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说勤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 说勤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3 13: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16 说勤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在元丰七年(1804年)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著作。 预习检查 1、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齐读)。
2、检查识字(指名读)。
字词乐园 遍 枕 稍末 校 惯渡 基 础字词乐园 指导读写
稍:shāo,巧记:小月照“禾”苗。
惯:guàn,注意右部的书写,巧记:一“贯”用心,习以为常。
础:chǔ,注意:右边不是两个山,要一竖到底。字词乐园我会多音字(xiào)学校校(jiào)校对(bō) 剥夺剥(bāo)剥皮字词乐园勤奋—勤劳气馁—发奋字词乐园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名列前茅远渡重洋
勤能补拙课文详解一、导入新课 1、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2、文章题目是“说勤奋”,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文中说了什么?课文详解学习第一自然段。
1、文章开头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学习新课 设问,强调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观点,起到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的作用。 课文详解学习第一自然段。
2、“鲜花”和“汗水心血”分别指什么?
二、学习新课 分别指成功和勤奋。课文详解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为什么要用“躲”字?
二、学习新课 “躲”是司马光自主学习,酷爱读书的生动体现。课文详解学习第二自然段。
2、司马光为什么做“警枕”?二、学习新课 用警枕挤出睡觉时间来读书写作,体现了他的勤奋。课文详解学习第二自然段。
3、“19年”和“终于”说明了什么?二、学习新课 说明司马光编这本书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勤奋使他完成了巨著《资治通鉴》。课文详解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新课1、品词“终于”“名列前茅”。 这两个词充分说明了:只要勤奋,即使基础不如别人,照样可以成才。朗读时,要重读,读出自豪的语气。课文详解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新课2、议一仪,为什么童第周能完成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因为童第周的成功源自他的勤奋,勤能补拙。课文详解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新课3、解释“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神的笨拙,一分辛苦换来一份才干。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
——华罗庚课文详解学习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新课1、谈一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一个人,无论你的基础怎样,学习条件怎样,只要你想取得成功就离不开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主题,启迪心灵。16、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内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两个勤奋成才的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天资聪颖,但仍勤奋好学,终于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童第周小时候基础差,但他不气馁,急起直追,最后同样成才。概括主题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拓展提升 勤奋是夏日里的挥汗如雨,勤奋是冬日里的寒窗苦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心灵感悟 不经历风雨,无缘见彩虹。没有汗水和心血的浇灌,有怎能成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资好的人,通过努力能成才;基础差的人,只要不气馁,同样可以获得成功。愿我们张开勤奋的风帆,共同驶向成功的彼岸。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天空。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
( )。
(2)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 )为止。
(3)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 ),( )。滚瓜烂熟勤 奋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随堂练习 指记得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2、解释下面词的意思。
(1)滚瓜烂熟
(2)名列前茅
指名次排在前面。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写本课生字。
3、搜集有关名人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