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
【学习目标】
1.认识整式加减运算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并会运用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观察、归纳、总结的方法得出一个多项式的规律,增强符号观念.
【学习重点】
整式的加减.
【学习难点】
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INCLUDEPICTURE
"../../../../教学环节指导.TIF"
\
MERGEFORMAT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
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
3.求这两个数的和.
再写几个两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
【说明】学习通过操作,初步感受整式的加减.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问题1 教材第95页的“做一做”.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主要展示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知识模块二主要展示整式加减解题的规范格式;知识模块三主要展示整式加减的综合运用.
【说明】学生通过导入的操作已经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整式的加减.
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整式的什么运算?说一说你是如何运算的.
通过这个问题得到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归纳结论】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要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先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2,再对照教材第96页例4的规范解答自评自解.
问题2 计算:
(1)2x2-3x+1与-3x2+5x-7的和;
(2)-x2+3xy-y2与-x2+4xy-y2的差.
【说明】通过计算,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归纳结论】几个整式相加减,通过用括号将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下面两个问题的学习,若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问题3 我国出租车收费标准因地而异.甲市为:起步价6元,3千米后每千米收费为1.5元;乙市为:起步价10元,3千米后每千米收费为1.2元.
(1)试问在甲、乙两市乘坐出租车s(s>3)千米的价钱差是多少元?
(2)如果在甲、乙两市乘坐出租车的路程都为10千米,那么哪个市的收费标准高些?高多少?
【分析】 先把甲、乙两市乘坐出租车s(s>3)千米的价钱分别用含S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求甲、乙两市的价钱差.
【说明】学生分析、思考,与同伴交流,感受整式的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问题4 已知M=4x2-3x-2,N=6x2-3x+6,试比较M与N的大小关系.
【分析】 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一般采用“作差法”,即先将两式作差,再把所得的差与0比较,若M-N>0,则M>N;若M-N=0,则M=N;若M-N<0,则M【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进一步体验知识的综合运用.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INCLUDEPICTURE
"../../../../交流预展.TIF"
\
MERGEFORMAT
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INCLUDEPICTURE
"../../../../展示提升.TIF"
\
MERGEFORMAT
知识模块一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知识模块二 整式的加减
知识模块三 整式加减的应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3.1 字母表示数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能用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
能用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会用字母表示数.
【学习难点】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INCLUDEPICTURE
"../../../教学环节指导.TIF"
\
MERGEFORMAT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无论开始想的自然数是什么,按照上面方法计算得到的数的个位数一定是0.你相信吗?
【说明】以学生喜欢的游戏的方式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先认真阅读教材第78页最上方的图3-1及与图相关的内容,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找出变化的规律.
【归纳结论】许多图形的变化都具有规律性,用字母表示其变化规律更简单明了.在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时,往往要找出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不发生变化.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先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然后再与同伴交流.
问题1 (1)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2)利用小明的计算方法,我们用200代替4+3(x-1)中的x,可以得到4+3×(200-1)=601.你的结果与小明的结果一样吗?
【说明】学生通过计算,初步体会用数值代替式子中的字母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式子的值.进一步感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下面的问题2.
问题2 在上面的活动中,我们借助字母描述了正方形的个数和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你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字母?这些字母都表示什么?
【说明】学生通过回忆,很容易想到前面学过的运算律,以及面积的计算公式等,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广泛应用.
【归纳结论】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主要展示用字母表示图形的排列规律;知识模块二展示用字母表示学过的公式、运算律等;知识模块三主要展示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先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3,再与同伴进行交流.
问题3 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
(1)长方形的宽为3,长比宽多a,则长方形的长为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
(2)一件衬衣的进价为a元,售价为3a元,则每件衬衣的利润为________元;
(3)一个数的相反数为a,则这个数是________;
(4)甲、乙两地相距skm,一辆车每小时行驶80km,则它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为________小时.
【说明】学生结合以前学的知识,理解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式子,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
【归纳结论】用字母表示数后,同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量,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注意:在同一问题中,同一个字母只能表示同一数量.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INCLUDEPICTURE
"../../../交流预展.TIF"
\
MERGEFORMAT
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INCLUDEPICTURE
"../../../展示提升.TIF"
\
MERGEFORMAT
知识模块一 用字母表示图形的规律
知识模块二 用字母表示数
知识模块三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 去括号法则
【学习目标】
1.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
2.总结去括号法则,会应用法则去括号,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
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学习难点】
括号前是“-”号时怎样去括号.
INCLUDEPICTURE
"../../../../教学环节指导.TIF"
\
MERGEFORMAT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说明:学生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去括号法则,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第93页“议一议”上面的内容.
【说明】学生观察小明、小颖、小刚三人不同的做法,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化规律,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师生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
问题1 4+3(x-1)与4x-(x-1)该怎样进行运算?
