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练习
1.(2分)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的是(
)
2.(3分)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B.
日环食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
D.
物在镜中成像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暗室里,为了能在镜子里看清自己的面部应把手电筒的光照向镜子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了看清前方情况,必须把车内照明灯和车前灯同时打开
C.浴室里的镜子蒙上一层水珠后,就无法看清镜中的像,这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D.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要用照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必须使用闪光灯
4.俗话说:“一叶遮目,不见泰山”,这其中涉及的物理学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定律
C.光能通过透明物质
D.光的镜面反射
5.如图所示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6.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m/s。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如图所示,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
。以上现象说明它具有
效应。生活中
(①卫生间的浴霸,②厨房的消毒柜)属于这种不可见光的应用(选填“①或②”)。
7.小明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8.(3分)小丽站在池塘边看见水中A点有一条鱼,试确定鱼大致的实际位置A′,并画出看见A点的光路图.
9.(1)如图1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
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图1
(2)根据如图2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图2
10.(5分)下面是关于汽车中的物理现象,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
(1)如图1所示,汽车行驶期间,坐在后排的乘客相对于路边的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司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2)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行驶期间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
(3)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
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4)如图2所示,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
面镜,它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接近于平行光射出.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它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线通过它们时会发生
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常见的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激光准直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不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A不合题意;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B不合题意;笔杆错位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C符合题意;手影游戏是光照到不透明的手上,被手挡住,在手后面的墙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D不合题意.
考点:
光现象
2.B
【解析】
试题分析: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看到水中的钢勺“折断”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线发生了折射,故选项B符合题意.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山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考点:
光现象
3.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暗室里,为了能在镜子里看清自己的面部应把手电筒的光照向自己的面部;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了看清前方情况,只能把车前灯打开;C.浴室里的镜子蒙上一层水珠后,镜子不在光滑,发生了漫反射,就无法看清镜中的像。D.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要用照相机拍摄电视画面,电视画面本身发光,不用闪光灯。故选C
考点: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
4.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是指如果在人的眼前放一片叶子,当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叶子时,光无法透过叶子而射入人的眼睛,人就无法看见物体。故选A
考点:光的传播
5.C
【解析】
试题分析:A.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
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B错误;
C.池水变“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发生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感觉池水变“浅”,C正确;D.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D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
【答案】3×108、上升、热、①
【解析】
试题分析: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的,接近3×108m/s;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如图所示,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上升,说明红光的外侧还有不可见的光使温度计吸热。这种现象说明这种不可见(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生活中卫生间的浴霸,属于这种不可见光的应用,还有电视机等的遥控也是这种不可见光的应用。
考点:光速;红外线的应用
7.反射
折射
【解析】
试题分析: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雄鹰通过水面反射成的像,类似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群则是鱼群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折射到空气中进入人眼的结果,是光的折射现象。
考点:光现象
8.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水中鱼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进入小丽的眼睛,小丽认为光沿直线传播,小丽看到的鱼是折射光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所以小丽看到的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如图所示:
考点:
光的折射
9.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光线从玻璃射到空气中传播方向要发生偏折,会更远离法线,所以作图要先作法线(虚线),再作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这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焦点F上,折射光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一定是平行于主光轴的。
考点:光的折射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0.(1)相对;(2)内;(3)反射;(4)凹;折射.
【解析】
试题分析:
(1)判断物体静止还是运动,关键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又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和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汽车相对路边的树来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树做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乘客坐在车里,乘客相对于司机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司机做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这说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2)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获得动力。
(3)平面京城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汽车的前窗之所以是倾斜的,是因为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而出现事故。
(4)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其中反射镜则相当于凹面镜,光线从空气通过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的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光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3.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船儿
B.鱼儿
C.白云
D.青山
4.(5分)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太阳光会分解成
、橙、黄、_
、
、靛、紫等色光,最早实验研究该现象的科学家是
。将前面所需填空的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色光,而自身
(填“也能”或“不能”)用其他的色光混合得到,这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5.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
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银行的验钞机产生___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6.(5分)在“探究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实验中,分别用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能发出白光的三个手电筒上,然后开亮手电筒让白光透过玻璃纸分别射到不同颜色的布料上.下表是记录的实验现象:
自然状态下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绿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光透过蓝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白色
红
绿
蓝
红色
红
黑
黑
绿色
黑
绿
黑
蓝色
黑
黑
蓝
黑色
黑
黑
黑
分析以上信息,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
(选填“通过”或“吸收”).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黄光,看到的是
色.
(2)人眼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在物体表面发生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造成的.一束黄光射在红色不透明物体上,看到的物体颜色是
色.
(3)黑色物体能
(选填“吸收”或“反射”)各种色光.
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请画出完整的折射光路的大致方向。
8.(6分)(1)如图(1),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2),小磁针保持静止,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有无可以很方便地控制.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标出电源正、负极,在虚线框内添加必要元件将电路补充完整.
9.空气中有一束光垂直射向直角形玻璃砖,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并从斜边射出的大致方向.
10.(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玻璃中斜射到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A凸透镜可把光会聚到一点,是因为光经过凸透镜时发生了折射,A不符合题意;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不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C盛水玻璃杯后的字变大了,是因为字反射的光通过盛水玻璃杯发生折射,C不符合题意;D玻璃砖后的铅笔错位了,是铅笔反射的光通过玻璃砖发生了折射,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光的反射与折射
2.C
【解析】
试题分析:A如果是玻璃缸的折射作用,应该发生在玻璃缸与空气接触部分,A不符合题意;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只有一束,是绝对平行的,B不符合题意;C白糖水放久了密度是不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不是沿直线的,C符合题意;D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是单色光,不能发生色散,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考点:光的折射
3.B
【解析】
试题分析: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看到的是船儿的实物,是光的直线传播;不是光的折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中的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儿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形成的虚像;青山在水中摇曳,是青山经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成的是鱼儿;答案选B。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4.红
绿
蓝
牛顿
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红、绿、蓝,将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色光,而自身不能用其他的色光混合得到。
考点:光的色散
5.色散
红绿蓝
紫外线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银行的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检验钞票的真伪。
考点:色散;光的三原色;紫外线
6.(1)吸收
黑
(2)漫反射
黑
(3)吸收
【解析】
试题分析:(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吸收,透过与它的颜色相同的色光.由于红色玻璃纸不能透过黄光,所以,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黄光,看到的是黑色.
(2)人眼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造成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一束黄光射在红色不透明物体上,由于红色不透明物体不能反射黄光,所以,看到的物体颜色是黑色.
(3)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所以,炎炎夏日在室外穿黑色衣服较热.
考点:物体的颜色
7.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先作出法线,玻璃中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如图,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做出法线,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因光路是可逆的,即最终的折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
考点:光的折射作图
8.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而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入射角是
90°﹣30°=60°;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2)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则由同名磁极间相互排斥、异名磁极间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由安培则可知电流由右侧流入螺线管,即电源右侧为正极;右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有无可可以电流的通断来控制,可确定添加的必要元件是开关,如下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作图、安培定则的应用。
9.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考点:
光的折射作图
10.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经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
光的折射作图
玻璃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