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7 傅雷家书两则
第1课时书信知识正文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书信知识祝颂语: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5.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1.整体感知 ,情感与内容析读。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字词。 3.学会坚强和正确对待挫折与成功。 情境导入世上有一座桥,
这座桥便是成长的桥。
它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为子女搭起的一座生命之桥,
是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一座
通向成功和幸福之路的桥!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 翻译家。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不仅所译甚丰,而且文笔自然流畅。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文题解说傅雷一家文题解说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约50张唱片。
他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四十七年,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文题解说《傅雷家书》也许能够使我们理解今日炉火纯青的傅聪其成长背后的音乐之外的许许多多...... 写作背景这是1954到1966年六月间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180多封家信摘编,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字词清单
庸 碌 谀词 扶掖
枘 凿 相契 廓然无累
涕泗横流 羲皇上人 灰烬yōngyúyèruìzáoqìkuòtì sìxījìn字词清单4)解词
庸碌:平庸没有志气,没有作为。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
惊心动魄: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及深,震动很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凭吊: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
涕泗横流:眼泪和鼻涕流得满脸都是。指极度哀痛。
谀词:阿谀奉承的话。
扶掖:扶持,提携。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枘凿:比喻两不相容。
气吞斗牛:气势可以吞没天空。形容气势极其豪迈雄伟。
生机蓬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
2.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一封:第二封:消沉苦闷之时。欣喜成功之时。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一封:第二封: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如何面对挫折)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如何对待成功)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鼓励。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励。第二封:第一封: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第一封信 1954年10月2日(注意: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给他以感情上的慰籍。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傅雷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告诉儿子怎样面对消沉苦闷的? 从两方面写怎样面对情绪上的跌宕的:
1.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2.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彻底感悟,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找出本信中的两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体会其作用及含义。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克里斯朵夫的故事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他的用意何在?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说明任何人和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过与不及都不好。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又是什么?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 ——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有何目的?作者为什么要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而不举其他人的? 文章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不能栽了筋斗爬不起来”,希望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比喻和引用故事的作用:目的是教育儿子要学会保持平和心态,控制情绪起伏。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课堂小结这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课件13张PPT。7 傅雷家书两则
第2课时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第二封信 1955年1月26日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面对成功,傅聪的表现怎样? 面对儿子获得巨大成功,傅雷的反映于一般父母有何同异?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那么傅雷究竟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感到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傅聪的成功,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的信中是否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上,他还写了什么?除了喜悦,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指出这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从文中找出能贯穿两封信主旋律的一个词。坚强3.从民族文化中吸氧2.艺术无止境1.祝贺怀有赤子之心坚强3.正视错误
理智分析2.平衡心理
泰然外之1.理解挫折课堂小结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傅雷是伟大的,傅聪是幸运的。
其实,天下绝大多数的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慈爱的心,一份无私的爱,都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顺利成长。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你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你们的爱吗?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请仿照下面形式,用“父爱是……”也写三句。 父爱是一片天,让我的理想放飞;
父爱是一个洋,给我无边的温暖;
父爱是一架梯,助我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仿句: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思考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吗?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以《给爸爸的建议书》或《有话要对老爸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