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清贫
总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侈、筹、颇、苟、俘、袄、裆、瞎”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颇、苟、桩、俘、袄、掷、哼、骗、裆、瞎、挂”11个生字。
2.能力目标: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教学重点
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侈、筹、颇、苟、俘、袄、裆、瞎”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颇、苟、桩、俘、袄、掷、哼、骗、裆、瞎、挂”11个生字。
2.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于方志敏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实幸福。为什么?
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不同,无私奉献、珍爱生命、恪尽职守、自尊自信,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亮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革命烈士方志敏的精彩人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何谓“清贫”?
学生先尝试解释,然后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讨论,确定“清贫”的意思。
生:清贫:生活清寒贫苦。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指名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相机进行矫正。
(2)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生:课文写了方志敏被捕后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而毫无所获的事情。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侈、筹、颇、苟、俘、袄、裆、瞎”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指导书写会写的11个生字“颇、苟、桩、俘、袄、掷、哼、骗、裆、瞎、挂”。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奢侈()筹()集一桩()趣事
被俘()积蓄()矜()持不苟
附答案:
奢侈(chǐ)筹(chóu
)集一桩(zhuāng)趣事
被俘(fú)积蓄(xù)矜(jīn
)持不苟
二、比一比,再组词。
颇()苟()俘()
颈()敬()浮()
附答案:
颇(颇丰)苟(苟且)俘(俘虏)
颈(颈椎)敬(尊敬)浮(漂浮)
三、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达马没留神,脚一滑,掉到水里去了,绿娃大声呼喊:“救命呀!”
(
)十月的一天,绿娃带着他的弟弟达马过独木桥。
(
)对岸住着解放军,他们听见喊声飞快地跑到河边,把外衣一脱,跳下水去。
()解放军叔叔不怕冷、不怕疼,一个劲儿跟急流搏斗,拼命朝达马那边游去,终于救起了小达马。
()河水冰冷刺骨,河里石头多,急流冲来,人站不住,身子就碰到石头上,疼得很。
附答案:
(2)达马没留神,脚一滑,掉到水里去了,绿娃大声呼喊:“救命呀!”
(1)十月的一天,绿娃带着他的弟弟达马过独木桥。
(3)对岸住着解放军,他们听见喊声飞快地跑到河边,把外衣一脱,跳下水去。
(5)解放军叔叔不怕冷、不怕疼,一个劲儿跟急流搏斗,拼命朝达马那边游去,终于救起了小达马。
(4)河水冰冷刺骨,河里石头多,急流冲来,人站不住,身子就碰到石头上,疼得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精神。
2、展开小组讨论,说一说方志敏是个怎样的人?
3、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于方志敏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清贫》。
二、介绍人物,讲述方志敏的故事。
1.讲述方志敏的故事。
学生讲述其收集的关于方志敏的资料。
2.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吃苦耐劳。
生:勇敢抗日。
……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想
1、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结合具体的字、词、句以及手中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求:
(1)边读边画,品读词句,并在旁边作批注。
(2)读完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生:第1段“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生1:作为共产党的一个高级将领,方志敏“十余年”“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难能可贵,值得敬仰。
生2:而且他“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依然能克己奉公,甘于清贫,令人敬佩,可以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是他一生的写照。
“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引导学生通过这一对比深入理解甘于清贫其实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操守,学生谈不到的老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
这一对比说明了什么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说明了不仅是方志敏一个人这样,甘于清贫,舍己为公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具备的美德。
生2:每个共产党员都能做到的事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却“颇似奇迹”,“认为夸张”足以说明当时国民党的军队极力追求个人利益,而共产党员是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人。
2、第2段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进行品读,学生谈不到的,老师要适时点拨。
师:从方志敏被捕时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满肚子热望”说明国民党兵认为从方志敏身上一定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因为方志敏当时是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在他们看来方志敏应该和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样十分有钱。但是事实是方志敏清贫一生,清廉一生。
生2:“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这传神的动作描写把国民党士兵贪婪丑恶的嘴脸刻画的淋漓尽致,并且把这当作一件趣事来谈可以看出方志敏面对被捕毫不畏惧,这恰恰是对敌人强烈的嘲讽与蔑视。这种胸襟和气度着实令人敬佩。
生3:敌人搜遍全身之后只发现了一块表和一支笔,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方志敏身上居然一个铜板都没有。这一看似“有趣”的事实恰恰证明了方志敏清贫廉正的高尚情操。
方志敏被捕时身上仅有的这两样东西说明了什么?
