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猫 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猫 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2 17:43:1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17 猫
郑振铎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中生字、新词,锻炼查工具书及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查字典、圈点勾画、研讨合作把握文本内容、鉴赏写作妙处、体会作者情思、感悟生活哲理。
情感与态度:
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反对主观臆断、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目标: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情境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作者简介
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忧郁 污涩 怅然 蜷伏 惩戒 凝望 诅骂 怂恿 叮嘱yōu yù sè chàng
quán chéng níng
zǔ sǒng yǒng dīng zhǔ字词清单影音欣赏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2.作者写了自家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第一、二次养猫:次别内 容项 目从隔壁要来的从舅舅
家要来
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的

活泼
更加
活泼
宠 物宠 物病死被一个过路人
捉去
一缕
酸辛
怅然
愤恨
诅骂
路人
第三次养猫(重点):次 别内 容项 目遭人遗
弃,拾
来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若有若
无,大
家不喜
欢,不
大注意
它。被我
打伤
致死更难
过得
多。
永不
养猫。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1.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4.“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 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6.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齐读第30、31自然段。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拓展延伸1.在同一件事上,作者对待不同的猫的态度可能是不同的,猫的遭遇可能是不同的。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2.请用作者的口气为前两只小猫写一则悼词。示例:天堂里的花白小猫:虽然你在人世间只停留了两个月,但你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你的病来的如此突然,即使是三妹的红铃铛,也无法挽救你的生命。你离去后,全家人的心里都很酸辛,最难过的莫过于三妹了,因为她早已把你当作她的小伴侣了。
“远方”的黄色小猫: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课堂小结 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 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课后作业3.思考: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1、2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1.积累生字词。2.再读课文。课件15张PPT。17 猫
郑振铎 第二课时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1.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3只流浪猫。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对弱小生命的关爱。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3.作者重点写自家养的第三只猫,为什么不单写这一只,而要写另外两只呢?揭示文章中心,写前两只猫是为了突出第三只猫,与它对比。2.“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一、二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因为以“毛凝望鸟笼”为依据,责怪刘嫂会多一点,而稍微责怪猫,但会原谅。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4.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是一个善良、正直、热忱的人,他是一个热爱祖国、有忧患意识的人;是一个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改正错误的人,有着像鲁迅一样的自我剖析的精神,勇于把自己的疮疤揭开给人看的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5.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6.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7.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1)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2)因主观臆断至猫死掉,而内心后悔内疚。(3)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4)比喻,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8.阅读感悟:按句式说话:“对于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 ”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主题概括 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 课堂小结 感人的养猫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他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无穷的,不光是可怜的猫,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可怜的人,他们不是被人们所注意,他们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去关心这个弱势群体,请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课后作业1.请你以作者的口吻为第三只猫写一段哀悼性的文字,表达“我”的忏悔之情。2.联系本课,完成一篇题为《如果我碰到一只流浪猫》的小作文,不少于200字。
3.走近生活,去寻找那些可怜的小动物,并给予它们一些关爱,然后把你的行动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