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给江主席献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我给江主席献花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3 13: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之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1] 我给江主席献花
[2] 1997年6月30日下午5时,我冒雨来到了启德机场 。[①这句话写了什么 ]停机坪前铺上了长长的红地毯。[句导读:介绍机场环境,只突出写“红地毯”,足以暗示这里将有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地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句导读:“兴高采烈”表现了人们的喜悦心情;冒雨等待,却仍“秩序井然”,可见人们对国家领导人的无限期待和敬爱。][②人们仅仅是在今天等待吗 ] [3]
段导读: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天气,特区人民都在等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4] [③从哪儿可以看出“我”的激动 ]
段导读:写“我”因为激动,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5] 董建华伯伯就站在我的身旁。他转过脸来,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是给江主席献花的吗 ”
我点了点头说:“是的,我叫姜咪咪。”
“今年多大了 读几年级 ”
“15岁,读中一。”
董伯伯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句导读:原来一同冒雨等候的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伯伯,他那么亲切,没有一点儿长官的架子。]
[6]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献花前。课文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7] “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欢迎队伍立刻沸腾起来。[句导读:专机一到,欢迎队伍沸腾了,人们的心情可想而知,欢呼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江主席一走出机舱, [8] 就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挥手。他满面春风地走下舷梯 ,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④江主席一下飞机是怎样做的 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和大家一样,挥动着手中的花束,高兴得热泪直流。[⑤大家为什么“高兴得热泪直流” ]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 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⑥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 [9]
段导读:江主席抵达,亲切地和人们打招呼。
“江主席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自己的香港!”前来欢迎的代表频频向江主席问候。[句导读: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真诚的问候,“我们自己的香港”含意深刻,又充满了自豪和欣慰。]我走上前去, [10] 把一束鲜花献给了江主席。他望着热泪盈眶的我,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⑦这是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 [11] 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⑧
“失散多年的孩子”指什么 “母亲”又指什么 ] [12] 我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在他老人家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江主席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依偎在领袖身旁,久久不愿离开。[⑨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样的场面 ]
段导读:“我”献上鲜花,得到了江主席爱抚的拥抱。
我能够代表香港二百多万青少年,向我们国家的领袖江主席献花,是多么幸福呀![⑩“我”为什么觉得幸福 ] [13]
  第二部分(第8~11自然段):写中央代表团抵达时和“我”给江主席献花时的情景。
1997年6月30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又一次提到“1997年6月30日”,是不是太啰唆了 ] [14]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照应开头,“我”为香港回归祖国感到激动,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黑板、
课文配套光盘、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生字卡等。
一 导入新课,解题
1.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了《在大海中永生》,你们一定知道在邓小平爷爷心中藏着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期盼着香港的早日回归,为此他做了不懈的努力。其实邓小平爷爷的这一心愿也正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更是香港人民的心愿,这一点通过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将会深入地了解。
板书课文题目
2.质疑。
看完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课文里的“我”指的是谁 “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给江主席献花 “我”为什么要给江主席献花 )
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以下要求自己学习一下这篇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及难读的句子。
(2)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读好了,现在我要检查一下学习的情况。
(1)首先我请同学们读一下我手中小黑板上的词语。
启(qǐ)德机场   红地毯(tǎn)   秩(zhì)序(xù)井然   照顾(ɡù)
董(dǒnɡ)建华   队伍(wu)   频(pín)频   耻辱(rǔ)   欣喜若狂(kuánɡ)
A.个别读。(边读边纠正)
B.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沥(lì)   颊(jiá)   踮(diǎn)   吻(wěn)
C.提醒下列字的写法。
“伐”不要忘了一撇;“耻”不要忘了一小竖;“队伍”的“伍”是“亻”旁。
D.开火车读。
(2)看来同学们对词语掌握得还不错,那么我们来看看大家读句子读得怎样。
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这么长的一句话,我们该怎样把它读好呢 你们自己相互读读看,讨论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好。
(3)词语、句子同学们能够读好,那么我相信,读课文对你们而言是没有什么难的了。现在我请七位同学把这篇课文读一下。其他同学给他们指出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不好。
3.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后第4题。谁来把题目读一下
出示段落大意:
(1)“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2)“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3)“我”忘不了这一天。
4.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们是怎么分的。(把同学们的分法都列在黑板上)
5.师生共同讨论,根据段意,逐一排除错误的分法,保留正确的分法。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自然段):写献花前。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第二部分(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写中央代表团抵达时和“我”给江主席献花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十二自然段):照应开头,“我”为香港回归祖国感到激动,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在学习“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这部分内容时,先找体现人们等待心情的句子,学生们很快就找了出来:
“停机坪前铺上了长长的红地毯。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地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教师问大家读了这些句子有何感想。
“人们等待的心情可以用这三个词来概括:兴高采烈、兴奋、激动。”甲同学说。
“老师,我从‘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这句话体会到人们的心情是急切的。”乙同学说。
“老师,我是从‘顾不得’这个词中体会出人们的急切心情的。”丙同学补充说。
“我从‘秩序井然’这个词体会到人们的等待是很有耐心的。”丁同学说。“老师,我从‘秩序井然’这个词体会到人们对中央代表团、江主席的尊敬。”戊同学补充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补充说,“停机坪前铺上了长长的红地毯”,从“长长的红地毯”能体会到场面的喜庆。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地朗读课文。
这是个意外的收获,学生在读书中,根据自己的体会悟出文中所表现的不同的“心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细微)的雨    (宽广)的胸怀   (亲切)的笑容
(高兴)地挥动   (美丽)的花    (漫长)的等待
2.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心情喜悦的词语。
例:满面春风
