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金蝉脱壳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7 金蝉脱壳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2 21: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五年级 语文 上册苏教版7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的本义是指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退挂在枝头。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预习检查 1、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齐读)。
2、检查识字(指名读)。
字词乐园 柿 搜 颜椒 配 协趴 恢字词乐园 指导读写
柿:shì,巧记:“市”场旁边有树。
搜:sōu,巧记:手到瘦病除。注意:右上部中竖出头,与“又”相连。
配:pèi,注意,左部是“酉”。
恢:huī,巧记:心如死“灰”字词乐园我会多音字(tiáo)调节调(diào)调动字词乐园协调—和谐枝繁叶茂—
枯枝败叶整齐—杂乱字词乐园枝繁叶茂
聚精会神搜索 抽搐 协调 恢复 依依不舍
五彩缤纷课文详解一、导入新课 1、每当夏季,蝉的叫声,就吸引了我们的听觉。一声声“知了、知了……”不绝于耳。
2、但是,你认真地观察过它吗?它是怎样长大的?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蝉脱壳的过程的吧!课文详解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二、学习新课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蝉”当作能脱“旧衣”换“新裳”的人来写。 课文详解学习第二自然段。
1、品词“多么”“决心”。
二、学习新课 从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这神奇有趣的事激起了“我”的兴趣,自然引起下文。 课文详解学习第三自然段。
1、阅读本段,对蝉和作者分别进行了什么描写?
二、学习新课 蝉:外形描写和动作描写
作者: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课文详解学习第三自然段。
2、哪些词语体现了“我”的专注和担心惊动蝉儿的心理?
二、学习新课 “轻手轻脚”“聚精会神”课文详解学习第四自然段。
1、细读本段,蝉是按什么顺序脱壳的?
二、学习新课 背—头—脚—尾的顺序。课文详解学习第四自然段。
2、本段将蝉的眼睛比喻成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学习新课 比喻成两颗花椒籽,生动地写出了蝉眼睛的黑与亮。课文详解学习第四自然段。
3、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蝉尾脱壳的过程吗?
二、学习新课 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出壳的上半身后仰,又前扑,再用前脚抓、抽。课文详解学习第五自然段。
1、细读本段,发生了哪些奇迹般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二、学习新课 翅膀的变化:只有一点点—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
颜色的变化:肚子的颜色、身上的颜色、翅膀和触角颜色的变化。 课文详解学习第六自然段。
1、作者用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二、学习新课表达了对蝉儿脱壳过程的惊叹与赞美。课文详解学习第七自然段。
1、第一句是怎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
二、学习新课 把蝉儿五彩缤纷的颜色比喻成雕刻家给艺术品涂上的油彩,形象生动。课文详解学习第七自然段。
2、最后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二、学习新课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蝉儿的喜爱之情。脱壳中:动作、颜色概括主题 本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拓展提升 蝉(俗称知了)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它们象针一样中空的嘴里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蝉的两眼中间有三个不太敏感的眼点,两翼上简单地分布着起支撑作用的细管。这些都是古老的昆虫种群的原始特征。心灵感悟 历经了多少次痛苦的挣扎,蝉虫才能变成蝉。生命的美丽来自于痛苦体验后的升华!人生亦是如此。痛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没有痛苦,没有挣扎,生命就会显得不完整,就会显得脆弱。随堂练习幕蝉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夜(???)降临??? 金(???)脱壳????????
枝繁叶( ?)? 轻(???)轻( ??)??
(??)(??)不舍??五彩(???)(???)?茂手脚依依纷缤随堂练习 妹妹的舞蹈动作协调优美,得到了夸奖。老师正在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2、造句。 (1).协调
(2). 聚精会神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写本课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