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桂林山水
总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桂、扩、伟、涉、燕、芙、蓉、载、倒、陆、溶、乳、玲”等13个生字,会写“桂、赏、桨、扩、伟、涉、骆、驼、笋、载、陆、径”12个生字,注意积累本课中优美的词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
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字勾画的桂林风景图。3、学习体会作者抓住特点从几个方面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了解比喻、排比,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桂林山、水、洞“秀美、奇美、幽美”的特点,培养孩子投身自然、热爱大自然优美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使用比喻、排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桂、扩、伟、涉、燕、芙、蓉、载、倒、陆、溶、乳、玲
”等13个生字,会写“桂、赏、桨、扩、伟、涉、骆、驼、笋、载、陆、径”12个生字,注意积累本课中优美的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秀丽,是祖国锦绣山河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年都有众多的游人慕名而来,领略其旖旎风光。去过桂林的人都会用一句话赞叹,那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揭题:桂林山水,进入情境。
理解“甲”字。
甲就是第一的意思,中文字中的一种排序:甲乙丙丁,故甲为第一。
自由读题。
记住你是怎样读的。
二、初读感知,读准读畅
(一)读准生字读音,难写的生字在本儿上写1—2遍。
(二)
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三)大声地读通课文。
读不准的生字和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教师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适当引导、评价、小结。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桂、赏、桨、扩、伟、涉、骆、驼、笋、载、陆、径”指名读。
“陆”,lù(陆地
大陆)
lìu(陆元)
指导书写“载”,横、竖、横、横、撇折、竖、提、斜钩、撇、点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并组词。
小组评价。
四、再读课文
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
,辅导有困难的学生介绍背诵新方法——列提纲背诵。
学习结果交流:
(一)一起解决黑板上问题。
(二)说说你读懂了那些词语,掌握了哪些生字。
(三)指名背诵—愿意站起来背诵的站起来美美地背你最喜欢的小节。
(四)
说说你用了什么好办法背诵的?
(五)选择一个小节根据课后的提纲进行背诵。
(六)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七)再自由地读课题。
五、拓展延伸
1.畅所欲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桂林山水太美了,就像一幅画,有机会一定去亲身感受。
生:我明白了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了。
生:又认识了很多生字。
2.收集有关桂林山水文章,画画桂林山水,贴到学习园地。
作业新设计: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的意思是(
)。
2.“丢盔弃甲”中的“甲”的意思是(
)。
A.天下的第一位。
B.居第一位。
C.某些动物身上的硬壳。
D.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E.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
附答案:1.B。2.E。
二、组词。
赏(
)
瑕(
)
浆(
)
尝(
)
假(
)
桨(
)
峰(
)
绕(
)
绵(
)
漓(
)
锋(
)
烧(
)
棉(
)
璃(
)
峦(
)
彩(
)
栽(
)
恋(
)
采(
)
裁(
)
附答案:
赏(欣赏)
瑕(目不暇接)
浆(泥浆)
尝(品尝)
假(以假乱真)
桨(木浆)
峰(山峰)
绕(环绕)
绵(连绵不绝)
漓(漓江)
锋(锋利)
烧(烧火)
棉(棉花)
璃(玻璃)
峦(山峦)
彩(色彩)
栽(栽树)
恋(恋人)
采(采摘)
裁(剪裁)
三、读课文,分类写词语。
写出山的形状的词语:
写出水的形状的词语:
附答案:峰峦雄伟
连绵起伏
奇峰罗列
高耸入云
波澜壮阔
水光潋滟
川流不息
汹涌澎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字勾画的桂林风景图。
3、学习体会作者抓住特点从几个方面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了解比喻、排比,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4.培养孩子投身自然、热爱大自然优美风光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谈话导入
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再次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
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
三、深入分析,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
(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并和同学说说吗?
生:静、清、绿
板书:(静、清、绿)
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2.静。
(1)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
演示:“桂林的水”。(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同学们体会漓江不的静。(漓江的水多静啊,像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
(2)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
(3)在多次指名读后齐背。
3.清。
(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绍,同学们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
(2)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图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课件中把鼠标放在两幅图片的中间,会出现详细的说明文字。通过这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3)看了图片,同学们对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观的感受,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具体的数字吧?
演示“对比图”: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漓江的水整整比黄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谓是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4)朗读指导: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来表现呢?
(5)齐背。
4.绿。
(1)“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2)演示:“半边渡”(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中,还有其它的图片,教师可根据需要展示,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个特点。)
桂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山是绿的,把水也映绿了,看,多绿的水,像不像无瑕的翡翠?
5.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
这是几个句子?一个还是三个?
