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4 11:3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朝代歌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汉唐宋元形成—发展—顶峰 一、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河南新密古城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北墙剖面早期国家的形成:
1、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4、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1、中国大地上产生过哪些早期的国君?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早期国家起源的相关情况?
3、你对传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炎帝、黄帝、尧、舜、禹
文献记载、神话传说、考古资料
并非全属伪造,有真正的事实部分
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新变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材料三: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启为禹之子)禅让制传贤到传子,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公天下到家天下。根本原因:农耕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夏朝的政治制度:
1、时间:禹建立(公元前2070—前1600年)
2、继承者:帝启
3、制度变化:从“天下为公”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4、历史地位: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标志:“家天下”开始,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商乳丁纹青铜方鼎后母戊大方鼎占卜用的龟腹甲完整的龟甲卜辞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学生1(周天子):纣王无道,吾顺天下民意,伐纣灭商,今天下初定,四海之内,莫非王土。念众卿之功德,为固我万里河山,吾在此分封天下。召公,你乃我王室族亲,吾今封你于燕。
学生2(召公):吾必镇守疆土,待到大王出征,吾必随从作战。
学生1:微子,你虽纣王后代,但弃暗投明,伐纣有功,今将宋之地封于汝。
学生3(微子):谢大王,微臣愿效犬马之劳,定期纳贡朝觐。
学生1:姜尚,你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吾将齐之地封于你。
学生4(姜尚):自文王识我之日,我便立下辅助大周之心,本无收禄之意,今大王言已至此,臣不胜感激,定当尽心效忠大王。
学生2、3、4齐声谢大王赏赐,从今往后,吾等必忠于周天子,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每岁纳贡进赋,朝觐述职。回答以下问题
1、分封的目的 2、分封对象
3、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
西周分封制:
1、含义:分封,即封邦建国,周天子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4、权利和义务
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5、评价
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局限性——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
西周分封形势图西周宗法制
请同学判案
一个西周的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他又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一个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官名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继承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该判给谁?

西周宗法制
1、概念(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主要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3、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影响:西周实行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了王权,从而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西周宗法制示意图请分析: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核心和纽带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出现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先秦政治发展西周
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分封制宗法制义务评价对象内容特点作用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后期诸侯混战,王室衰微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制保证贵族垄断地位,有利于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互为表里本课小结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一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B2、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拓展探究: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今天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结合当今现实分析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课后作业:课后练自我测评
答案:
1)行为:修建宗祠、家庙;编修家谱;祭祀祖先、认祖归宗;重男轻女、任人唯亲等。
2)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课后练习答案: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作为维持政治秩序、政治文化的核心手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