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溶解(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物质的溶解(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9-05 20:44:48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物质的溶解性
1.物质的溶解性
定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
的。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叫做溶解性
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种类,温度高低,气压大小
注意: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只
影响能溶解的数量。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结论:(1)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
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2)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
度降低,如硝酸铵
(3)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没有明
显变化,如氯化钠等
1.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会出现小气泡,而
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C)
A.夏天的自来水里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没有
B.夏天的自来水里没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有
C.夏天气温高,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往
外跑
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不会
往外跑
2.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吸热、放热的关
系正确的是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
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
D.以上说法都有理
3.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
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B)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
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
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4.下列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中快慢的因素是
(A)
A.水的质量
B.颗粒是否成粉
C.水温
D.是否搅拌
5.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可用于冷敷的是
(C)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浓硫酸
6.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
正确的是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
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丨易溶「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3课时 物质的溶解度
01  知识管理                 
1.溶解度
定  义:在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里达到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因数:(1)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2)外因:温度。


素:(1)条件:一定________下;
     (2)标准:在100克________里;
     (3)状态:达到________状态;
     (4)单位:________。
公  式:S=×100(克)
2.溶解性等级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20
℃)
<0.01克
0.01克~1克
1克~10克
>10克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1)溶解度表(会查看)。
(2)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描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陡升型),代表物质是________;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平缓型),代表物质是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下降型),代表物质是________;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02  基础题
1.在20
℃时,可用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的质量,将物质分为易溶、微溶、可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  )
A.小于0.01克
B.小于1克
C.大于1克
D.大于10克
2.现有一杯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
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水
3.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
A.氢氧化钠
B.食盐
C.硝酸钾
D.氮气
4.下列有关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18.0克NaCl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克
B.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C.20
℃时,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D.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5.20
℃时,下列4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1克物质溶解在10克水里
B.150克物质溶解在1
000克水里
C.24克物质溶解在300克水里
D.0.3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
6.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氯化铵的溶解性属于(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2)由上表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形成的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
℃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7.已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6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3)此温度时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03  中档题
8.在t
℃时,某A物质的溶液先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5克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t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
C.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
D.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9.小明用冷水配制了大半杯饱和的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20
℃,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把它用酒精灯加热后(溶液、球体积变化忽略),小球将(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10.20
℃时,1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克A物质,50
℃时,15克B物质溶于50克水中恰好饱和,则A与B的溶解度(  )
A.A=B
B.AC.A>B
D.无法比较
11.(丽水中考)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
℃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2.(长沙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
13.家庭饲养金鱼,常常向鱼缸里通入氧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克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1)6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在3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04  拓展题
15.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10m克
B.20m克
C.30m克
D.克
16.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0
40
65
75
剩余固体(克)
261
175
82
82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克)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1)所加水的质量;
(2)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
第3课时 物质的溶解度
知识管理
1.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 质量 温度 溶剂 饱和 克(g) 3.增大 KNO3 减小 Ca(OH)2 减小
基础题
1.D 2.C 3.D 4.D 5.D 6.(1)A (2)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饱和 1∶2 7.(1)在60
℃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110克 (2)11∶10∶21 (3)加入80克硝酸钾时溶液不饱和;加入120克硝酸钾时,溶液饱和。
中档题
8.C 9.C 10.D 11.C 12.A 13.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温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水面与空气接触,溶解的氧气多一些 14.(1)37.3克 (2)145.8克 (3)36.0克<x<36.3克
拓展题
15.B 16.(1)由题意知:10
℃和40
℃时,还有硝酸钾没有溶解,所以,10
℃和40
℃时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据此计算,设所加水的质量为x,= x=200克 (2)比较65
℃与75
℃时剩余固体质量知,杂质质量为82克,10
℃时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为:×200克=41.8克,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为:261克-82克+41.8克=220.8克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01  知识管理
1.物质的溶解性
定  义: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种类,温度高低,气压大小。
注  意: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只影响能溶解的数量。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结  论:(1)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________。
(2)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________。
(3)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
02  基础题
1.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会出现小气泡,而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
A.夏天的自来水里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没有
B.夏天的自来水里没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有
C.夏天气温高,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往外跑
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不会往外跑
2.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
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
D.以上说法都有理
3.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
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
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4.下列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中快慢的因素是(  )
A.水的质量
B.颗粒是否成粉
C.水温
D.是否搅拌
5.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可用于冷敷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浓硫酸
6.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7.物质的溶解能力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液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_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溶解能力________。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________。
8.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儿,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还与________有关。
03  中档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无限制溶解食盐B.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C.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D.气体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
D.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11.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12.用凉开水养金鱼,金鱼就会死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凉开水温度太低B.凉开水中溶解的氧气太少
C.凉开水中没有养料D.凉开水中存在细菌
13.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药匙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
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在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药匙的蔗糖
1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左端升高,该物质是(  )
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15.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Ⅰ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溶剂种类
溶剂体积
加入固体质量
溶解情况
实验Ⅰ
20