说明:这是一个句子,是一个排比句。
指导练习排比句。
6.本节小结、演示、连续欣赏。(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点击画面中间的动画。)
(二)了解桂林的山。
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能否试着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2.学生汇报交流。
生:奇、秀、险
板书:(奇、秀、险)
3.奇。
(1)齐读“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欣赏这些图片时,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中间部分,会有说明文字出现,如不想让学生看到,
请不要把鼠标放在中间。)
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4.结合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5.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
四、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
1.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进这儿哪?
2.理解“连绵的画卷”。
[板书:连绵的画卷]
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图。
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3.齐读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再次
“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
五、欣赏《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首诗《桂林山水歌》,这是诗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 六、总结升华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作业新设计:
一、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的水是指什么样的水,这样的山是指什么样的山。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附答案:
1.这样的山指的是山,这样的水指的是漓江。
2.这句话把桂林山水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结尾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感受与乐趣。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大海
翠绿的(
)
(
)的西湖
新生的(
)
(
)的泰山
无瑕的(
)
(
)的香山
连绵不断的(
)
附答案:
(波澜壮阔)的大海
翠绿的(山峰)
(水光潋滟)的西湖
新生的(婴儿)
(峰峦雄伟)的泰山
无瑕的(翡翠)
(红叶似火)的香山
连绵不断的(燕山)
三、判断句子的正误,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错误的句子后面画“×”。
1.“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
)
2.“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
)
3.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
4.“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和“这样的水被这样的山围绕着”的意思是一样的。(
)
5.因为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所以我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
附答案:×
×
√
√
√
板书: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文章以生动形象的笔法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文章短小精悍、结构明了,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作:开头以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桂林的山与水,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总结。
但是要让学生领悟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仅让学生从课文中的语句中理解是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精心收集有关桂林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理解。然而,它的效果却出呼我的预料。
这篇文章的文句相当优美,非常适合朗读。在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朗读指导设计,在教学中我也是把这一环节作为我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让学生在领会文章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要以一个游览者从容、轻松语气语速朗读,突出几处强调重音,如“却从没见过”、“静、清、绿”、“奇、秀、险”和注意几个“啊”字的读音,等。
常言道,不论有多好的课,都会有遗憾。虽然说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中成功之点不少,但遗憾也同样存在,就是我没有注意本文
“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应用。课文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我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直到学生在进行“一课三练”时,我还发现自己对这一修辞手法的忽视。这说明自己在研究教材、备课、上课方面,对知识点没有做到全面认真地分析,使教学有一定的知识漏点,让学生失去学习体会机会。
反思后的设想: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提炼,努力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的领悟。不论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做到认真研究教材,仔细、全面的找准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学时尽量使学生达到“内容必解,方法必学,道理必懂。”教学标准。
说课案
说教材
教材简析
《桂林山水》一课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照“总___分一总”的顺序分为5个自然段。第1自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洞的特点,先写漓江水的静、清、绿,接着写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洞的剔透、幽深。第5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和排比手法的运用,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②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字勾画的桂林风景图。
③学习体会作者抓住特点从几个方面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了解比喻、排比,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④培养孩子投身自然、热爱大自然优美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学习作者使用比喻、排比的写作手法。
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2、3、4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桂林的山、水、洞,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便于学生的理解。
2.举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障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说学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也在不断提高,能初步养成与他人阅读感受的习惯。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7分钟)
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再次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设计思路:创设情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感知桂林的山水(7分钟)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
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
设计思路:为了创设一个优美的情景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极快地带入美如画的桂林山水中,激发了学生主动质疑、解疑的探索欲望。
三、深入分析,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15分钟)
(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并和同学说说吗?
生:静、清、绿
设计思路: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想一想、说一说漓江水有何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
(二)了解桂林的山。
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能否试着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2.学生汇报交流。
生:奇、秀、险
板书:(奇、秀、险)
3.奇。
(1)齐读“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欣赏这些图片时,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中间部分,会有说明文字出现,如不想让学生看到,
请不要把鼠标放在中间。)
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4.结合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设计思路: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示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四、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5分钟)
1.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进这儿哪?
2.理解“连绵的画卷”。
[板书:连绵的画卷]
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图。
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3.齐读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再次
“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
设计思路:回首全文,整体感受桂林山水浑然一体的美。
五、欣赏《桂林山水歌》(3分钟)
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首诗《桂林山水歌》,这是诗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
设计思路: 欣赏“桂林山水歌”,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灵活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诗中桂林山水的美。
六、总结升华(3分钟)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设计思路:让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找学生代表来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学生回答,总结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作业:
作业以课文理解为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写:甲天下
水:静、清、绿
热爱山水之情
山:奇、秀、险
分写
洞:奇、多、深
总写:美如画卷
桂林山水
洞:奇、多、深
山:奇、秀、险
热爱山水之情
总写:美如画卷
水:静、清、绿
分写
总写:甲天下
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