的特点。]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句导读:从游客观看的角度,写出黄山松的不同形态,用排比句写出“屹立”“斜出”“弯曲”三种不同的静态。]或仰,或俯,或卧;[句导读:从松树的角度写出其自身的姿态,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仰”“俯”“卧”三种动态,形象生动。]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句导读: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山松的其他形态。]它们装点 着 [7] 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句导读:两个“更加”点出了黄山松的作用,从侧面写出黄山松的神态、秀美。] [8]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有关黄山的简介,生字、新词卡片。
一 谈话导入,揭示题旨
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山吗 它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位于安徽省南部,大小72峰,最高处莲花峰海拔1873米。集雄、奇、险、秀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来源:21cnj
y.co
m】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要求学生用掌握的汉字特点自学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义。
3.老师板书生字、新词,详细讲解。
(1)读准字音。
yù誉   dǒu陡   pínɡ屏   bīn宾   yì屹   wò卧
(2)掌握字形。
①按结构分类记忆。
左右结构的字:陡 屹 卧
上下结构的字:誉 宾
半包围结构的字:屏
②旧字换一部分,变成新字。
徒—陡 拼—屏 吃—屹
③旧字加一部分,变成新字。
言—誉 兵—宾 臣—卧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情有独钟:形容对某一人或事物感情十分专注。
遒劲:雄健有力。
饱经风霜:形容经受过很多艰难困苦。
郁郁苍苍:形容草木茂密葱翠的样子。
盘曲:回环弯曲。
盆景:一种供观赏的陈设品,在盆中栽种花草树木,配以山水亭榭等造型。构成自然风景的缩影。
依依不舍: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千姿百态:形容人或事物的姿态多种多样。
屹立:像山峰一样稳固地矗立。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装点:装饰点缀。
三 细读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
1.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谈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黄山奇松受人喜爱且在黄山分布很广。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黄山奇松中的三大名松。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使黄山更加神奇、秀美。
  黄



潇洒挺秀   玉屏楼观松   千姿百态
  1.在学习中,学生理解某个词语的意思往往是在预习环节中通过查字典得知的,对于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只是机械地把字典中的解释写到书的空白处,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教师假如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与课文中描写的词语进行对照的话,就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前,应让学生主动去理解、体验文本,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形象。www-2-1-cnjy-com
3.在引导学生领悟迎客松“奇”时,教师可突出重点,防止教学程式化,还要悟其情,鼓励学生展开议论,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21
cnjy
com
1.看拼音,写词语。

wéi


   
dǒu



   
bīn



   




2.比一比,再组词。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多媒体课件。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看看奇松奇在何处。21教育网
二 精读课文,细心体会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黄山奇松潇洒、挺秀,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2)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段,注意“誉”的发音。
2.学习第2自然段。
(1)我们从上一自然段知道黄山上处处都有奇松的影子,要看松,最好去哪里呢 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就是个好去处。21cnjy.com
(2)同学们,先自读课文,看看玉屏楼前有哪些奇松。
(指名说。老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迎客松:
①出示句子: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A.老师出示迎客松的图片。重点欣赏: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
B.这棵迎客松已经屹立在黄山上一千多年了,虽然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是一棵多么顽强的树哇!你能读出这种精神吗
C.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②出示句子: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A.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 (像)
B.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叫它“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同学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词 (学生说欢迎词,并加上动作。)21·cn·jy·com
C.黄山上的松树太多了,到处都是。但是人们一提起黄山奇松,就会想起迎客松,它就是黄山奇松的代表。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黄山奇松,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陪客松:
出示句子: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A.老师出示陪客松的图片。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读课文。
B.学生汇报自己想对陪客松说些什么,并通过“绿色的巨人”感受陪客松的高大。
C.把陪客松比作绿色的巨人,这样写好在哪里 指名读这句话,读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
送客松:
出示句子: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A.老师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读课文。
B.请学生上台以游客的身份介绍送客松,其他同学认真听,觉得哪儿不足,提出来帮助他。重点欣赏:枝干盘曲、天然盆景、依依不舍。www.21-cn-jy.com
C.朗读指导: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谁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3)小结。
迎客松,郁郁苍苍,枝干斜伸,如同好客的主人;陪客松,屹立山顶,如同巨人;送客松,枝干盘曲,如同天然盆景。让我们再次领略黄山松的神奇吧!(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同学们,除了玉屏楼这三棵具有代表性的松树,黄山上还有许多姿态不一的奇松。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除了文中提到的,还有哪些姿态的松树呢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说明了黄山奇松的姿态多。我们读时要放慢速度,这样就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给读出来。
4.总结。
读了黄山奇松,你能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吗
  1.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言语形象的感知、言语情感的感受、言语内涵的感悟,去领悟作者怎样恰当而又得体地运用表情达意的语言技巧和技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言语内涵,更真切地感受言语情感。2·1·c·n·j·y
2.在教学“陪客松”时,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中,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其思考。21·世纪
教育网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屹立—(矗立) 装点—(装饰)
如同—(好像) 青翠—(葱翠)
2.选词填空。
    简单  简陋  简朴
(1)周总理的办公室设备极其(简单),他的工作却是那样的劳苦,生活是那样的(简朴)。
(2)山村小学的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条件极其艰苦。
    清凉 清洁 清新
(3)昨晚下了一场雨,早上起来空气十分(清新)。
(4)我把手伸进(清凉)的溪水里。
(5)我们要保持室内(清洁)。
1.黄山松
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吹到花岗石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生根、发芽和生长。黄山松姿态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经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出处:21教育名师】
2.黄山的松树为何能在石缝里生长
在举世闻名的风景旅游区黄山,光秃秃的岩石缝隙中生长着许多松树,有的树有好几十厘米粗,年龄有几百岁。黄山的松树挺拔雄伟,给人以不怕艰难、不屈不挠的感觉。为什么黄山的松树能在石缝里生长呢 【版权所有:21教育】
原来,松树的适应能力很强,它的根在很少的一点土壤里就能够生长,还能自己制造养料。另外,随着松树长大,树根会分泌出酸性的汁液,这些汁液遇到花岗石、石灰岩等,能逐渐使它们变成粉末,形成土壤。正是因为松树有着这些独特的本领,所以即使是在光秃秃的石山上,松树也能扎下根,茁壮成长。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小资料
黄山是“黄山文化”的发祥地,而黄山松则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雄浑浪漫的诗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能诱发艺术家无限的遐想和创作激情。因此,以黄山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这些文艺作品不仅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宝库。
当你一次次解读黄山松精神内涵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在山体的雕塑中,黄山松是不屈不挠的灵魂,是贫瘠的山崖上无比生动的音符,是禁锢不住的生命于岩石的缝隙中透出的纯洁之绿;你甚至会感觉到,那古朴而苍凉的岩石下有一股温暖的潜流;你甚至会感觉到,你的心灵会被一种精神的光芒点燃和照耀。这时的你是不是会突然顿悟——黄山松精神不就是民族精神吗 不就是时代精神吗 2-1-c-n-j-y
^1
知识点详解

^2
^3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挺秀:(身材、树木等)挺拔秀丽。 曾,在这里读cénɡ。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劲,在这里读jìng。
^4
  ①难句解析:这棵迎客松屹立在黄山上已经几百年了,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霜雨雪,但仍然茂密苍翠。由此可见,这是一棵充满生机的松树。
^5
  ②抓住迎客松的特点描写其姿态的美、生命力的旺盛。交代了其名字的由来,并点明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   别,在这里读bié。
^6
  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了陪客松、送客松名字的由来。
^7
   装点:装饰点缀。
^8
   秀美:清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