【说明】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分配律去括号,再进行合并,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3(x-1)=4+3x-3=3x+1;
4x-(x-1)=4x+(-1)(x-1)
=4x+(-1)x+(-1)(-1)
=4x-x+1=3x+1.
问:观察上面的运算过程,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与同伴进行交流,归纳去括号法则.
【归纳结论】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变例: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x-1)-(2x+1);
解:原式=x-1-2x-1
=-x-2; (2)2(2b-3a)+3(2a-3b);
解:原式=4b-6a+6a-9b
=-5b;
(3)(5a2-4ab+2b2)-(3a2-2ab-2b2).
解:原式=5a2-4ab+2b2-3a2+2ab+2b2
=2a2-2ab+4b2.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先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2,再对照教材第94页例题的规范解答自评自解.
问题2 化简下列各式:
(1)4a-(a-3b);
(2)a+(5a-3b)-(a-2b);
(3)3(2xy-y)-2xy;
(4)5x-y-2(x-y).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主要展示去括号法则;知识模块二主要展示运用去括号法则进整式化简的技巧及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归纳结论】整式的化简应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若括号前面有系数,一般先用乘法分配律将系数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再观察括号前面的符号,然后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变例:先化简,再求值:4a2b-[3ab2-2(3a2b-1)],其中a=-0.1,b=1.
解:原式=4a2b-[3ab2-6a2b+2]
=4a2b-3ab2+6a2b-2
=10a2b-3ab2-2,
将a=-0.1,b=1代入上式,原式=10×(-0.1)2×1-3×(-0.1)×12-2=-1.6.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INCLUDEPICTURE
"../../../../交流预展.TIF"
\
MERGEFORMAT
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INCLUDEPICTURE
"../../../../展示提升.TIF"
\
MERGEFORMAT
知识模块一 去括号法则
知识模块二 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化简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代数式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所表示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
【学习重点】
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
【学习难点】
感受代数式求值可以理解为一个转换过程或某种算法.
INCLUDEPICTURE
"../../../教学环节指导.TIF"
\
MERGEFORMAT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上节内容中出现过的4+3(x-1),x+x+(x+1),m-1,3v,2a+10,,,6(a-1)2等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说明:学生通过分析,与同伴交流,正确地列出代数式并求值,让学生初步感受怎样列代数式.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主要展示代数式的概念;知识模块二主要展示同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知识模块三展示求代数式的一般方法步骤.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问题1 什么样的式子是代数式?
【说明】学生在导入里已经找到这些式子的共同特征,教师应加以规范.
【归纳结论】像这样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注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下面的问题.
问题2 列代数式,并求值.
(1)某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人、学生y人,那么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
(2)如果该旅游团有37个成人、15个学生,那么他们应付多少门票费?
【归纳结论】列代数式就是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用具体数值代替式中的字母,就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值.
问题3 代数式10x+5y还可以表示什么?
【说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准确地理解并掌握代数式的意义.
【归纳结论】同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1.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第81页“做一做”的内容.
【说明】学生先了解身体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列出代数式,再根据给出的数值求出代数式的值,体会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归纳结论】求代数式的值分两步完成:(1)代入;(2)计算.
2.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第83页下面和第84页上面“议一议”的内容.
【说明】学生通过计算,掌握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归纳结论】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叫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值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INCLUDEPICTURE
"../../../交流预展.TIF"
\
MERGEFORMAT
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INCLUDEPICTURE
"../../../展示提升.TIF"
\
MERGEFORMAT
知识模块一 代数式的概念
知识模块二 列代数式和代数式表示的意义
知识模块三 求代数式的值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整式
【学习目标】
1.能区分单项式、多项式及整式的联系与区别.
2.能识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会判断多项式的项及次数.
【学习重点】
会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学习难点】
多项式次数的确定.
INCLUDEPICTURE
"../../../教学环节指导.TIF"
\
MERGEFORMAT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87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并完成问题(1)、(2).
【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列出代数式,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先独立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的内容,然后再与同伴交流.
【说明】学生列出代数式,观察这些式子,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尝试将它们分类.
像b2,x,0.8(1+15%)a等,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如b2的系数是,x的系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b2是2次,12a3b是4次.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如ab-b2,ab-4c2,ab+ac+bc都是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如多项式ab-b2是ab与-b2两项的和.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ab-b2是2次的多项式,a2b-3a2+1是3次的多项式.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如a2b-3a2+1的常数项是1.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第88页“议一议”的内容.
【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列出式子.再区分单项式、多项式,确定它们的次数,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
【归纳结论】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是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而是最高次项的次数.
