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7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4 21: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九十多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2.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D.一二九运动
3.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 ”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③
D.②③④
5.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
A.誓死争回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6.
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7.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召开
8.
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抗美援朝
9.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二、综合题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
(2)材料一中的和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
(3)这一事件的性质如何?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4)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12.
阅读以下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5月大事记:
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8日,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9日,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10日,32名学生受审。
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
14日,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20日,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
(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政府和校长对学生活动分别作出了哪些反应?请各举一例。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材料中给出的时间为“九十多年前”
以及“中国加入协约国的报酬”等信息可以判断此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它是由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而引发的,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
B
解析:从材料当中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看应是描述五四爱国运动的,五四运动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作为运动的口号,这与对联中“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对应,在这场运动中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这与对联中“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对应,故此题应选B项
3.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政治运动”“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中,可以判读出这次运动时五四运动。所以答案选B。
4.
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的性质。此题的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事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此后才叫帝国主义国家,所以事件必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的,其次必须是中国人民的反抗运动。结合分析的信息,符合题意的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故答案选择B。
5.
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五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外争国权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
6.
B
解析:由所学可知,“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是五四运动爱国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
7.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四个选项中,A选项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从此,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选项中共一大的召开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选项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D选项遵义会议召开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答案选A。
8.
A
解析: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题目中“捍卫国家意志、学子斗争、反封反帝、休课休劳”信息可以判断这是1919年五四运动,故选A。
9.
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由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就是从天安门开始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答案为C。
10.
答案:
(1)五四运动。
(2)巴黎和会。
(3)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核心是爱国;发扬五四精神自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国贼指和二十一条的签订有直接关系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国权是指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由此引发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
(2)1919年1月18至6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分赃会”,即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涉及到山东问题(当时山东属德国势力范围),所以是中国人民要求清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提出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
(3)这一事件是指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核心是爱国,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今天我们发扬五四运动,可以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的精神,总之本题比较开放,五四精神还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11.
答案:
(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北京;“外争主权、內除国贼”。
(3)爱国主义精神。(答案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含义即可)
解析: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总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民用工业。
(2)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北洋军阀政府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遭到拒绝,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
(3)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只要围绕爱国主义来答,意思相近都可以。
12.
答案:
(1)五四爱国运动;2014-1919=95
(2)集会示威、罢课抗争
(3)政府:逮捕、镇压学生;校长:支持学生抗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一重大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今年是2014年,所以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5周年。
(2)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学生斗争的方式,通过概括、总结材料,“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这是游行示威这种方式;“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这是第二种方式:学生罢课,因此本题的答案是:集会示威、罢课抗争。
(3)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政府和校长的态度,通过材料“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校长支持学生抗争,维护学生的利益:通过材料:“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政府的态度是:逮捕、镇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