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军神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军神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0:3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强”的读音。
理解刘伯承是“军神”的含义,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和遇事从容镇静的品质,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走近人物,研究人物,领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3.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坚强的意志,遇事从容镇静的品质和巨大的人格魅力,立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本课的生字:【此处为课件1】







勉强
堪称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易错字“疑、势、垫、承、肃”,不要写错。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部分。
2.按“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将课文分为四部分。想一想每部分写了什么。
小组内分部分朗读课文。
3.说一说自己对“军神”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或查字典。
(二)展示交流:
1.班内交流学习所得,其他同学补充。
2.解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自由书写12个生字,重点书空“势、承”字的笔顺。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教师讲解并范写“势、承”。学生再描红这12个生字。
4.你会写这些字了吗?试试看!
(二)展示交流
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美观。
五、总结提升
1.这节课我们初步的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这里我有两个疑问:
(1)
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2)
本课写了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军神,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
2.请大家课后认真思考下节课来解决这些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课内阅读
1.读通课文,记下自己的疑难问题,借助填空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刘伯承做眼科手术前拒绝使用麻醉,手术中他忍着剧痛一声不吭,手术后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搜集刘伯承的有关资料,用几句话介绍一下。
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现代军事家。
3。
抄写句子
沃克医生惊呆了,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二、根据文章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答案略

)医生

)病人

)白垫单

)的神情
三、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崭(zhǎn
zǎn)新的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2)我一直在数(shǔ
shù)你的刀数(shǔ
sh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体会作者在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情上的妙处,引导学生的在用词上注意准确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二)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
),这是(
)对他的敬称。
2.今天,这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看一看,这一次,医生和我们的主人公刘伯承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三)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1.“军神”是谁对谁的称呼?
把沃克医生的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小黑板: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此处为课件2】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带着体会到的这种感情,再次读读这个句子。
2.从这句话中,那你想知道写什么呢?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3.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只要你认真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记叙的,我们也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学。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部分——“求治”。
(教师适时板书:求治)
5.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A.探究“求治”部分 
(1)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教师适时板书:镇定)
(2)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3)就诊时哪个句子还能说明刘伯承受伤非常严重。
B.探究“术前”部分。(教师适时板书:术前)
同桌讨论:(教师适时板书:不要麻醉)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3)想一想,说一说:刘伯承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4)他一生参加过许多战役,而且多次取得了胜利,所以刘伯承被称为常胜将军。
而这一切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刘伯承有一个清醒的大脑。
可此时此刻他却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5)当听到这样的要求以后,我们一开始冷冷的沃克医生说了句什么话?他会是什么样的语气呢?(生气)请同学读一读。
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6)而刘伯承说了句什么?这句话要读出刘伯承什么样的情感?(平静)
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7)女生读沃克,男生读刘伯承,师旁白。
C.导学“术中”部分。(教师适时板书:术中)【此处为课件5】
小组讨论:在术中的哪些表现最能体现“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
(2)课堂交流:
①你看见了什么?——看见沃克医生的双手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刘伯承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垫单,手背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②你听见了什么?——剪刀的声音;听见了刘伯承抓破床单的声音。
③你的心情怎样?——非常紧张;非常担心;我觉得难以置信。
④沃克医生心情怎样?——非常担心,担心刘伯承会晕过去。
⑤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沃克医生此时非常紧张。——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⑥刘伯承在做什么?生:在忍受痛苦。
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刘伯承。(教师适时板书:一声不吭)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做眼球手术比我们摔破口子要疼几百倍几千倍,而刘伯承在不使用麻醉的情况下却一声不吭。
(5)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毅志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让我们再读这两个自然段,再一次体会。
D.导学“术后”部分。(教师适时板书:术后)
快速默读课文,【此处为课件6】
(1)刘伯承令沃克医生吃惊的地方还不止这些。除了在手术中一声不吭紧紧抓破垫单外,他还说了什么?(教师适时板书:数刀术)
(2)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齐读沃克医生的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你堪称‘军神’!”再大声朗读一遍。
(3)由一开始的“冷冷”,到现在的沃克医生怎么样了?有什么动作?——俯下。
(四)迁移应用
刘伯承除了“军神”还有“教书先生”,“武神”等绰号,每一个绰号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课下找课外书阅读
(五)矫正反馈:
完成巩固案习题。
巩固案:【此处为课件7】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阅读后按要求做。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1.写近义词。
镇定
——(
平静
)
颤抖
——(
发抖
)
2.填空。
“手有些颤抖”是因为
,“额上汗珠滚滚”说明了
,“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是

