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阅读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思考问题。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带入文本
1.
教师:童年像首诗,纯真、质朴;童年像幅画,绚丽、多彩。童年的小脑袋总装着许多为什么,童年的小眼睛总是充满好奇。(课件出示2:出示蚂蚁图片)瞧!窗前的小蚂蚁已成为“我”热切关注的对象,让我们将目光锁定,随着小作者走进童年时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6.观察日记)
二.读中识字,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刚刚小朋友读到的故事就是我们语文书上16课的内容,齐读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3)
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且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识字游戏。
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
(课件出示4: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五角星,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
xún
jū
ɡōnɡ
rù
kùn
lì
zhī
bēi
寻
居
攻
入
困
利
汁
杯
lì
liào
chán
tuō
jìnɡ
rèn
hé
kànɡ
zuān
yè
厉
料
蝉
拖
境
任
何
抗
钻
液
B.请2-3个小组开火车读(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开到哪?师:开到这!)。
C.去掉拼音读。
D.全班齐读。
3.
交流识字。(课件出示5)出示一类字“寻
居
攻
入
困
利
汁
杯
”
汇报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彐”加“寸”是“寻”,“尸”加“古”是“居”,“工”加“攵”是“攻”,“口”加“木”是“困”,“禾”加“刂”是“利”,“氵”加“十”是“汁”,“木”加“不”是“杯”。
(2)猜谜语:“镜中人”就是“入”。
4.生字扩词。给生字找朋友。
三.检查读文,整体感知
1.同桌学生互相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抽生分段读课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读。
3.全班指书齐读课文。
4.想一想:(课件出示6)
(1)蚂蚁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练习说话)
(一群蚂蚁向一只蝉发起了攻击,蝉溜走后,喝蝉钻开的树皮的汁液)
(2)你能不能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乌鸦喝水的过程呢?写出来。
(群攻蝉——蝉溜走——吸食、畅饮)
(板书:群攻蝉——蝉溜走——吸食、畅饮)
5.再齐读一遍课文。
四.指导书写
,培养习惯
小朋友喜欢这些勇敢的小蚂蚁,也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正确书写这些生字吧!(课件出示7)出示“寻
居
攻
入
困
利
汁
杯”。
教师点拨:
“困”是全包围的字,注意笔顺最后封口。
“攻、汁、杯”属于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左小右大。
2.自己在书上进行练习,先描一个红色的,再写两个。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课件出示8)摘果子(巩固字形)。
2.听写本堂课学习的两个生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今天所学的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本课生字各一行。
3.读拼音,写汉字。
xún
jū
ɡōnɡ
rù
(
)找(
)然(
)击
出(
)
kùn
lì
zhī
bēi
(
)
境
尖(
)
树(
)(
)
子
答案:
1.略。
2.略。
3.困
利
汁
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思考问题。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10)猜谜语:小小娃娃兵,四处寻猎物,物虽比己大,团结便解决。(打一动物)(蚂蚁)
2.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对蚂蚁充满了好奇,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借助蝉的力量喝到水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6.观察日记)
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作者笔下的蚂蚁是怎样的吧!
学习课文,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11)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观察到时间、地点、人物和观察到的现象。观察日记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真实景象写下来。)
2.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12)蚂蚁的哪些行动让你惊奇?勾画出相关句子,再和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
(1)(课件出示13)出示:“蚂蚁们居然向树枝上的一只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我”为什么感到惊奇?
(因为蚂蚁和蝉比起来,是那么的渺小,即使是群攻,也是非常危险的事。)
(2)(课件出示14)它们有的咬紧蝉的腿,有的拖住蝉的翅膀,有的直接爬上蝉的后背。
①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②找出本句子中的动词。(咬紧、拖住、爬上)(板书:咬紧、拖住、爬上)
③想象一下,蚂蚁还可能有什么行为?
(有的可能爬上蝉的头上,有的咬住蝉的眼睛,有的抓住蝉的触角……)
蚂蚁的行为真是野蛮呀!怪不得作者——(惊呆了)(板书:惊呆了)
读出我的惊讶,蚂蚁的顽强、野蛮。
④(课件出示15)蝉还能招架得了吗?怎么样了呢?
(3)这位歌唱家顿时陷入了困境,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便悄悄地溜走了。
从哪些词语看出蝉不堪一击?
(从“顿时”,“陷入”,“几乎没有任何”)
读出蝉的软弱可欺,溃败的样子。
(课件出示16)赶走了蝉的蚂蚁,又是怎么做的?
(4)蚂蚁们在歌唱家刚才待过的地方,大口大口地吸食浆汁,畅饮起来。
从哪些词看出蚂蚁现在喝的多么痛快?(大口大口、畅饮)(板书:大口大口、畅饮)
读出蚂蚁的喝水时的痛快淋漓,开怀畅饮。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感受这令人震惊的一幕吧!
学习五、六自然段。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对蚂蚁的这一系列行为感到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习了下面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课件出示17)自读课文五、六自然段。画出蚂蚁为什么单单攻击蝉的原因。
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原来是只有蝉锐利的嘴巴才能把坚固的树皮钻开,使树里的汁液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预设:原来蝉所在的地方有水源。
(课件出示18)只有蚂蚁明白这个道理吗?
(不是的,黄蜂、苍蝇、玫瑰虫也都从蝉这里分到一些汁液。)
三、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19)那么黄蜂、苍蝇、玫瑰虫又是怎样从蝉那里得到汁液的呢?他们的手法又是怎样的呢?课下搜一搜有关资料,或者自己亲自观察一下吧!