注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主要展示单项式、多项式及整式的有关概念;知识模块二主要展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的确定方法.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INCLUDEPICTURE
"../../../交流预展.TIF"
\
MERGEFORMAT
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INCLUDEPICTURE
"../../../展示提升.TIF"
\
MERGEFORMAT
知识模块一 整式及有关概念
知识模块二 单项式、多项式的识别及次数的确定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整式的加减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化简多项式,并求代数式的值.
【学习重点】
同类项的定义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学习难点】
找出同类项并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INCLUDEPICTURE
"../../../../教学环节指导.TIF"
\
MERGEFORMAT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图中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说明】学生很容易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初步感受合并同类项.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先阅读教材第90页“议一议”上面的内容,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
问题1 8n与5n,2a2b与-7a2b有什么共同特征?
【说明】学生观察、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教师加以规范.
【归纳结论】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先独立完成下面两个问题,然后再与同伴交流.
问题2 导入中的8n+5n,以及-7a2b+2a2b该如何进行计算呢?
【说明】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初步感受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说明:学生通过计算,体验应用知识的成就感.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二主要展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知识模块三、四主要展示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归纳结论】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的过程叫做合并同类项.
问题3 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1)-xy2+3xy2;(2)7a+3a2+2a-a2+3
【说明】学生类比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再与同伴交流,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归纳结论】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INCLUDEPICTURE
"../../../../自学自研.TIF"
\
MERGEFORMAT
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4.
问题4 合并同类项:
(1)3a+2b-5a-b;
(2)-4ab+b2-9ab-b2.
【归纳结论】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准确找出同类项(合并时应注意每项的符号),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最后的结果中也不能再有同类项.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5 求代数式-3x2y+5x-0,5x2y+3.5x2y-2的值,其中x=,y=7.
【归纳结论】求代数式的值应先化简(合并同类项),再代入计算.
问题6 有这样一道题:“当a=0.35,b=-0.28时,求多项式7a3-6a3b+3a2b+3a3+6a3b-3a2b-10a3的值”.
小明说:“本题中a=0.35,b=-0.28是多余的条件”;小强马上反对,说:“这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a和b,不给出a、b的值怎么能求出多项式的值呢”?你同意哪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说明】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练掌握解此类题的方法.
【归纳结论】多项式化简后若只剩下常数项,则跟字母的取值无关;若化简后含有字母项,则跟字母的取值有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INCLUDEPICTURE
"../../../../交流预展.TIF"
\
MERGEFORMAT
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INCLUDEPICTURE
"../../../../展示提升.TIF"
\
MERGEFORMAT
知识模块一 同类项的概念
知识模块二 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及方法
知识模块三 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
知识模块四 求代数式的值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学习目标】
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运算和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习重点】
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总结规律,探索问题的一般性结论.
【学习难点】
感悟问题中的规律.
INCLUDEPICTURE
"../../../教学环节指导.TIF"
\
MERGEFORMAT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说明:应用学生喜欢的数字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研讨教材第98页“想一想”上面的内容.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各数量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再与同伴进行交流,初步感知日历表中的规律.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下面的问题1,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指导.
问题1 教材第98页的“想一想”.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进一步感知日历表中的规律.
【归纳结论】通过观察,找到各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字母表示其中一个数量(日历表中一般选正中间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他量,再运用整式加减的知识对所列的式子化简.十字形框中五个数之和是该框中正中间数的5倍,“H”形框中七个数之和是该框中正中间数的7倍.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学生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下面的问题2.
问题2 教材第99页最下面的内容至教材第100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
【归纳结论】把心里想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用字母表示出来,按游戏的规则进行计算,可以发现结果总是比心里想的数大15.
变例1:先观察下列等式:=1-,=-,=-,…,再计算:++++=.
变例2:已知:C==3,C==10,C==15,…,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寻找规律并计算C=210.
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学生先独立完成下面问题3的探究活动,然后与同伴交流,教师作最后归纳总结.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主要展示日历表中存在的数字规律;知识模块二、三分别展示数字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变化规律. 问题3 用火柴棒按如图形状搭建:
(1)填写下表:
图形编号
①
②
③
④
火柴棒数
(2)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归纳结论】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1)观察;(2)归纳;(3)猜想;(4)验证.对于图形的变化规律一般有多种解法,注意观察图形,分析其特点,找出解题方法.
变例1:如图,一串有趣的图案按一定规律排列,请仔细观察,按此规律画出的第10个图案是;在前16个图案有5个“”;第2015个图案是.
变例2: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正方形按照某种规律排列而组成的一组图形.
观察图形,填写下表:
图形
(1)
(2)
(3)
正方形的个数
8
13
18
图形的周长
18
28
38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INCLUDEPICTURE
"../../../交流预展.TIF"
\
MERGEFORMAT
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INCLUDEPICTURE
"../../../展示提升.TIF"
\
MERGEFORMAT
知识模块一 探索日历表中的规律
知识模块二 探索数字规律
知识模块三 探究图形规律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