 兴高采烈 欣喜若狂 开怀大笑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997年(6)月(30)日香港启德机场,(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地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2)江主席一走出机舱,就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挥手)。他(满面春风)地走下舷梯,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3)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4)他望着(热泪盈眶)的我,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
1.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2.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段。哪位同学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回想一下是怎样进行分段的 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一部分。
二 学习第一部分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请同学边听边思考,说说文中所说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当时天气怎样。
(2)当时欢迎的人们心情是怎样的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板书: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3)谁能够用“秩序井然”造个句子呢 看谁造得好!
(4)江主席很快就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此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呢 你们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大家一起来找一下好吗
(5)谁能够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此时人们愉快的心情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位同学读得真好,从他的朗读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当时真的是非常高兴。那么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在回答我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2)现在你们能知道文中“我”的心情了吗 谁来说一说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又高兴又激动呢 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在书上画出最能体现她这种心情的词语。
3.学习第三至第七自然段。
(1)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下第三至第七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这些对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我”是谁。)
(2)现在我请两位同学,一个读董建华的话,一个读小姑娘的话,这样来进行对话。
三 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第八自然段。
(1)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看到了江主席的专机。这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啊 谁来说说看。
(2)是啊!大家都非常激动,都高喊……(引导学生答)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我们比比看谁读得好。
(3)人群沸腾了,你们能想象一下这个沸腾的场景吗
2.学习第九自然段。
(1)幻灯片出示第九自然段内容。
(2)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谁能告诉我这段有几句话
(3)理解重点句子。
①请同学们把江主席下飞机时的动作画出来 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理解词语:频频、满面春风、稳健。)
②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 这又说明了什么
③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话。理解洗刷、百年耻辱、元首、欣喜若狂等词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的感情最为强烈呢 谁能来读一下,把人们兴奋的心情读出来 哪个词语要重读呢 (怎能)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一下第十自然段,自学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要求)
要求:自由练读,思考下面的问题,画出有关词语。
“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 他是怎样把我拥进怀抱的 谁能用“爱抚”这个词语造个句子呢
“我”的神情怎样 这说明了什么
江主席是怎样对待“我”的 这说明江主席怎样
(2)幻灯片出示:“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3)哪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谁,“母亲”指的是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指导朗读。
老师讲述:百年的耻辱被洗刷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 江主席是一个国家元首,他会这样对待献花少年,课文里的“我”怎能不兴奋 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练习朗读这段话。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1997年6月30日,对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民迎接国家元首到来的那种激动万分的心情的描写是很好的练读片段。在备课时教师也准备了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充分读出自豪的心情等,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当相关段落教学结束后才意识到,如果再进行朗读,就显得格式化了,已经毫无用处。可见教师还不能把朗读训练有意识地、自如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让学生充分朗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挫折(不是)高山,高不可攀,(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2.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她的区旗是(紫荆花红旗),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她的区旗是(五星莲花绿旗),首任行政长官是(何厚铧)。
3.学唱歌曲《东方之珠》和《我的中国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 复习检查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欣喜若狂 情不自禁
2.指名读课文。
二 总结课文
1.看来大家都进行了及时的复习,那么有谁还记得当“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
2.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就请大家怀着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下。
三 讲解第十一自然段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把“我”兴奋的心情读了出来,那么除了这种兴奋、激动的心情,“我”此时还有怎样的心情呢 (幸福)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3.现在请大家自己把这个自然段读一下,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你们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一段读一下。
四 学习第三部分
1.学习课文第十二自然段。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一自然段。
2.文中有两次提到1997年6月30日,是不是太累赘了 你们对此有什么见解呢 (重复使人印象深刻,更能突出“我”对这一天的难忘。)
3.为什么会说这天难忘呢 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我给江主席献花
献花前 兴高采烈、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热爱祖国)
献花时 热泪盈眶、情不自禁
  《我给江主席献花》生动地记叙了“我”随着欢迎队伍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国家领导人的衷心爱戴以及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的激动和欣喜。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如:“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 ”
这个反问句高度概括了“我”和欢迎队伍热烈欢迎江主席的动人场面。“欣喜若狂”是非常高兴的意思。这个句子要联系香港的屈辱历史来理解。知道香港同胞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原因是洗刷了百年耻辱,香港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备受欺凌的屈辱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香港同胞首次在这片土地上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
如:“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句中“失散多年的孩子”暗指被英国人占领并统治百年的香港;“母亲的怀抱”暗指祖国这个大家庭;“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隐喻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句子洋溢着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之情。
1.看拼音,写词语。
lǐng
xiù


