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 古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 古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3 15: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古井
总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启迪,懂得应怎样做人。
情感目标:文章感情真挚,文辞朴实,内容深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古井的高尚品格和对人们的启迪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中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句子,在组织学生通过读、思、议的过程中,透彻地理解它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展示山村美景。
导语:有这样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潺潺而流的小溪,勤劳而又朴实的村民在田里辛勤地劳作:耕田、插秧、收割。在村东头的大树下,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清凉可口,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作者记忆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听那口古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古井。
二、初读课文,了解古井。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想一想古井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交流:古井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古井默默的为人们服务。
三、细读思考,感悟无私。
1.出示句子:(课件展示中心句)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学生汇报:古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泉水,也陶冶着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教师板书:生命的泉水、陶冶品格。
4.默读思考:
出示自读提示:(课件展示自读提示)
(1)从课文的哪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画出相关语句。
(2)体会着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5.学生默读思考。
四、集体交流,体会无私。
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学习以下几个版块: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1)研读第一段:(课件展示相关语句)
学生谈感受:古井对人们是不需报酬的——就像母亲对待她的子女一样。
(2)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那为什么要把它比做母亲呢?谈谈你的母亲)。
生:妈妈每天为我做饭、洗衣服,从来不抱怨。
生:妈妈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
……
(3)研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展示相关语句)
看来你对你的母亲充满深情,你的母亲非常了不起。可这位古井母亲他养育的仅仅是一个人,两个人吗?从哪里看出来?
(4)学生抓重点词句谈感受。
生:“络绎不绝”、“晨光熹微暮色降临”
“叮叮当当
快乐小曲”、“湿漉漉下过春雨”
(5)指导体会读第二自然段。
(6)再次体会读重点句,升华情感。
过渡:面对络绎不绝的取水人群,这位历尽沧桑的古井母亲拒绝过吗?她向人们要过报酬吗?没有!她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啊!古井,您多么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饱含深情再体会读: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2.井水陶冶乡亲,乡亲帮老两口挑水。
(1)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3)反复引读重点句,加深体会:
课件展示重点语句:“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
乡亲们的所作所为让老两口太过意不去了。可乡亲们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劝说:
“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
三、再读重点段,升华无私。
1.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最后一段)
多好的古井呀,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情境说话:乡亲们懂了什么?
生:应该和古井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四、自悟“古井”,懂得无私。
1.用心体会,这是一口怎样的水井
课件出示:
这是一口(
)的古井
生:温情母亲般的古井
生:无私奉献的古井
生:提供泉水的古井
生:陶冶品格的古井…….
五、内化升华,寻找无私。
1.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象古井一样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人,你发现了吗?说说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
2.学生汇报。
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
邻居(lín
léng)
单薄(bó
báo)
哺育(pǔ
bǔ) 
三、解释字词,理解课文意思。
1.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2.(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接连不断,


  3.喂养,也比喻培养。


  4.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附答案:
一、清凉可口
品格
水缸
报酬
又矮又瘦
歉意
不仅
陶冶
二、邻居(lín
léng)
单薄(bó
báo)
哺育(pǔ
bǔ) 
三、络绎不绝
哺育
报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启迪,懂得应怎样做人。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一、回读课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1.学习写法:
总结:古井的爱也是无私的,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这篇课文表面上在赞美古井,实际上也在赞美像古井那样无私奉献的人。
课件展示:借物喻人的写法
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体来象征某个人,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就叫做借物喻人。借物喻人要抓住所描写的物体与所象征的人的相通或相似的地方。
2.让我们带着对古井的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
生字复认。
2.
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暮、冶”等字。
3.
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4.
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三、课外拓展,学会写法。
(课件展示)
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
教师推荐两篇:《白杨礼赞》《荔枝蜜》,再次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作业新设计: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井像一位(
)的母亲,用她的(
)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2.多好的古井啊,它(
)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
),(
)陶冶着乡亲们的(
),使他们懂得(
)。
  作者把古井比作(
),它为人们作出贡献都不要(
),人们从它身上受到了启迪,从而懂得了做人就应该做一个(
)的人。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1.用“√”选择。
  “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这句话是: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这句话的意思是:
  (1)古井为人们不知出了多少力气,可它无法计算价值,所以没跟人们要报酬。(

  (2)古井为人们出了很多力气。可是不管是多是少,它都没有跟人们要过钱。(

  (3)古井为人们贡献无数力量,但是,它只是默默地奉献,从无所求。(

三、认真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
  1.课文从(l)_______(2)______(3)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写出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说明这口井为乡亲们提供着_____________,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_________________很大。
附答案:
一、1.古井的井水、村里的乡亲们、母亲、作者对古井赤子般的爱
2.十岁为一旬、年龄超过六十岁。
二、
1.b。这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很多力气。
2.(3)。
三、
1.(1)时间(2)人数(3)声音(4)路面上的情景
生命的泉水
作用
2.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把人们取水、挑水发出的声音比作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把门前路面上因挑水人多而被弄湿的情景比作下过春雨的情景。
板书:
无私奉献
帮助老人常年打水
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
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提供泉水(乳汁)
陶冶情操(哺育)
清凉可口
温情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