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钱学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钱学森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3 15:4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感悟人物的语言所蕴涵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感悟人物的语言所饱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熏陶。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体会钱学森的话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1] 钱 学 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 [2] [①这一句交代了什么 ]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 [3] [②这几句属于什么描写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4] [③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句导读:“他”字后面加个逗号,为揭示人物身份作了充足的铺垫。随后的介绍更写出了钱学森在科学界的重大影响。]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钱学森乘一艘巨轮在海上航行了15天,即将返回祖国。
[5]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④“最得意”“最得力”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 ] [6]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7] [⑤句中的“一刻”强调了什么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⑥怎样理解钱学森的这句话 ]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但时刻不忘祖国。
[8]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 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句导读:“这一年”即1949年,“这一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欢度”体现出了大家一起庆祝佳节的喜悦心情。] [9]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⑦在这里引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有什么好处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10] [⑧“第一个中秋节”带给留学生们怎样特殊的感觉 ]
段导读:新中国诞生后的这年中秋之夜,留美中国的留学生聚会,展望祖国前景,心情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11] [⑨你读出这个愿望的本质了吗 ]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⑩劝说者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2]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钱学森的这个回答 ]
段导读:钱学森向留学生们袒露心迹,深感祖国需要大家,决心早日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13]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留学生格外兴奋,钱学森渴望早日回国。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
段导读:美国政府深知钱学森对于中国科学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回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14] [这句表明了钱学森怎样的决心 ]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15] 段导读: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十分坚定,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归国航程。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钱学森克服阻挠,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 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2.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查找有关钱学森的资料,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 揭示课文题目,设置悬念
1.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
(出示有关资料,互相交流。)
2.设下悬念,为自学课文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 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 初读课文,交流反馈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 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分段。
2.提示学生借助时间词把握自然段间的联系。
3.分段,理清课文的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1955年10月1日,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乘船驶往香港。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赴美留学的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新中国诞生之际,钱学森热切盼望着回国。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 教学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说说“赴、恳、贡、额、裕”这5个字各是什么结构。
2.学生描红。
  1.《钱学森》一文是一首净化学生灵魂的赞美诗,是一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交响乐!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钱学森所说的两段话进行反复朗读,感受他的爱国之心,因此,我抓住“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及跟在冯·卡门身边的前途无量和“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作对比,使学生体会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的坚定意志。
2.在教学时,努力使钱学森的爱国情结与学生生活中的爱国情结融为一体。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钱学森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然后我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你是钱学森,面对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会想到要回国吗 了解钱学森能够放弃优厚的待遇坚决回国的崇高的爱国情结,使学生的爱国情结觉醒,爱国热情迸发!
1.看拼音,写词语。
qián
é(前额)  bēi
fèn(悲愤)  fù
yù(富裕)  gòng
xiàn(贡献)  chéng
kěn(诚恳)  guǎng
kuò

yín(广阔无垠)


