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朗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朗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0: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朗诵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3议解t
th333
、能借助注释读懂诗句,体会情感,感受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议解t
th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体验诗句情感,
3、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借助注释读懂诗句,体会情感,感受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验诗句情感。
难点:理解诗句,背诵诗句。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议解t
th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验诗句情感,
3、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
同学们,听说大家特别喜欢玩,尤其喜欢游山玩水,是吗?咱们河北就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老师最喜欢白洋淀的荷花,尤其喜欢荷塘里挨挨挤挤的荷叶。谁能像老师一样向大家介绍你的最爱?
 2.
就是这迷人的江南风景,让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一边走走看看停停,一边与朋友一起饮酒作诗。仿佛这江南水乡就是他们的故乡。
一、趣说东坡与西湖,导入诗文。
(一)激趣
 1.
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图片1:
谁能用一些词语说说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游人如织、杨柳依依、山明水秀、湖水清澈……)
2.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有一位大诗人,他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景观。
  3.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百度知道:(苏轼)杭州西湖究竟是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跟随一位最爱西湖的大诗人一起去看看他眼中的西湖。(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朗读flash课件:
  (二)揭题,导入诗文
   1.
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①透过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b.地点——湖上舟中;c.干什么——饮酒聊天)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②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③小结:了解了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苏轼写诗信手拈来,跟大家写日记似的,常常在题目中介绍一些写诗时的背景,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读。
 二、初读诗题
  1.
大诗人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大家快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
  2.
检查反馈。
   ①一人读一句,其余学生读课题、作者。(潋滟liàn
yàn
亦yì
宜yí)
   ②请生读古诗(学生评价)
   ③齐读。
  3.
古诗方法渗透
   ①了解了诗题和作者,读准了古诗还不能算读好了,还得读懂古诗,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学习古诗的时候有什么读懂古诗的好办法?(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
   ②有这么多好办法大家一定要用起来。现在,请大家边读古诗边看注释,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三、细读诗句
 (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光山色。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
  1.
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2.
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1.
水光潋滟
  (1)借助注释说说第一句的意思。(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是多么美好!)
  (2)你从诗句中那个词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潋滟)
  (3)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我们一起来积累这些词语。
   (4)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太阳)想象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
    ①引入诗歌《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净慈寺:在杭州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林子方:诗人杨万里的朋友。无穷:望不到边。别样:特别的。
 a.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样在六月,诗人杨万里在西湖看到晴天下的西湖景色又是怎样的。请大家自由地读读古诗。
  b.
谁来说说读过古诗,你读懂了西湖在晴天丽日下又有怎样特别的景致?(荷叶在阳光下更加绿,荷花在太阳的照耀下更红了。)
  c.
小结: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评价: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我听出来了,你的吟诵是发自内心的!)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们一起来陶醉地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2.
方好
 (1)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好!美!妙!奇!……)诗人怎么表达?(方好)(教师适时板书:方好)
 (2)老师用了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方”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上关于“方”的解释。①正直;②正当,恰好;③一种形状。请大家选择一下,赞同的小朋友举手。
 (3)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水光潋滟的精致,山青水秀的景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
 (4)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这一抹阳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齐)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
 1.
山色空濛
  (1)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借助注释来说一说?(雨天,西湖云雾迷茫,也是那么奇妙!)
  (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样的景象?(苍翠欲滴)现在呢?(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山色空蒙)。
 2.
亦奇
  (1)闭眼想象一下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见这样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奇妙)把你的感受带入诗句当中读一读。(教师适时板书:亦奇)
  (2)晴空万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这朦朦胧胧的西湖奇妙吗?(也奇妙)
  (3)从哪个字当中你读出了“也”?(亦)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诗文当中常常用到。
  (4)西湖的美景是这样的出神入化,带着你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情境对话:
 
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他自己办公的地方就是在西湖边,西湖在夏日里时晴时雨的景象也常常看见。此时,苏轼和朋友看到不同天气下的西湖,苏轼和他的朋友边喝酒边聊天,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选择刚才我们学过的词语用一用,比较一下晴天西湖和雨天西湖的不同,同桌互相演一演。(晴天: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雨天: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
 预设:朋友:苏兄啊!这晴天的西湖湖面波光粼粼,真是美丽啊!
 苏轼:是啊,这雨天的西湖山水朦胧,也是别有一番奇妙之处啊!
 朗读:
 让我们像老朋友聊天似的说说这变化万千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们沉醉在这变幻的美景中,闭上眼赞美一下这奇妙的景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领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西子)
 (2)西子是谁?(西施)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3)插入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老师补充的有关西施的小材料。
(材料补充: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通过材料,西施你读到了西施是怎样的美丽?(生答)所以我们夸赞一位美丽的女子常常说她有沉鱼落雁之美。
2.淡妆浓抹总相宜
 (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浓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淡妆)。
(教师适时板书:浓抹
淡妆)
 (3)总相宜
  A.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看看诗人的怎么赞美的?(都好)你如何知道?(总相宜)(教师适时板书:总相宜)
  B.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男生,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4)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么?(还在赞美西湖)谁读懂了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5)引读:女生,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美丽的西湖,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浓抹的美,领略到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朗读拓展
1.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到杭州时所作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人间天堂的奇景的时候,你们猜猜,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
苏轼喜欢西湖,更喜欢用诗来写西湖,这里流下了他许多的诗、墨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望湖楼醉书》。
 (1)出示诗歌,生自由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什么样的天气,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风大雨急的西湖骤雨图)
 小结: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画卷,也让我们跟随者这位最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西湖之行,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生伴乐齐诵)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古诗(
shī


 潋滟(
liǎn
liàn

抹掉(



 碧绿(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晴(晴天

弈(弈棋

妆(化妆

抹(抹黑

  清(清水

亦(亦是

装(假装

沫(唾沫

三、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苏轼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2.“西子”指的是(西施
)。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
  水光对(山色)
潋滟对(空蒙)
晴对(雨)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方好 亦奇
        总相宜
             浓抹 淡妆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这篇课文事故时,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教学资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四年级上册古诗朗诵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这首诗是描写西湖的众多诗歌当中最为脍炙人口诗歌之一,有人说“此诗一出,人人传诵,从此名湖佳人相映成趣。”西子是古代美女西施,苏轼的妙喻,让美丽的西湖和这位美女从此结缘,西湖又称“西子湖”。西湖之美如此传神,无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处,这缘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胜收,也是作者与西湖独有的缘分。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又可以称他为苏东坡,现在的四川眉州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唐宋八大家”
之一。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苏轼虽不是杭州人,但却跟杭州很有缘,他曾二度在杭州任职。在杭州任职期间,他组织百姓疏通了西湖,把从湖底挖出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就把它叫作“苏堤”。现在苏堤春晓就成了西湖上的一景。苏轼在杭州为官时,除了造福百姓,也为西湖的美景,深深地陶醉,时常留恋于西湖的山山水水之间,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课后作业
一、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苏轼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2.“西子”指的是(西施
)。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
水光对(山色)
潋滟对(空蒙)
晴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