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有理数1.4.1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有理数1.4.1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02 17: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第一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复习巩固1.计算(-2)+(-2)+(-2).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8包括正数、0和负数 符号问题非负数复习巩固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
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小组探究(1)a.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3=9,
3×2=6,
3×1=3,
3×0=0.
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b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
成立,那么应有: 3×( - 1)= - 3,
3×( - 2)=    ,
3×( - 3)=    .
-6-9c.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
规律?3×3=9,
2×3=6,
1×3=3,
0×3=0.
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d.要使c中的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
立,那么应有:( - 1)×3=   , 
( - 2)×3=   ,
( - 3)×3=   .
-3-6-9归纳如下:
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是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也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乘数绝对值的积.(2)对于以上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从
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进行观察总结归纳.你能得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
数的规律吗?(3)利用(2)中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 3)×3=    ,
( - 3)×2=    ,
( - 3)×1=    ,
( - 3)×0=    .
-9-6-30随着后一乘数逐次减1,积逐次增加3(4)按照(3)中的规律,并总结归纳.( - 3)×( - 1)=    ,
( - 3)×( - 2)=    ,
( - 3)×( - 3)=    .
369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一般地,我们有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计算.
               (- )×(-2)=1.8×(-1)=-8.(-3)×9=-27.(2)8×(-1);(3) (- )×(-2).例1(1)(-3)×9; 1.计算.
(1)6×(-9) = 0= -24= -54= 6 (2)(-4)×6(3)(- 6)×(-1)(4)(- 5)×0随堂练习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
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 ℃,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解:(-6)×3=18(℃)
答:气温下降18℃.2.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5元,
售出60件后,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
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么变化?解:依题意,每售出一件,销售额减少了5元, 则售出60件以后销售额减少了:
5×60=300(元). 答:销售额减少300元.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 ,5,-5, .解:1,-1,3,-3, 布置作业
习题1.4第2、3题. 第一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相关运算律观察计算以下各题,并观察其结果的符号情况.-120 负120 正 -120 负120 正2×3×(-4)×(-5)2×(-3)×(-4)×(-5) (-2)×(-3)×(-4)×(-5) 2×3×4×(-5) 0 ×(-2)×(-3)×(-4)×(-5) 0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你发现结果的符号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0,结果又是多少?思考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
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
等于0.
归纳 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
7.8×(-8.1)×0×(-19.6).0思考理由: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例3 计算.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与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相比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随堂练习1.口算: (1)(-2)×3 ×4 ×(-1)

(2) (-5) ×(-3) ×4 ×(-2)
(3) (-2) ×(-2) ×(-2) ×(-2)
(4) (-3) ×(-3) ×(-3) ×(-3) =24 =-120=16=812.计算:(1)(- 5) ×8 ×(-7) ×(-0.25)(2)(3)=-70=0 计算(-5)×89.2 ×(-2)的过程能否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数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能用简便方法;先计算(-5)×(-2)=10,再计算10×89.2=892.
乘法交换律;适用.思考小组讨论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5×(-6)与(-6)×5.5×(-6) =-30 (-6)×5=-30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字母表示: ab=ba.
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5×(-6)= (-6)×5小组讨论分组计算并比较结果.
[3×(-4)]×(-5)与3×[(-4)×(-5)].
[3×(-4)]×(-5) =-12×(-5)=60
3×[(- 4)×(-5)]=3×20=60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3×(-4)]×(-5) =3×[(- 4)×(-5)]字母表示:(ab)c=a(bc).小组讨论
分组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5×[3+(-7)]与5×3+5×(-7).
5×[3+(-7)]=5 ×(-4)=-20
5×3+5×(-7)=15-35=-20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字母表示:a(b +c)=ab+ac.5×[3+(-7)]=5×3+5×(-7)小
结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有:(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
置,积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
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
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例4 用两种方法计算 .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
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随堂练习计算:(1)(-85) ×(-25) ×(-4)(2) =-8 500=25=15=-6知识小结有理数
的乘法交换律: ab=ba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布置作业习题1.4第7(1) ~ (3)、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