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3 20: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咏史诗·流沙
胡曾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问题1: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大国数量减少,面积增加问题2:“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大国?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问题3: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哪里去了?战国时期齐国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史记》1、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 2、公元前391年,田和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迁到海上,自己完全占有了齐国。 3、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齐侯,沿用齐国号,变姜氏的齐国为田氏的齐国。田氏代齐问题4:这些政治变化反映了哪一新兴阶级夺取了政权?地主阶级1、这段文字记录的是哪一场战役?
2、这场战役是哪两国之间展开?
3、除此之外,战国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赵王)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史记》长平之战赵国、秦国桂陵之战、马陵之战4、这次战争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6、从这段文字你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战争的什么特点?
7、除此之外,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有哪些特点?
“(赵王)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史记》纸上谈兵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①规模大、②兵力多③区域广、④时间长战国铜壶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人民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秦国为什么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从而统一天下?商鞅变法都江堰商鞅变法井田制 为什么会被废除?①农业技术进步
②生产水平提高
③地主阶级力量增强商鞅变法富国强兵1、政治:①行县制②废世袭特权③编户籍④明法度
2、经济:①废井田②鼓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
3、军事:奖励军功
确立县制有什么作用?加强君权《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秦国这样的规定有什么好处?1、提高军队战斗力
2、确立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编户籍明法度统一度量衡奖励耕织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戚多想望。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史记·商君列传》 1、战国时期各国都厉行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取得了最大成功?
2、为什么“宗室贵戚多怨望”?
3、商鞅之死说明了什么?
4、商鞅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①潮②力③勇奴隶主旧贵族利益被触犯改革需要付出代价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不畏强权秦始皇商鞅商鞅变法国力增强,军力提高,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