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
01 知识管理
1.晶体
特 点: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
2.结晶
定 义: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________的过程。
说 明:结晶与溶解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获取方法:(1)________: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______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3.结晶水合物
定 义: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为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蓝矾)。
风 化:相关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和较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潮 解: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或全部溶解的现象。
02 基础题
1.某温度下,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蓝色晶体析出
B.溶液变为无色
C.溶液变为绿色
D.有白色晶体析出
2.(杭州中考)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3.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4.要使食盐从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的方法是( )
A.冷却溶液
B.蒸发溶剂
C.加热溶液
D.增大压强
5.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粗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粗盐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粗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6.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食盐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食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理由。(NaCl和纯碱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03 中档题
7.将20
℃时某硝酸钾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a克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掉20克水,析出晶体b克。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a=b
B.2a≤b
C.2a≥b
D.2a<b
8.(金华中考)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173
0.165
0.121
0.076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A.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B.10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
C.20
℃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20
℃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
9.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20
℃时为31.6克,50
℃时为85.5克)(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克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克硝酸钾晶体
10.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质量分数为32%的该溶液由50
℃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A.0~10
℃
B.10~20
℃
C.20~30
℃
D.30~40
℃
11.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
12.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硝酸钾
13.3
20.9
32
45.8
64
85.5
氯化钠
35.7
35.8
36
36.3
36.6
37
温度/℃
60
70
80
90
100
硝酸钾
110
138
169
202
246
氯化钠
37.3
37.8
38.4
39
39.8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克。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对(3)中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
(5)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改变温度使硝酸钾析出,氯化钠不析出,则温度T(
℃)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04 拓展题
13.t
℃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克、20克、30克,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克、b克、c克,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A.c=2b-a
B.c=a+b
C.c=a+2b
D.c=2a+b
14.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实施的从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质量和小于总质量的3%)中分离出硝酸钾的实验步骤:(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
Ⅰ.用托盘天平称得样品的总质量为87.5克;
Ⅱ.配制成80
℃左右的饱和溶液;
Ⅲ.将热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20
℃)后进行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2~3次;
Ⅳ.取出过滤器中的固体,干燥后分装。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天平称取87.5克样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
(2)某同学发现,无论将称量物还是砝码放置于托盘中时,天平均不发生偏转,原因是________;
A.天平未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B.天平没有调零
C.托盘下的垫圈未取下
D.游码未归零
(3)将这些样品制成80
℃左右的热饱和溶液,约需________水;(填序号)
A.12.5毫升
B.50毫升
C.100毫升
D.112.5毫升
(4)该实验中,玻璃棒除了用于搅拌和引流外,还用于________;
(5)步骤Ⅲ中,只能用少量水洗涤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滤并洗涤后,氯化钾存在于________中;
(7)如果实验中热饱和溶液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过滤,将会影响晶体的产量,原因是什么?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 物质的结晶
知识管理
析出 蒸发溶剂 冷却热饱和溶液
基础题
1.A 2.D 3.D 4.B 5.D 6.因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食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析出的是纯碱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食盐。
中档题
7.B 8.B 9.C 10.D 11.C 12.(1)氯化钠 (2)45.8 (3)降温结晶 (4)Ⅰ (5)20~70
拓展题
13.A 14.(1)右 (2)C (3)B (4)转移固体 (5)因晶体易溶于水,洗涤用水越少,晶体质量损失越小 (6)滤液 (7)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结晶,析出的晶体质量较少。(共24张PPT)
敖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堂
课
校
名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6节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物质的分离方法
沉淀法:利用絮凝剂(明矾、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悬浮
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
底的方法
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
种方法。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水中溶解的杂
质、除去异味
蒸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
行分离的方法
说眀:(1)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
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
(2)蒸馏瓶中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
的: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爆沸
(3)冷却管的水应下进上出,有利于水蒸气
的冷却
2.过滤装置及注意事项
贴:滤纸紧贴漏斗內壁
二低:a.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靠:a.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b.玻璃棒末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C.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內壁
注意: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
杂质,过滤后所得的水不能看作纯水
3.纯净物
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蒸馏水、硫酸铜
晶体等
注意:不能根据表面字眼“纯”、“混”、“洁净”等进
行判断。如“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
属于纯净物,而“洁净的空气”是由多种物质
组成的混合物
4.粗盐提纯
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时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
