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推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2 12:07: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3.了解“推敲”的来历和含义,学习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推  敲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 [2] 境 贫寒,出家当了和尚。[①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
[3]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为下面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4]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②从加点的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jiǎo)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③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段导读:贾岛访友不遇,月夜美景使他留诗相赠。
[5]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 ,或许改用“敲”字更恰 [6] 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④从贾岛这一系列的表现中,我们可以读懂什么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7] [⑤“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仍在“比比划划”,可见当时贾岛处于怎样的状态 ]
段导读:贾岛因斟酌诗句用字,闯入韩愈的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 ,求您宽恕。”
[8]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 致地思索起来。[句导读:因为在京城做官的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所以“很有兴致地”与贾岛一起“思索起来”,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shuān) ,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 [9] 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读起来也响亮些。”[⑥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段导读:写贾岛与韩愈的对话,韩愈很快确定“敲”字“更好些”,而且讲出一番道理。
[10]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介绍“推敲”的引申义。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字、新词卡片,课文插图,朗读录音,投影。
一 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老师: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板书: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老师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老师板书:唐朝  贾岛)
4.投影出示全诗。(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5.贾岛简介。
(1)贾岛是唐朝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本,后还俗,颇受韩愈赏识。他作诗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2)投影出示: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和尚(shang):“尚”翘舌音,在这里读轻声。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6.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推敲)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朗读课文,画出新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标上记号。
(老师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qiāo推敲
 shang和

 shuì沉睡
 lǘ毛驴
tuǒ 妥帖
jiē 街道
chuǎng 


 mào礼貌
(2)认清、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
街:左中右结构,大小相当。
敲:左宽右窄。
妥:上小下大。
(4)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5)理解词语的意思。
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宽恕:宽容饶恕。
莽撞:鲁莽冒失。
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
吟哦: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
仪仗队:在古代,指帝王、官员等外出时的护卫队。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三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名逐段朗读文章。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词,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他一起思考,并由韩愈定“敲”字,从此“推敲”得以广为流传的故事。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贾岛苦苦吟咏、仔细推敲的诗人形象。
4.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 (第2~7自然段)
5.指导学生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推  敲
唐代 贾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浓浓的趣味中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自由划分段落、个性编写小标题,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见解,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善于推敲的习惯和技能。
3.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1.看拼音,写词语。
qiāo
mén


 
tuǒ
tiē


 
jiē
dào


 

shang


 

mào


 
shuì
jiào


2.给下面的字分别组两个词。
敲(敲门)(敲钟) 尚(和尚)(高尚)
醒(觉醒)(醒悟) 妥(妥协)(妥当)
闯(闯祸)(闯荡) 貌(礼貌)(容貌)
3.用“  ”画出下列搭配不当的词并改正。
碧绿的天空(蔚蓝的天空) 宽敞的马路(宽敞的房间)
阳光皎洁(月光皎洁)  宁静的房屋(宁静的月夜)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能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课文图画、字幕投影。
一 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故事。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 (第2~7自然段)
二 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学生细读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呀!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3)老师指导朗读这句话。
(4)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讨论并交流: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5)朗读这一自然段。
(6)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老师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2.学生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看看贾岛后来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学生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妥帖”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本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 (恰当)还有哪些词的意思跟它相近 (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也许)
(4)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①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第二个句子多了“一边、一边、不知不觉”这几个词,这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②指导朗读,读出贾岛如痴如醉的样子。
(5)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6)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老师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3.细读第4~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是怎么样,他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读后讨论。(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中。)
(3)指导学生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①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②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老师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队 请求宽恕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朗读,看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投影韩愈说的话。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韩愈说用“敲”字更好些,因为“敲”是有礼貌的行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声音响亮。)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7)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老师板书:结局 韩愈决定 贾岛赞同
5.学习第8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2)齐读第8自然段。
三 讲故事,总结全文
1.老师: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把课文读熟了。下面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让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动起来。(学生练读课文)
2.按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的提纲,要求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1)深夜访友,以诗相赠。(发生)
(2)一字斟酌,难以定夺。(发展)
(3)冲闯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4)韩愈决定,贾岛赞同。(结局)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组练讲。
(3)各组推选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重视理解、感悟、熏陶,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双基训练,这样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将课后目标题训练落到实处。
3.教学本文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感悟到“推敲”的好处和讲讲“推敲”的故事,还应让他们养成“推敲”的习惯。
1.根据意思,写出本课的词语。
(1)(月亮等)明亮而洁白。(皎洁)
(2)恰当;十分合适。(妥帖)
(3)(许多人)紧紧围着。(簇拥)
(4)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2.下面有十二个成语,在括号里填入的十二个字正好是十二生肖。
叶公好(龙)   (鼠)目寸光
闻(鸡)起舞   守株待(兔)
万(马)奔腾   气冲(牛)斗
杀鸡吓(猴)   杯弓(蛇)影
狼奔(豕)突   如(虎)添翼
(犬)牙交错   亡(羊)补牢
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你能想象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的情境吗 韩愈认为用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把相关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韩愈认为“敲”字更好。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2)后来,人们把“推敲”用在什么上
后来,人们把“推敲”用于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上。
1.炼字、诗眼与古诗鉴赏
(1)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叫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字,后句加“映”字,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光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2)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一诗时,“春风又绿江南岸”原为“春风又到江南岸”,但“到”字不会让人感到新奇,给人的感觉认知的成分多一些,视觉的成分少一些,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而唯有“绿”字是完全视觉的。“绿”字让人感到新奇;正是这个“绿”字,在人眼前推出“江南水长,群莺乱飞”的满目春色,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形象地刻画出来。
2.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其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1
知识点详解

^2
   家境:这里指家庭的经济状况。
^3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
^4
  ②“郊外”“拜访”“找了好久”,说明贾岛与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③这句话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贾岛夜访友人的情景,正是这美景使贾岛触景生情,于是留诗一首,表达了贾岛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5
   帖,在这里读tiē。
^6
  ④重点句解析:说明他已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简直如痴如醉,因而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不觉”。由此可知,贾岛为斟酌诗中一字,痴迷到何等程度。
^7
  ⑤难句解析:韩愈是京城中的大官,他出行时仪仗队是非常威风的,行人、车辆都要避让。照常理,贾岛对此该有感觉,但他竟然闯入队伍,其实他并非有意冲撞,只是沉迷诗中,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他是多么的专心致志。
^8
   大驾:这里是对韩愈的尊称,相当于“您”。   兴,在这里读xìnɡ,指人的“兴趣”。
^9
   闩:门关上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木棍儿或铁棍儿。   宁静:这里指月夜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
^10
  ⑥韩愈经过思考,确定还是用“敲”字好。用“敲”字一能表明贾岛是个有礼貌的人;二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响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