板书设计
16
观察日记
咬紧、拖住、爬上
惊呆了
大口大口、畅饮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的录像、图片等适合学生的生活,体现了“乐趣”二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些先哲明镜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的兴趣是何等的重要。
实践证明这节课的教学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在教学中引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点,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在教学本课时,一定让学生预习充分的基础上进行,不然,学生课文读不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观察日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带入文本
师出示谜语:
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诚。
(打一动物)(蚂蚁)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6.观察日记)
2.
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标记。
2.借助课后生字表、查字典等方法认会不认识的字,要求多读几遍,要将字音读准。
3.“我们是一家人,争当拼音小能手”比赛,学生将生字读音中应注意的地方找出来,通过归类与比较的方法,突破字音难点。
要注意的读音:
翘舌音:汁、入、蝉、任
平舌音:钻
后鼻音:攻、抗、境
前鼻音:寻、困、任、钻、
4.
学生发现规律,对这些重点字音多读几遍。
5.
指导书写生字
“困”是全包围的字,注意笔顺最后封口。
“攻、汁、杯”属于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左小右大。
6.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齐读全文,说说蚂蚁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到惊奇。
2.教师:居然敢于群攻体型比自己大很多的蝉。看来蚂蚁们还真有几下子,你还了解到蚂蚁的哪些知识?
3.
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蚂蚁资料。
4.
全班反馈交流。
5.
教师提供相关蚂蚁的信息连结。
6.
教师小结:动物王国千奇百怪,有很多有趣的事,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你会有更多惊喜。
精彩片段
阅读课文内容,分析大意。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该段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该段描写的蚂蚁的相关知识。
3.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全班交流蚂蚁的相关知识。
“蚂蚁居然向树枝上的一只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它们有的咬紧蝉的腿,有的拖住蝉的翅膀,有的直接爬上蝉的后背。”
4.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该段作者又观察到了什么?
5.
小组交流该段描写的蚂蚁的相关知识。
6.
齐读第四自然段:全班交流蚂蚁的相关知识。
出示:“蚂蚁们在刚才歌唱家待过的地方,大口大口地吸食浆汁,畅饮起来。”
7.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学生说说蚂蚁由围攻到享受美食的过程。
8.
师生小结课文中有关蚂蚁的相关知识介绍。
9.
学生读第四自然段,通过查资料释疑。
原来是只有蝉锐利的嘴巴才能把坚固的树皮刮开,使树里的汁液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观察日记,写了蚂蚁如何群攻蝉,并成功喝到水的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蚂蚁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性群体。具有社会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3大要素:同种个体间能相蚂蚁互合作照顾幼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二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蚁穴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其中蚁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分室最大。在沙漠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有一种蚂蚁,建的窝远看就如一座城堡,有4.5米之高。那些窝废弃之后,就会被一些动物拿来当自己的窝了。蚁穴的底部是给蚁后住的,蚁后的任务就是吃东西,交配,生孩子。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蚂蚁窝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蚂蚁也是动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师。它们利用颚部在地面上挖洞,通过一粒一粒搬运沙土,建造它们的蚁穴。蚁穴的“房间”将一直保持建造之初的形态,除非土壤严重干化。蚂蚁研究专家沃尔特·奇尔盖尔对蚁穴进行建模。他将液态金属、石腊或者正畸石膏灌入蚁穴,凝固定型之后挖出。他说:
“你可以得到一个深入地下的结构。”根据他的观察,最靠近地表的区域蚁室最多,深度越深,蚁室越少,面积也越小。他说:“为了做到这一点,蚂蚁必须了解它们相对于地面的深度。”但它们如何“施工”仍旧是一个谜。据奇尔盖尔推测,蚂蚁可能通过感知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测量深度。
一般有蚁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雌蚁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雄蚁、工蚁和兵蚁5级。有些种生活在其他种的巢内,其幼虫由宿主的工蚁喂养。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又称蚁王,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雌蚁:交尾后有生殖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能力的雌性,交尾后脱翅成为新的蚁后,俗称“公主”或“天使”。
3.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蚂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俗称“王子”或“蚊子”。
4.工蚁:又称职蚁。无翅,是不发育的雌性,一般为群体中个头最小,但数量又是最多的。复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没有生殖能力。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为了冬眠,蚂蚁们要在秋天吃大量的食物来储存体内的脂肪,而在接下来的整个冬天它们是不进食的。正因为如此,蚁群中的工蚁们几乎每天都在寻找食物,以保证蚁群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吃到足够的食物来抵御寒冷的冬季。
5.兵蚁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兵蚁”是对某些蚂蚁种类的大工蚁的俗称,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xún
zhǎo
jū
rán
gōng
jī
kùn
jìng
jiān
lì
yì
bēi
二、辨一辨,选词填空。
依然
居然
突然
1.(
),我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
2.似乎只有蝉(
)很舒服,它们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歌唱。
3.蚂蚁们(
)向树枝上的一只蝉发起了猛烈地攻击。
三、注意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它们有的咬紧蝉的腿,有的拖住蝉的翅膀,有的直接爬上蝉的后背。
下课了,操场上变得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边歌唱,一边享受甘美的浆汁。
老师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秘密,原来蝉用它精巧而尖利的______
钻开坚固平滑的____________,树里的____________便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五、想一想,说一说。
读了课文,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寻找
居然
攻击
困境
尖利
一杯
二、1.突然
2.依然
3.居然
三、示例:1.丢沙包
拍皮球
踢毽子
2.讲解
在黑板上示范给我们看
四、蝉不口渴
嘴
树皮
汁液
五、示例:大自然真神奇啊!它隐藏着这么多有趣的秘密,我也要好好地观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