10毫升
5克硝酸钾
部分溶解

20

酒精
10毫升
50克硝酸钾
几乎不溶解

20


10毫升
5克食盐
部分溶解

80


20毫升
5克硝酸钾
全部溶解

80


10毫升
10克硝酸钾
全部溶解
A.①
B.②
C.③
D.④
16.在煮汤时放一些香油和味精,使汤更加鲜美,搅拌后发现,香油总是漂浮在汤的表面,而味精却看不见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探究实验——食盐在水中溶解________的影响因素,体现了控制变量的重要性。注意此实验的前提条件是,食盐的________一定,水的________一定,然后再来讨论影响因素。可能影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当天气又闷又热时,气压较低,鱼塘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的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根据上述现象,可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对气体的溶解性有何影响?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加以说明吗?请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
对气体溶解性的影响情况
生活中的例子
04  拓展题
19.探究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1)问题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性大小的因素吗?
假设1:温度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取一杯雪碧,给它微微加热。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________。
(2)问题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
假设2:气压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按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
①活塞往外拉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塞往里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气压越大,气体的溶解能力越________。
(3)问题3:

假设3:

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知识管理
氢氧化钠 硝酸铵
基础题
1.C 2.D 3.B 4.A 5.C 6.D 7.温度 增强 越弱 越强 不同 8.气压 温度
中档题
9.D 10.C 11.D 12.B 13.C 14.B 15.D 16.在相同条件下,味精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香油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即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17.快慢 质量 体积 食盐颗粒的大小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18.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对气体溶解性的影响情况,生活中的例子
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溶解的能力越弱,反之越强,给水加热有气泡冒出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打开汽水瓶的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拓展题
19.(1)气泡增加 小 (2)①有气泡产生 ②无气泡产生 大 (3)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吗 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取等量的食用油注入上述装置中,做实验,并进行对比 气泡产生数量不等 液体的种类是影响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共26张PPT)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3课时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
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
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因数:(1)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2)外因:温度
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
(2)标准:在100克溶剂里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克(g)
公式:S=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100克)
2.溶解性等级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溶解度
0.01克1克
<0.01克
>10克
(20℃)
1克~10克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1)溶解度表(会查看)
(2)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
纵坐标,形象地描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情况的曲线
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陡升型),代表物质是KNO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
较小(平缓型),代表物质是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下降型),代表物质是Ca(OH)2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髙而减
1.在20℃时,可用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的质量,将
物质分为易溶、微溶、可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
是指
(D)
A.小于0.01克
B.小于1克
C.大于1克
D.大于10克
2.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
溶解度的操作是
(C)
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水
3.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的是
A.氢氧化钠
B.食盐
C.硝酸钾
D.氮气
4.下列有关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D)
A.20℃时,18.0克NaCl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
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克
B.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C.20℃时,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
D.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NaCl,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 饱和溶液
01  知识管理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  义:在________下,在________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___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___溶液。
注  意:(1)明确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若改变溶剂的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2)明确“这种溶质”: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溶质饱和,对另一种溶质可能不饱和。如: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仍能溶解硝酸钾等,即该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是硝酸钾等的不饱和溶液。
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和溶剂的量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其转化关系为:
                 不饱和溶液
说  明:气体与熟石灰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不饱和溶液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2.浓溶液和稀溶液
定  义:溶有较多溶质的为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为稀溶液。
注  意:(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02  基础题
1.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
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
A.是很浓的溶液
B.含100克水的溶液
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含100克该物质的溶液
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
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
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5.在一定条件下,将5克食盐放进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烧杯底部沉积有1.4克食盐,此溶液的质量为(  )
A.15克
B.16.4克
C.11.4克
D.13.6克
6.从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部分,测得它的密度是a;再从下部取出一些,它的密度应该是(  )
A.大于a
B.小于a
C.等于a
D.变化不定
7.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可采用(  )
A.升温,看是否有晶体析出
B.降温,看是否有晶体析出
C.加入任何一种可溶物,看是否溶解
D.加入少量原溶质,看是否溶解
8.(丽水改编)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两烧杯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03  中档题
9.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用开水泡了一杯白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10.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中还可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  )
A.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的溶解性增强
D.氯化钠的溶解性下降
11.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12.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并列关系是由于分类的依据相同而把事物截然分开并列,而交叉关系是对事物分类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则必然出现交叉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13.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中加入水,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4.科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下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上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区域________(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或________。
 04  拓展题
15.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试分析小球在液面处的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饱和溶液
知识管理
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 饱和 不饱和
基础题
1.A 2.C 3.A 4.D 5.D 6.C 7.D 8.C
中档题
9.C 10.B 11.C 12.D 13.A 14.(1)饱和溶液既可能为浓溶液,也可能为稀溶液 (2)Ⅲ 加氯化钠 蒸发水分
拓展题
15.(1)沉浮情况不变。因为将食盐晶体投入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2)①可加入如硝酸钾等不反应的其他晶体 ②可升高温度后加入氯化钠晶体,使溶液密度增大 ③可加入密度比饱和食盐水大的其他可与食盐水混溶的溶液(共24张PPT)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
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1)明确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
剂。若改变溶剂的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2)明确“这种溶质”: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
溶质饱和,对另一种溶质可能不饱和。如:
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仍能溶解
硝酸钾等,即该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是硝酸钾等的不饱和溶液
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和溶剂的量发生改变
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其转化关系为:
饱和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
说明:气体与熟石灰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上升而
下降,不饱和溶液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2.浓溶液和稀溶液
定文:溶有较多溶质的为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
为稀溶液。
注意:(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
定是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
持不变的是
(A)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
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A.是很浓的溶液
B.含100克水的溶液
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含100克该物质的溶液
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
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A)
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
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
成不饱和溶液
5.在一定条件下,将5克食盐放进盛有10克水的烧杯
中,充分溶解后,烧杯底部沉积有1.4克食盐,此溶
液的质量为
(D)
A.15克
B.16.4克
C.11.4克
D.13.6克
6.从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部分,测得它
的密度是a;再从下部取出一些,它的密度应该是
A.大于a
B.小于a
C.等于a
D.变化不定(共24张PPT)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4课时溶液的配制
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
质量之比,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脊质的质量×100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十溶剂的质量
×100%。
变形公式:溶质的质量一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
数。
溶液的质量=澄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浓度的定量表示,溶
质质量分数越大的溶液浓度越大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注意: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
能相加。
3.溶液的配制
步骤:(1)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称量和量取(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
量筒量取)
(3)溶解;
(4)装瓶并贴上标签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意义
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100克水中溶解有10克氢氧化钠
B.10克溶液中含有1克氢氧化钠
C.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
D.把5克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克水中,可制成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2.从1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倒
出20毫升,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A.8%
B.10%
C.12.5%
D.80%
3.把5克食盐溶解在12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
(A)
A.4%
B.4.2%C.4.4%
D.5%
4.一定温度下,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保持
不变的是
(C)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5.将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稀释到
5%,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D)
A.10克B.50克
C.90克
D.100克
6.(绍兴中考)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
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
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A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91827
溶液质量(克)
596868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填
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941克。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4课时 溶液的配制
01  知识管理
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  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公  式: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100%=__________________×100%。
变形公式: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浓度的定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的溶液浓度越大。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依  据: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_质量不变。
注  意: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能相加。
3.溶液的配制
步  骤:(1)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称量和量取(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3)溶解;
(4)装瓶并贴上标签。
02  基础题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100克水中溶解有10克氢氧化钠
B.10克溶液中含有1克氢氧化钠
C.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
D.把5克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克水中,可制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
2.从1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倒出20毫升,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8%   B.10%   C.12.5%   D.80%
3.把5克食盐溶解在12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
B.4.2%
C.4.4%
D.5%
4.一定温度下,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5.将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稀释到5%,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10克
B.50克
C.90克   D.100克
6.(绍兴中考)20
℃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A
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9
18
27
溶液质量(克)
59
68
68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克。
                
