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2.会制备Fe(OH)3胶体。3.了解胶体的性质。
【新知导学】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是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的体系。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大家熟知的溶液都是分散系。
(1)分析指出下列分散系各自的分散质、分散剂;比较分散质、分散剂的存在状态(填写下表)。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烟
雾
碘酒
食盐水
有色玻璃
(2)依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用交叉法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分散系可分为________类。
(3)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类:
①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分散系是________;
②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的分散系是________;
③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________。
【归纳总结】
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B6.TIF"
\
MERGEFORMATINET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B7拆.TIF"
\
MERGEFORMATINET
【活学活用】
1.现有如下各混合物:
①将1
g氯化钾加入99
g水中
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③将1
g碳酸钙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
④将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
2.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胶体
二、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________,加热至________,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分散系
用激光笔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1)丁达尔效应是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__造成的。
(2)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________和胶体。
3.实验探究胶体的电泳现象
把氢氧化铁胶体注入U形管中,插入两个碳棒,接通直流电源。
(1)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碳棒附近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这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______电荷。
(2)电泳现象是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________作用下发生________移动。
4.实验探究胶体的聚沉
把少量氢氧化铁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
(1)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胶体的介稳性
(1)胶体的稳定性介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2)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通过吸附而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次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归纳总结】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胶体的性质
内容
应用举例
丁达尔效应
胶体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而产生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鉴别胶体与溶液
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
生产涂料、颜料、墨水、洗涤剂等
电泳
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
静电除尘、电泳电镀等
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
明矾净水、制豆腐、制肥皂等
【活学活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溶解
【学习小结】
胶体
【达标检测】
1.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丁达尔效应
B.闻气味
C.过滤
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
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 )
A.雾
B.KCl溶液
C.蛋白质
D.新制Cu(OH)2悬浊液
3.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4.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5.课外活动时间玛丽同学制备Fe(O
( http: / / www.21cnjy.com )H)3胶体,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6滴FeCl3饱和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证明玛丽同学是否成功制得胶体?
(3)若玛丽同学在滴加FeCl3饱和溶液的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结果没有得到胶体,为什么呢?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一、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1)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碘(固) 酒精(液) 食盐(固) 水(液) 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 (2)9 (3)①溶液 ②浊液 ③胶体
归纳总结
溶液 胶体 浊液
活学活用
1.①⑤ ② ③④
解析 ①分散质KCl溶于水后以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存在,粒子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②淀粉分子大,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③CaCO3不溶于水,振荡后所形成的是不稳定的体系,放置即沉淀,所以属于悬浊液;④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⑤中分散质是水,二者以任意比混溶,是溶液。
2.D [雾、云、烟都是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即气溶胶。]
二、
1.蒸馏水 沸腾 FeCl3饱和 红褐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无明显现象产生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产生 (1)一条光亮的“通路” 散射 (2)溶液
3.(1)颜色变深 正 (2)电场 定向
4.(1)有红褐色沉淀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 电解质盐酸中和氢氧化铁粒子所带的电荷使其聚集得到氢氧化铁沉淀 (2)红褐色沉淀溶解 Fe(OH)3+3HCl===FeCl3+3H2O
5.(1)溶液 浊液
活学活用
3.C [胶体是一类分散质直径介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A错误;胶体和溶液都能通过滤纸,无法将二者分离,B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其直径在1~100
nm
之间,D错误;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的简单、便捷的方法。]
4.B [A项是胶体的电泳;C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是胶体的聚沉。]
达标检测
1.A 2.B
3.D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4.C [A项,豆浆为胶体,将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卤或石膏等电解质加入豆浆,胶体发生聚沉,制成豆腐,与胶体性质有关;B项,蓝黑墨水为胶体,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胶粒所带电荷不同,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胶体发生聚沉,易出现堵塞,与胶体性质有关;C项,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D项,清晨,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光柱”,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性质有关。]
5.(1)FeCl3
+
3H2OFe(OH)3(胶体)
+
3HCl
(2)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可见光通过所得分散系,在入射光侧面若能看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已成功制得胶体。