 
chǐ



 
wěn
jiàn


 
zhì

jǐng
rán




 
liǎn
jiá



lèi
yíng
kuàng




 
xīn

ruò
kuáng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鲜为人知(xiān xiǎn)   海滨(bīn
 bīng)   效率(lǜ nǜ)
鲜艳(xiān xiǎn)   
亲戚(qi qiè)   
解释(xiè jiě)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崇)山(峻)岭   (声)(色)俱厉   (乐)不(可)支
(山)高(水)长   (众)(说)纷纭   无所(不)(知)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的回归。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
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1
知识点详解

^2
   启德机场:一个位于香港市区之内、九龙半岛南岸的机场,曾是香港的国际机场,联系世界各地的重要航空港。现已关闭。  ①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当时的天气状况。
^3
  ②不是,人们等待了一个世纪,如今中央代表团的专机终于要来了,人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4
  
③“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说明“我”非常激动,已经进入忘我境界了。
^5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及香港最高代表。由选举委员会产生,中央政府任命。
^6
   舷梯:通往飞机主门的梯子。
^7
  
④江主席一走出机舱就向人群频频挥手,他“满面春风”,步伐“稳健”地走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江主席的和蔼可亲,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他此时的喜悦心情。
^8
  
⑤见到了祖国的领导人,如同见到了祖国母亲,和祖国阔别已久,此时重逢,大家怎能不无比高兴 热泪流露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悦。   百年耻辱:指从1842年起被英国占领一直到1997年收回这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历史。
^9
  ⑥反问句的运用,能加深我们的印象,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说服力。百年的耻辱被洗刷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备受欺凌的屈辱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香港人民怎能不激动
^10
  ⑦细节描写,“微微地俯下身”“爱抚”“拥”等细致的描写,表现了领袖的和蔼和慈祥。
^11
  ⑧重点句解析:“失散多年的孩子”暗指被英国人占领、统治百年的香港;“母亲的怀抱”暗指祖国这个大家庭。
^12
  ⑨重点句解析:这是一幕令人难忘的镜头,真切感人,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给江主席献花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献、踮、吻、依偎”等动词表现了“我”对江主席的爱戴。“望、俯、拥、拍”等动词表现了江主席的慈爱。
^13
  ⑩“我”能够代表香港二百多万青少年,当然激动。江主席是国家元首,他能这样对待“我”这个献花学生,“我”怎能不感到幸福
^14
  不啰唆。首尾照应,使人印象深刻,更能突出这一天的重要性,强调这一天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