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0《登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0《登山》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3 16: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0《登山》
总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巍、渊、峭、狭、喉、毅、锻、炼”等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狭、薄、雾、耀、芒、释、毅、陪、锻、炼”等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
教学重、难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巍、渊、峭、狭、喉、毅、锻、炼”等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狭、薄、雾、耀、芒、释、毅、陪、锻、炼”等十个生字。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预习了关于伟大导师列宁的文章《登山》这一课,这个故事发生在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当时的反动政府逮捕,就改名换姓来到波兰,继续革命工作。这个登山的故事,就是写他在波兰时和波兰的革命者巴果茨基一起登山看日出的情景。现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想知道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简介故事发生的背景中,解释“俄国十月革命”“列宁”“沙皇”“波兰革命者”等词语。板书课题:(《登山》)
1.初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写了一个“登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登山?为什么要登山?
2.登山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什么一去一返都要走这条路?课文最后一段话,你怎样理解?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读准以下翘舌音:
“刹(chà)那”的“刹”、“闪烁(shuò)的“烁”、“解释(shì)”的“释”。
2.区别多音字:
“刹地(chà)“那”的“刹”,又读“shā”的音,如:“刹(shā)车
”,是止住的意思。
“薄”,(bó)雾“薄”,不要读成“báo”的音,“好像有人指挥似(shì)的”,这里的“似”不要读成“sì”的音。
“咱们得(děi)每日每刻锻炼自己的意志。”这句话中“得”是需要的意思,不要读成“dé”和“de”的音。
3.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仍(rénq)旧”的“仍”不要读成“扔(rēnɡ)”的音。“有趣(q))”的“趣”不要读成“q(”的音。
4.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歌喉”的“喉”的右偏旁不是“候”,不要多写一竖。“一步”的“步”的下面不是“少”,不要多写一点。
(三)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概括性的词语,再归纳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
第1自然段:列宁请巴果茨基作向导上山去看日出。
第2~8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商量走一条危险的小路。
第9自然段:小路十分危险。
第10~13自然段:巴果茨基在小路上小心移动着。
第14自然段:巴果茨基走过去,列宁紧跟后边。
第15、16自然段:列宁一步步走过危险的小路。
第17自然段:他们登上山顶,观看了壮美的日出。
第18~22自然段:回去时列宁仍要走那条小路。
第23、24自然段:列宁先走过小路。
第25、26自然段:巴果茨基走过来问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小路。
第27自然段:列宁说革命者应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课后作业新设计:
一、
读拼音写同音字。
  xiá  
wù  

  liàn
  
( )

薄(


)思
锻(

  (
)窄
任(


)力

)习
  (
)光
错(

回(




二、
帮助下列词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朋友。
  狭窄(

解释(

闪烁(

  耀眼(

陪伴(

移动(

三、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高山(
)的野游(
)的露珠
  (
)的小路(
)的意志(
)的小鸟
附答案:
一、
读拼音写同音字。
  xiá  
wù  

  liàn
  
(峡)

薄(雾)
(意
)思
锻(炼

  (狭)窄
任(务)
(毅
)力
(练)习
  (霞)光
错(误)
回(忆)