(3)搅拌会使胶体产生聚沉。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3.了解分类的意义及应用。
【新知导学】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①NaCl ②HCl
③CaCl2 ④CuO ⑤H2O ⑥Fe2O3
(1)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可分为固体:________、液体:________、气体:________。
(2)依据物质的____________为标准,可分为氯化物: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
(3)依据物质的____________为标准,可分为酸:______、盐:______、氧化物:________。
2.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将其类别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RJ2-1拆.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RJ2-+1拆.tif"
\
MERGEFORMATINET
3.有下列十种物质:①草木灰 ②纯碱 ③金刚石 ④苛性钠 ⑤生石灰 ⑥硫酸 ⑦碘酒 ⑧食盐 ⑨金属钠⑩O2和O3的混合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
(4)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
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归纳总结1a.tif"
\
MERGEFORMATINET
物质的分类方法
(1)单一分类法:选定____________,对物质进行分类。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________。
(2)交叉分类法:用____________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树状分类法:采用树状形式对____________进行再分类。如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物质
【活学活用】
1.请按下列线索提示画出Fe、Cu、S、H
( http: / / www.21cnjy.com )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的树状分类图: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177.tif"
\
MERGEFORMATINET
2.将下列Ⅰ中的物质与Ⅱ中的物质类型用短线连起来。
Ⅰ
Ⅱ
Na2SO4
含氧酸盐
KHSO4
无氧酸盐
NaCl
钠盐
BaSO4
硫酸盐
NaHCO3
酸式盐
二、分类法的应用
1.推断物质性质
同类物质常常具有许多共性。因此可以通过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具有的性质。
(1)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S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C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SO2+Ca(OH)2=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室没有盐酸时,可选用________代替。
2.确定转化关系
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178.TIF"
\
MERGEFORMATINET
【活学活用】
3.根据酸的通性,写出硫酸分别与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的化学方程式。
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用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179.tif"
\
MERGEFORMATINET
①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1.交叉分类法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b4.TIF"
\
MERGEFORMATINET
2.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存在并列关系和包含关系。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B5.TIF"
\
MERGEFORMATINET
【达标检测】
1.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经常采用分类的思想方法。下列有关“Na2CO3”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
B.盐
C.钠盐
D.碱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NaOH固体
石墨
食盐
B
碱石灰
金刚石
O3
纯碱(Na2CO3)
C
空气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
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
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Na2CO3)、食盐
B.氢硫酸(H2S)、烧碱(NaOH)、硫酸铜
C.碳酸、氧化铜、碳酸钠
D.醋酸、熟石灰、苛性钾(KOH)
4.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工作者经常要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5.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180.tif"
\
MERGEFORMATINET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②____
③______④Ba(OH)2
⑤Na2CO3⑥______
⑦CO2⑧Na2O
⑨NH3⑩H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一、
1.(1)通常状况下物质的存在状态 ①③④⑥ ⑤ ② (2)元素组成 ①②③ ④⑤⑥ (3)组成和性质 ② ①③ ④⑤⑥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元酸 二元酸 无氧酸 含氧酸 钡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3.(1)③⑨⑩ ⑤⑧ (2)①⑦⑩ ②③④⑤⑥⑧⑨ (3)③⑨
②④⑤⑥⑧ (4)⑥ ④ ②⑧
归纳总结
(1)某一标准 不同 (2)多种不同 (3)同类物质
活学活用
1.Fe、Cu S、H2 HCl、H2SO4 NaOH、Ba(OH)2 NaCl、NaHCO3 K2O、CuO
2.
INCLUDEPICTURE
"F:\\下载\\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RJ2-2.tif"
\
MERGEFORMATINET
二、
1.(1)H2SO3 CaSO3 CaSO3↓+H2O
(2)CaCO3+2HCl===CaCl2+CO2↑+H2O 硝酸
2.①2Ca+O2===2CaO 化合反应 ②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③CaO+CO2===CaC
( http: / / www.21cnjy.com )O3 化合反应 ④Ca(OH)2+CO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⑤Ca(OH)2+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⑥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活学活用
3.Mg+H2SO4===MgSO4+
( http: / / www.21cnjy.com )H2↑ MgO+H2SO4===MgSO4+H2O Mg(OH)2+H2SO4===MgSO4+2H2O MgCO3+H2SO4===MgSO4+CO2↑+H2O
解析 根据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酸能与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等反应生成盐,故硫酸可与Mg、MgO、Mg(OH)2、MgCO3等反应生成MgSO4。
4.②CO2+H2O===H2CO3
③CO2+Ca(OH)2===CaCO3↓+H2O
④Fe+2HCl===FeCl2+H2↑
⑤CaO+2HCl===CaCl2+H2O
⑥Ca(OH)2+2HCl===CaCl2+2H2O
⑦CaO+H2O===Ca(OH)2
达标检测
1.D 2.A
3.B [A项中纯碱属于盐类而不属于碱类;B项符合题意;C项中氧化铜不属于碱类;D项中苛性钾属于碱类而不属于盐类。]
4.C [C2O3属于氧化物,故C项正确;而A项中都属于单质;B项中都属于含氧酸;D项中都属于含氧酸盐,故A、B、D均错误。]
5.(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O3等均可)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均可)
(3)2NaOH+CO2===Na2CO3+H2O
(4)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解析 (1)常见的分类法有两种:交叉分类法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状分类法,由图可知为树状分类法。(2)酸可以填写H2S、H2SO4、HNO3、H2CO3等中的一种,碱可以填写KOH或NaOH;盐可填写K2CO3、Na2SO4、NaNO3、KNO3、K2SO4等中的一种。
(3)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
( http: / / www.21cnjy.com )H反应生成Na2CO3。即CO2(少量)+2NaOH===Na2CO3+H2O。(4)实验室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是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