二.巩固训练
对照课文想一想,在课文意思前面的括号内填上自然段的序号:
(
)手术前刘伯承不愿使用麻醉药。
(
)刘伯承请沃克医生治眼伤。
(
)手术后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
(
)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
三.拓展延伸
课文写了刘伯承年轻时一次眼部受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真实故事。
【板书设计】
24
军神
求治
镇定
术前
不用麻醉
术中
一声不吭
术后
数刀数
【课后反思】
本课我紧扣文本,以中以段“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语句”为主线,从课文重点词句入手,让学生抓住课文中最能体现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进行感悟,反复感情朗读,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气氛渲染,再辅予丰富的课外资料,如刘伯承受伤始末、刘伯承领导的战役、《赞军神》诗歌等,使刘伯承的形象更加丰满。另外,为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把电影资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观看电影,自觉地与课文主人公的情感融为一体,刘伯承坚毅刚强的光辉形象深深地植入学生心中,令学生不由得对刘伯承肃然起敬。
我知道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要再精心挑选,什么是最贴切学生的,什么是语文而非语文的。教学首先要读懂学生,文章描述的事件离现在有些年代了,要理解这样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比较大的文章,应该是有难度的。把握好尺度显得十分重要。在重点词句的取舍上还需斟酌,舍是为了更好的取,让取的内容更好地发挥它的示范作用。如最能凸显刘伯承品质的词语和句子,教学中总觉得不到位,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多了,就挤占了教学时间,显得重点词句的推敲上显得局促。但如果一旦这样的推敲过程太长,学生不能适应的话,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朗读激情就会衰退,又不能很好地贯彻朗读的目标。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
  
《军神》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军神》这一课,知道“军神”指的是——刘伯承。(教师适时板书:刘伯承)文中谁夸刘伯承为军神的?(沃克医生)谁能把沃克医生说的话读一读。(幻灯出示)指生读。
二、精读课文
(一)合作探究:但是在求治时,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的态度是冷冷的,甚至还有些不悦,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刘伯承是一位军神?用笔做上记号,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开始吧!(同时幻灯出示自学要求即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做标记,写感受。
2.同学们可以把你读书的感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品味
1.术前: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1)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一位“军神”?(教师适时板书:术前
坚决不使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指导理解“坚决”。
(2)麻醉药有什么用?刘伯承知道不用麻醉药会怎么样吗?其实当时因为刘伯承的伤势十分严重,右眼严重溃烂、化脓,沃克医生原计划给刘伯承实施全身麻醉。但刘伯承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仅仅是因为怕损伤脑神经吗?(他担心损伤脑神经会影响大脑,以致不能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3)指名读刘伯承的话。指导理解“恳切”。
谈谈自己的感受。(刘伯承迫切地恳请医生,使自己拥有清醒的大脑,以便为革命事业做贡献!)指名再读。
(4)这时的沃克医生有什么表现?(他愣住了)为什么?谁来读读他说的话。
指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导感情朗读。齐读。
2.术中: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1)指名读,谈谈你的感受。他疼吗?从哪些地方看出?(紧紧、汗如雨下、抓破)
这样紧紧地抓着床单有什么作用?想一想,刘伯承该忍受多大的疼痛,你能用一个词能形容吗?(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痛苦难耐……)
(2)指名读。(教师适时板书:手术中一声不吭)
(3)看电影片段。学生说感受、师范读、生齐读。
(4)这样的疼痛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都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引读)
“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为什么医生允许他叫出来?于是,他说―――(指名读,齐读)
3.术后:可是这个年轻人在整个手术中,自始至终硬是一声不吭,甚至脸色苍白,勉强一笑,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教师适时板书:数刀数)
(1)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想法?从这些词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讨论:沃克医生知道自己开了多少刀吗?说出你的理由。
(3)师总结:是的。沃克医生是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看到病人的伤势就知道该动多少刀。但是对于一个重伤后不使用麻醉药,手术中忍着剧痛抓破床单的病人来说,居然能准确地数出手术中的刀数,实在太了不起了!多么伟大的人,不仅能忍住身体和心里的疼痛,而且还能乐观开朗,笑看人生。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
(教师适时板书:手术后谈笑自若)
(4)所以沃克医生再也压抑不了内心对刘伯承的敬佩,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三、自由读课文,分析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
同学们,我们回过头来看,刚开始刘伯承去就医,沃克医生是什么样的态度?(冷冷,不悦)。最后,沃克医生又是一个什么态度?(“亲切”地问,而且“关上手术室的门”)为什么要关门?(为了保护刘伯承)为什么短短一个手术,沃克医生的态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看到一个坚忍不拔,坚毅顽强的军神,他感动极了,他敬佩极了)(教师适时板书:意志坚强
)。所以他会失声喊道―――(引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四、拓展迁移,深化主题
1、小练笔:学完本课,你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吧。(学生想象练说、写)
2、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五、总结
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彼岸。”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跨越困难和挫折,到达胜利的彼岸。(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手术前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军神 手术中一声不吭
数刀数 意志坚强
手术后谈笑自若
说课稿
《军神》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军神》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设计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鼓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四、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强”的读音。
2.理解刘伯承是“军神”的含义,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和遇事从容镇静的品质,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走近人物,研究人物,领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3.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坚强的意志,遇事从容镇静的品质和巨大的人格魅力,立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册教材也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中强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军神》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其目的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难点确定为: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教学方法分析
  我们都知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流程设想
《军神》第一课时的教学,应紧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以“读”为主线,以听、说、疑、议、想、写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内容,感受到军神钢铁般的意志,悟出文中之情,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六个大环节:
 