(3)蒸发时搅拌,使各部分液体受热均匀,防
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注意:精制后的盐样品仍然不纯净,含有一些可溶
杂质。
5.自来水厂里水的净化
流程:水样→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净水
注意:“净水”不是纯净物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天然水
2.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
A.蒸馏B.加热C.过滤D.吸附
3.下列仪器,在过滤时需要用到的是
(D)
①试管②酒精灯③漏斗④蒸发皿⑤烧杯
⑥玻璃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01 知识管理
1.物质的分离方法
沉
淀
法:利用絮凝剂(明矾、活性炭)________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的方法。
过
滤
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吸
附
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水中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
蒸
馏
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说 明:(1)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
(2)蒸馏瓶中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却管的水应________进________出,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却。
2.过滤装置及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_。
二低:a.滤纸边缘低于________,
b.液面低于________。
三靠:a.烧杯口紧靠________,
b.玻璃棒末端轻靠________滤纸处,
c.漏斗末端紧靠________。
注 意: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过滤后所得的水不能看作纯水。
3.纯净物
定 义: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如蒸馏水、硫酸铜晶体等。
注 意:不能根据表面字眼“纯”、“混”、“洁净”等进行判断。如“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而“洁净的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4.粗盐提纯
步 骤:(1)溶解;(2)过滤;(3)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1)溶解时搅拌,________溶解。
(2)过滤时________,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
(3)蒸发时________,使各部分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注 意:精制后的盐样品仍然不纯净,含有一些可溶杂质。
5.自来水厂里水的净化
流 程:水样→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净水。
注 意:“净水”不是纯净物。
02 基础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天然水
2.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 )
A.蒸馏
B.加热
C.过滤
D.吸附
3.下列仪器,在过滤时需要用到的是( )
①试管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蒸发皿 ⑤烧杯
⑥玻璃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4.将河水转变为供饮用的自来水的主要程序有: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5.(南宁中考)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6.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
A.水和蔗糖
B.铁粉和食盐
C.酒精和水
D.蔗糖和食盐
7.(宁波中考)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粗盐称量
B.粗盐溶解
C.浊液过滤
D.蒸发结晶
8.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________、过滤、蒸发。
(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和________。
03 中档题
9.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
A.过滤
B.静置沉淀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10.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果汁
C.碘酒
D.食醋
11.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1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13.自来水厂的过滤池的作用是( )
A.除去矿物质
B.杀菌消毒
C.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D.除去各种杂质
14.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②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明矾
C.步骤④中常加入氯气等物质杀菌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5.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有:A.沉淀法;B.蒸馏法;C.过滤法;D.结晶法。请指出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分别采用的方法(填编号)。
(1)酒精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
(2)西瓜榨汁后,将果肉和西瓜汁分离________。
(3)从甘蔗汁中得到蔗糖________。
16.(株洲中考)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毫升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04 拓展题
17.如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可以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请在空白处用图示或文字表示。
第2课时 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知识管理
1.吸附 沸点 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爆沸 下 上 2.漏斗内壁 漏斗边缘 滤纸边缘 玻璃棒 三层 烧杯内壁 3.一种物质 4.加速 引流 搅拌
基础题
1.A 2.C 3.D 4.C 5.B 6.B 7.B 8.(1)溶解 (2)漏斗
中档题
9.D 10.A 11.D 12.D 13.C 14.D 15.(1)B (2)C (3)D 16.(1)酒精灯 锥形瓶 (2)冷凝效果不好 (3)b
拓展题
17.(1)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加明矾(或池底铺沙砾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加热煮沸(或加漂白粉等其他可在家中进行的合理方法也可) (4)在切去底部、倒置的饮料瓶中,由下至上依次加入手绢、细沙和小卵石(或画图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共26张PPT)
敖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堂
课
校
名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6节物质的分离
第1课时物质的结晶
1.晶体
特点: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
2.结晶
定文: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
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说明:结晶与溶解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获取方法:(1)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3.结晶水合物
定义: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为
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蓝矾)
风化:相关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和较干燥的空气
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潮解: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
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或全部溶解的现象
1.某温度下,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
现象是
(A)
A.有蓝色晶体析出
B.溶液变为无色
C.溶液变为绿色
D.有白色晶体析出
2.(杭州中考)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
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3.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4.要使食盐从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的方法是(B)
A.冷却溶液
B.蒸发溶剂
C.加热溶液
D.增大压强
5.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粗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粗盐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粗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6.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食盐
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食盐,试用
尔学过的知识说明理由。(NaCl和纯碱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
解:因为纯碱的溶解度随溶解度
纯碱
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食盐/克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氯化钠
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析出
的是纯碱晶体,而夏天气
温度/C
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