生:“表”和“笔”都是方志敏进行革命工作所必需的,说明方志敏心里想的只有革命事业。
3、方志敏与“士兵”的对话内容以及国民党士兵的情绪变化。
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品读体会。同时要不着痕迹的渗透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品质所起到的作用。
生1:面对凶恶贪婪的国民党士兵的要挟、威吓,方志敏微笑面对、从容应答,共产党员淡定伟岸的气度令人钦佩。
生2:敌人从“摸、捏”到“威吓”再到“弓着背细细地捏一遍”,这些动作描写形象的再现了国民党士兵的贪婪本性,也说明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都以发财为目的。从中我也理解了方志敏所说的“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的深意。
是啊!传神生动的语言、动作描写把人物的性格、品质刻画的淋漓尽致。那么国民党士兵从“满肚子热望”到“猜疑、不相信”,从“企望有新的发现”到“失望”直至“怀疑而惊异”这一系列情绪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生:国民党士兵情绪上的变化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方志敏清贫的人生信念和矜持不苟的革命情操。当最后确定方志敏这位共产党高级将领确实没有钱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惊讶,恰恰说明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
4、第九段补叙内容。
师故事到第八自然段看似已经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补叙第九段内容呢?
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故事以及生活实际去品读体会。
生:交待方志敏的全部家当只有“汗褂裤”和“带底的丝袜”,进一步说明方志敏的清贫。
生:这几件“汗褂裤”和“带底的丝袜”被保藏着,而且被方志敏是为“传家宝”。这就是我们清贫一生,可敬可爱的共产党员啊!
四、再谈清贫升华情感
孩子们学习完这篇文章,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生1:清贫关键在清,这是一种人生信念。
生2:清贫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品德修养。
生3:清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传统。
……
五、拓展阅读提升认识
孩子们,方志敏之所以能够一生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他深爱着我们可爱的祖国。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时候,“清贫”和“富有”是可以结伴而行的,你觉得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富有”又是什么呢?
生:他们拥有最宝贵的人生信仰—共产主义精神。
六、结束语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方志敏将清贫做为自己最大财富的高尚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同样需要它。君不见,腐败高官纷纷落马,究其原因,哪一个不是因为生活腐化堕落而造成的;哪一个不是因为丢掉了甘于清贫的气节而走向自我毁灭的?古今概莫如此,将来这一规律也不会改变的。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骗(
)
坞(
)
侈(
)
矜(
)
偏(
)
呜(
)
移(
)
怜(
)
附答案:
骗(行骗)
坞(深山坞)
侈(奢侈)
矜(
矜持)
偏(
偏向)
呜(呜呜哭)
移(
转移)
怜(
可怜)
二、解词。
1、齿冷:
2、奢侈:
3、矜持不苟:
附答案:
1、齿冷:耻笑。
2、奢侈:过分花钱追求享受。
3、矜持不苟:庄重严谨,一点不马虎。
三、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遗著有《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等。
附答案:
本文选自(《可爱的中国》),作者(方志敏),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遗著有《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等。
板书设计:
23
清贫
积蓄
身无分文
共忠
矜持不苟
产于
分
舍己为公
党革
财产
少得可怜
员命
清贫
的的
美精
总
战胜困难的地方
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