(一)交流信息,走进文本
课前,我鼓励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刘伯承的资料。课堂上,我请学生交流信息,既增强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感性认识,架设起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首先请学生通过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请学生自由朗读写刘伯承的段落,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语言学习丰富、生动起来。当学生对手术中刘伯承的表现有自己初步的感受以后,适机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的片段,电影最后定格在“抓破白垫单的青筋暴起的汗如雨下的手”上,学生被震撼了,他们的感受会随之加深。
(三)质疑探究,突破难点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在学生读了写沃克医生的语段以后,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即“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课堂上,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探究。汇报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畅谈见解和观点的过程,又是师生“阅读反思”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感悟,这是对不同生命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课堂对话的发展。
  (四)角色朗读,语境体验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学习母语尤其要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军神》这篇课文主要是以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对话的形式展开。因此,在学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我请同桌的孩子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一次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不仅能使学生再次感受手术室里两个人物不同的心情,积累语言;还能再现语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课后延伸,强化主题
  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能使学生从中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在课堂最后这个环节,我提写作练习要求:一次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
  八、板书设计
板书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读中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以后,我在“军神”下面板书“意志坚强”,这能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当学生撰写碑文后,我再一边总结一边画上纪念碑。至此,刘伯承元帅的形象将留在师生的心中,成为一座高大的丰碑
九、教后反思:
教后,主要有这么几点比较深刻的感受: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要再精心挑选,什么是最贴切学生的,什么是语文而非语文的。2.教学首先要读懂学生,文章描述的事件离现在有些年代了,要理解这样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比较大的文章,应该是有难度的。把握好尺度显得十分重要。3.在重点词句的取舍上还需斟酌,舍是为了更好的取,让取的内容更好地发挥它的示范作用。如最能凸显刘伯承品质的词语和句子,教学中总觉得不到位,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多了,就挤占了教学时间,显得重点词句的推敲上显得局促。但如果一旦这样的推敲过程太长,学生不能适应的话,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朗读激情就会衰退,又不能很好地贯彻朗读的目标。
【板书设计】
24军神
拒绝麻醉
想不到
一声不吭 
想不到
说出刀数
想不到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军神》这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受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文章叙事清晰,虽不复杂,但生动感人:前来求治,刘伯承伤势虽重,但十分镇定;手术之前,不用麻醉药,意志非常坚定;手术中,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虽忍受折磨,但清楚地数下了72刀手术!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全文语言简洁、朴实。
【作者介绍】
毕必成,男,1941年2月5日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中国著名电影编剧。毕必成共创作200万字文学作品,创作并已拍摄的电影剧本12部,发表的电影剧本21部,电视剧本80部(集)。题材比较多样,艺术手法也日臻成熟。因病于1993年12月22日逝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刘伯承(1892—198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47年8月初,同邓小平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巨大作用。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主要著作变为《刘伯承军事文选》。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当德籍沃克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未用一点麻醉药。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
课后作业
一、拼一拼、写一写。
shāng
shì huái

shěn
shì
liú

chéng
(伤势)
(怀疑)
(审视)
(刘

承)
二.形近字组词。
龄(年龄)
拒(拒绝)
醉(麻醉)

(拖拉)
玲(玲珑)
柜(柜子)
碎(心碎)

(实施)
汉(汉族)奴(奴才) 竟(竟然)
抵(抵挡)
汗(汗水)如(如果)
竞(竞赛)
底(桌底)
三、在“(
)”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神情
(
)的大脑
(
)的脸色
(
)的男子汉
(
)的垫单
(
)的目光
四、本文中称(刘伯承)为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