zhǎn
làng(劈波斩浪)  hún
qiān
mèng
rào(魂牵梦绕)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伟大)的祖国    (富裕)的生活    (急切)的步伐
(优厚)的待遇
(优越)的工作条件
(卓越)的贡献
3.句子练习。
(1)家乡的变化真大,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低矮的平房变成了高高的楼房。(把句子写具体)
(2)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改为陈述句)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不能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人物的语言所饱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1.挂图。
2.教师自制课件。
一 复习导入
教师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文中钱学森说的话。这节课,我们就来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二 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圈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课件显示)。
  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交流学习体会。
(“爱国、归心似箭、无比激动”,不仅仅是体现他回国心切,更是说明钱学森想早日研制我国的火箭和导弹。)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教师小结: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呀!
2.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思考: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了怎样的准备 目的是什么
(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努力读书,是为了将来回国为祖国作贡献。)
(3)小结: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甚至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3.学习第三、四部分。
(1)过渡: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怎样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2)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思考: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 “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这段话是钱学森对留学生们说的。“这一天”指报效祖国的日子。)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祖国母亲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回到祖国,报效祖国。)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的眷念、热爱之情。)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默读美国海军那位高级将领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钱 学 森
美国  新中国
↓     ↓
优厚的待遇  刚解放
富裕的生活  很贫穷
优越的工作条件  没设备
\      ∕
热爱祖国  报效祖国
  1.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粗看好像是属于理念层面的东西,其实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才会“目中有人”;只有这样,他的教学定位才是高屋建瓴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2.这篇文章是教学生写作的好素材。文章从两个方面,通过两件事情来反映钱学森的爱国。一方面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另一个方面是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第一方面的事情是他在中秋之夜劝说留学生们回国。第二方面的事情是他不顾美国人的阻挠,千方百计回国。这两件事情一件详写,一件略写。详写的那件事又着重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描写,这种方法值得学生借鉴。
1.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想一想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劈波斩浪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眺望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2.小练笔。
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他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时,你想对钱学森说些什么 写下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结合课外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查找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相关资料。
一 回顾课文内容,奠定情感基础,深入学习
1.读书并思考。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
(2)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回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2.阅读第五部分,读中理解: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1)“卓越”是什么意思 (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联系上下文找到说明钱学森“卓越”的根据。
(美国海军高级将领所说的话。)
(3)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二 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事,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三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钱学森是一个爱国者展开交流
四 同学们自主选题,进行回答
1.你认为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值得吗
2.谈谈你眼中的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
  
钱学森(卓越)——抵得上五个师

“中国导弹之父”
  1.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钱学森思念祖国及拳拳报国之心,然后通过朗读把语言化为情感,以“读”为载体,感受人物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走进课文,与人物产生共鸣。
2.不足之处:重心下移及互动生成等教学环节,个别学生做得不够好,思考、发言等方面主动性不高,应当注意加以引导激励。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①“盛誉”在文中的意思是(A)。
A.很高的荣誉   B.称赞   C.赞美;夸奖
②这篇文章是通过(B)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的。
A.一件事   B.两件事   C.四五件事
  ③“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B)。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候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答: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实现了回乡的愿望。
(4)你还知道哪位科学家的感人故事 讲给大家听听。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5~1939年间相继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受聘为这两所大学教授。1950年开始争取回到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极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械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1955年离开美国后再也没有回去过。他坚持只要美国政府不对当年“驱逐”他出境正式道歉,他今生今世绝不再去美国。原来,凡在美国移民局的档案里留有被驱逐记录的,必须经由某种特赦手续才能入境。“我钱学森本无罪,何须你特赦 ”
“在美国的日子里,他学习起来游刃有余,但生活上他却有些不习惯,特别是某些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傲慢态度令他生气。”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当着钱学森的面耻笑中国人抽鸦片、裹脚、愚昧无知,钱学森立刻向他挑战——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和我比,到期末比谁的成绩好。美国学生听了都伸舌头,再也不敢小看中国人了。
^1
  知识点详解

^2
  ①钱学森归国的具体时间。
^3
  ②通过对钱学森的年龄、动作、外貌等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年富力强、充满智慧。
^4
  ③重点句解析:火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钱学森希望自己坐在火箭里,足以看出钱学森回国的心情是何等的迫切。
^5
  ④钱学森在美国深造并学有所成。
^6
  ⑤钱学森有着炽烈的爱国之心。
^7
  ⑥这句话不是豪言壮语,十分朴实自然,体现了钱学森淳朴的爱国心。
^8
   礼炮:表示敬礼或举行庆祝典礼时放的炮。
^9
  ⑦诗句的引用恰到好处,与钱学森等人的思乡情怀极为吻合,意境深远。
^10
  ⑧这使他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聚会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祖国的美好前景成为他们崭新的话题,谁不格外兴奋呢
^11
  ⑨这一愿望跃动着钱学森炽热的赤子之心。⑩客观地指出了钱学森回国后将要面临的困难。
^12
  钱学森的回答,晓以大义,以理服人,表明了他对祖国始终不变的拳拳之心。
^13
  难句解析:这一句强调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他回到中国后将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所以美国才会竭尽全力阻挠钱学森回到中国。这从另一方面反衬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大。
^14
  无论有多少困难,都要回到祖国去!
^15
载,此处读z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