03  中档题
7.现有100克20%的某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掉50克水
B.蒸发掉一半溶剂
C.加入20克溶质
D.加100克20%的该溶液
8.向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200克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掉一半,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0%
B.5%
C.2.5%
D.20%
9.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食盐水中加入食盐并充分搅拌,用纵坐标表示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a%),用横坐标表示实验进行的时间(t),其中正确的是(  )
10.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则S与A数值上的关系是(  )
A.S=A
B.S<A
C.S>A
D.无法确定
11.①、②、③、④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克水,在20
℃时,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克、9克、36克、18克的NaCl,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20
℃时,如果①②中的物质混合后刚好达到饱和,则④中溶液一定饱和
12.右图是某固体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时,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t
℃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W克加水稀释至2W克,则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C.t
℃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克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a克A的溶质
D.t
℃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克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0.5W克
13.(金华中考)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克、10克、5克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4.20
℃时,往25克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固体,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得滤液34克,则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克/100克水。
15.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该实验中应称蔗糖的质量是________克,A操作中实际称量结果为________克(1克以下用游码)。
(3)该实验中应取________毫升水,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__(填“10”或“50”)毫升,读数时应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保持水平。
(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
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②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16.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
(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04  拓展题
17.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20
℃时,将20克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6.5%
C.36%
D.40%
18.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克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毫升溶液A;
②取0.1毫升溶液A加水稀释至1.0毫升得溶液B;
③取0.1毫升溶液B加水稀释至1.0毫升得溶液C;
④取0.1毫升溶液C加水稀释至1.0毫升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作1克/厘米3,试求:
(1)溶液A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溶液D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1.0克链霉素可配制________克试验针药液(溶液D)。
第4课时 溶液的配制
知识管理
1.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
基础题
1.A 2.B 3.A 4.C 5.D 6.(1)A (2)941
中档题
7.A 8.B 9.B 10.C 11.C 12.B 13.(1)C (2)A≥B>C 14.26.5% 36 15.(1)③②①④ (2)7.5 6.5 (3)42.5 50 最低处 (4)搅拌,加速蔗糖溶解 (5)①② 16.(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525厘米3,即525毫升 (2)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630克×=180克
拓展题
17.B 18.(1)25% (2)0.025% (3)4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