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课外古诗词背诵:浣溪沙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1078年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字词清单1.簌簌衣巾落枣花: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花朵飘落的样子。
2.缲(sāo)车:即缫丝车,抽蚕出丝的器械。“缲”同“缫”。
3.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
《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zhì)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貍(lí )《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4.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水喝。漫,随意。
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声音,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1.词的上片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
听觉。
2.试概况写了哪些声音?
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瓜农的叫卖声。
3.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生动展现出农村一片生机勃勃,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4.突出了农村什么特点?
宁静祥和、淳朴温馨、安居乐业的特点
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6.你觉得下片哪个词用的最传神,试分析?.
“试问”一词用的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欣喜想要讨碗水喝的心情,用担心农忙季节,无人在家,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7.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表现了诗人谦和、平易近人的形象,将一位太守和普通农民的关系写的亲切自然。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课外古诗词背诵:醉花阴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在金兽炉中早已烧完了。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又到了美好的节日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课堂小结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琅嬛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