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耘”“供”“耕”这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
1、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2、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
2、理解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初夏农村的忙碌,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从而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欣赏一组田园风光图,说一说你的感受。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范成大,(生齐读课题,正音,兴,读xìng。)释题: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的题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一首。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诗,结合下面的注释把诗读通。
2、检查朗读。重点提示:供(gōng)耕织,也傍(bàng),绩(jì)麻、桑阴,昼出
3、师范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边读边正音)
4、出示生字,认读,指导书写。“耘”“耕”的左半部分“耒”有三横,捺变点。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有人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到底独特、迷人在何处呢 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交流)
1、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还要清楚诗的意思,你觉得要读懂诗的意思,有哪些方法 (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资料、与同桌交流等。)
2、运用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古诗。(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集体交流。(白天去田里耕地除草,晚上回来把收割的麻搓成线,初夏,农村的青年男女各忙各的,谁也没有闲着。小孩子们不懂得怎样种田,但也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4、理解了诗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1、指名读第一句,齐读,边读边想一想:诗句中人们在做了些什么 边干活,人们还边说了些什么
除了诗句中描述的,想象一下,农民们还做了些什么?你从诗句的哪个字看出来的?你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农民?(板书
各当家
勤劳)
2、想象长着农作物的田地里人们一边劳作一边聊天的情景,带着愉悦的感受读这一句。
3、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二句,你在第二句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5、你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孩子 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板书
学种瓜
天真)用赞扬和喜欢的语气来读这一句。
6、指导感情朗读。学习了古诗,你觉得初夏的农村给了你什么印象 (板书:忙碌、热闹。)用朗读来体现你对诗的理解。
7、引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鼓励阅读。
1、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指导诵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说一说,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3、课外还可以读一读其他的几首。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各当家
勤劳
学种瓜
天真
(忙碌
热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供(gōng
gòng)耕织
杂
兴(xīng
xìng
)
当
家(
dàng
dāng)
傍
(bàng
páng)晚
二、
我会填。
1、
《四时田园杂兴》
的作者是
范成大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呢。
。我体会到
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以及作者对孩子们的赞扬
。
三、拓展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描写的是
春季
(时候)的情景。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太阳、篱笆、蜻蜓、蛱蝶
。
【课后反思】
钱正权老师曾说过:“引领学生走进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词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发挥想象。”于是,在预设中,我通过一组图画将学生引入田园,在朗读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现画面的物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想象——朗读——感受——朗读”,融合起来,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诵读。同时,教师予以随时点拨,抓住“各当家”,联想农民是多么繁忙啊!通过“学种瓜”
感受桑阴下学种瓜孩子的俏皮可爱。这样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丰满的图画的内容,诗意的语言,让学生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于是,在拓展中,大胆“放”
手,让学生朗读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借助注释,自主质疑,协作解疑,了解古诗的大意。在交流中巧妙的“扶”,在疑惑处启发,让学生正切的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画面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自读古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根据课文中的主因,同学们自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简介作者。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与杨万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陆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尤袤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合称南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兴四大诗人”。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
4、解诗题。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的题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一首。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根据注释,理解诗意。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白天去田里耕地除草,晚上回来把收割的麻搓成线,初夏,农村的青年男女各忙各的,谁也没有闲着。小孩子们不懂得怎样种田,但也在桑阴下学着种瓜。三、欣赏诗句,体会意境。
1、指名读第一句。
说一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昼”
“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各当家”是什么意思?想一想,他们还会做些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板书
各当家
勤劳)指导朗读。
除了大人,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孩子的?哪个词最能表现孩子们的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
学种瓜
天真)指导朗读。
指导感情朗读。学习了古诗,你觉得初夏的农村给了你什么印象 (板书:忙碌、热闹。)用朗读来体现你对诗的理解。
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自由背,同桌互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和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辛劳,也充溢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和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要让现在的小朋友体会乡村田间劳动的局面,有着生活经验匮乏的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诗文的朗读,看插图补画面,展开想象展现意境,使同学对乡村生活的印象更为丰满、更为灵动、更为深刻,让同学发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陆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尤袤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合称南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杨万里称其:“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兴
供
(
)(
)
(
)(
)
(
)
(
)
(
)(
)
夹
漂
(
)
(
)
(
)(
)
二、当好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挺”共9
画,第四笔是“横折折撇”。(
)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范成大,描写了农家夏日繁忙的劳动生活,塑造了农村农民勤劳、儿童天真的形象。(
)
3、“也傍桑阴学种瓜”中“傍”的意思是“傍晚”。(
)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圣诞树被一闪一闪的彩灯装扮得格外迷人。
一闪一闪的彩灯被圣诞树装扮得格外迷人
1、羊群被孩子们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了。
2、巨人宽大的脸被可爱的小男孩亲了一下。
3、小木偶被穿警服的熊扔出去好远。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
)
黑暗──(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整洁——(
)
3、选择文中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台灯
(
)的蜡烛
4、造句。
不但……而且……
5、蜡烛具备的精神是:
6、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的启发是:
答案:
一、略。
二、1.√
2.√
3.×
三、1.孩子们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了。
2.可爱的男孩把巨人宽大的脸亲了一下。
3.穿警服的熊把小木偶扔出去好远。
四、1.骄傲
明亮
2.美丽
清洁
5.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6.不要想台灯那样骄傲、自满,要学习蜡烛谦虚、默默奉献的精神。(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