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外国诗两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 外国诗两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3 10: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4 * 外国诗两首
第1课时,总1课时 了解田园诗的特点。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情境导入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 英国诗人,出身卑微,生活贫困,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的著名诗篇有《夜莺颂》、《秋颂》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对世人具有极大的影响。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朗读这首诗歌,注意重音、节奏。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请找出文中的主旨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主题概括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夜夜苏联·叶赛宁作者简介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奇·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早期诗作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反复朗读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本诗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静谧美丽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这两首外国诗并不以词语的精炼见长,而是以意境深远、情感隽永出色。试着体验诗中的情感和意境。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夜景?河水、松林
夜莺、秧鸡
溪水
明月、大河
小溪、青草}}静谧(自然沉入梦乡)美丽(一切披上银装)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和静景。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作者着力表现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感受。课堂小结《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课堂小结中国田园诗的特点:标举隐逸
寄情山水
歌咏田园生活 课堂小结怎样将景物写得准确生动:
1.抓住特点。
2.注意顺序。
3.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或写作手法。
4.融入感情。 课后练笔去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