(链)
二、
帮助下列词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朋友。
  狭窄(

解释(

闪烁(

  耀眼(

陪伴(

移动(

三、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高山(
)的野游(
)的露珠
  (
)的小路(
)的意志(
)的小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检查第一课时归纳的主要内容。
试用一句表示谁、做了什么的话,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生:列宁为了看日出,往返走过一条危险的小路,锻炼自己的意志。
(二)《登山》一课,讲了列宁为了登山看日出,往返走过一条危险的小路,锻炼自己的意志的故事。教师板书:(《登山》)
齐读第一段,提问:
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从第二段说起,可以不可以?为什么?试着读一读,看看。
生:没有这一段不可以:不知道普罗宁是个什么地方,列宁为什么到这里来,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些都不知道,显得故事很不完整,给读者留下不少疑问。
阅读第二段:
1.指名读(或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看日出,为什么要走近路?
生:出发晚了点儿,走远路怕赶不上看日出。
近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教师板书:(小路)
生:危险的小路。
把写小路危险的句子画下来。教师板书:(太危险)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2.小路怎样危险?看看105页上的插图,具体说,小路危险在哪里?看后再回答。句子里有个“容”,“容”这个词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看看。
教师板书:(太窄)
生:容纳,在这里就是“搁”“放”的意思。“路只能容一只脚”说明路太窄了,窄到只能搁一只脚的宽度。这样窄的小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稍不小心或心慌意乱,就有掉下深渊的危险。“深渊”,可是很深很深的水啊!
3.这条危险的小路,巴果茨基是曾经走过的。这次他先通过时,是轻松的吗?
生:不轻松。
从哪些地方看不轻松?这进一步说明什么?教师板书:(深渊)
生: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的“贴”;“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免得看了紧张;用“碎小”的步了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生:“碎小”“慢慢”“移动”说明因为紧张、害怕而倍加小心。走过最危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看到列宁跟在他后面,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大声喊:“往回走!”这又看出巴果茨基非常担心列宁掉下深渊。从巴果茨基的这些动作、表情看,他走过时,也是提心吊胆的,可见,小路的确是危险的。
4.那么,列宁是第一次走这条危险的小路的,他表现怎样?教师板书:(头晕目眩)
生: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边,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巴果茨基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说明列宁也害怕了。
但是,列宁面对眼前的危险,尽管“头昏目眩”了,害怕了,但他又怎样看待和处理的呢?
生:列宁“站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动。”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走过这段危险的小路。”
“定了定神”、“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危险的小路”这又反映了什么?大家议论后共同解答。
生:反映了列宁虽然害怕,但他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去,表现了他不畏艰险,面对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三)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1.列宁和巴果茨基看完日出,返回时,第二次走了危险的小路。第二次走跟第一次走有哪些不同?
生;跟第一次相比不同的情况有:①巴果茨基说不必走原路,而列宁坚持仍走原来的小路;②走的时候,不是巴果茨基先走,而是列宁先走;③列宁在最危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走过去。
2.列宁毅然决然地走过去,“毅然决然”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生:“毅然决然”是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呢?当巴果茨基问起列宁时,列宁是怎样“解释”的?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
生:“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3.课堂讨论列宁说的话。
提示:列宁说的话,每一句话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意思。
①列了为什么还要走这条危险的小路呢?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我害怕它。”列宁这样回答表明什么?
生:表明小路的确危险,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
②一般情况,对自己害怕的事情,总要躲避,不去做。为什么列宁对害怕的危险小路不远离,还要走呢?列宁回答的第二句话,解答了这个问题:“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面对危险的小路,列宁是怎样没让害怕把自己压倒的?
生:列宁面对危险的小路,是“害怕它”了。但他没有躲避这种害怕,而是迎着危险带来的“害怕”而上,勇往直前地向“害怕”挑战了。这是一个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
③列宁为什么要一次次面对危险和“害怕”,不让它们压倒,而是迎着它们而上呢?看看第三句话,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什么?
生:咱们得锻炼自己的意志。
“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怎样理解?
生:强调不放过每一个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四)小结:
“登山”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俄国的霍德扎写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讲述列宁登山的故事,赞扬他自觉地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危险、害怕是怎样做的?今后有什么打算?简单地说一说,议一议。
(五)板书设计


小路
太窄:一只脚宽
头晕目眩
停住
一步一步走过
太危险:峭壁
仍旧走
先走
没有停
深渊
毅然决然的走过
课后作业新设计:
一、把下面的字组成六个词语,每词由四个字组成。
  望











  生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毅然(

躲避(

闪烁(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陡峭(

狭窄(

黎明(

四、猜谜语。
  1.春雷一声万物苏
打一节气——
  2.风雨送春归
打一节气——
  3.好为人师
打一发明家——
  4.中国植树节
打一广西地名——
附答案:
一、望而生畏
星光闪烁
毅然决然
陡峭悬崖
头昏目眩
征服沙漠
二、断然
躲藏
闪耀
三、平坦
宽阔
傍晚
四、1.惊蛰
2.夏至3.爱迪生
4.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