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字。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理解“占据、竭力、柔弱、喧哗”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蝉》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场景,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同学讲一讲蝉蜕壳的过程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朗读课文,了解蝉是怎样脱壳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认知。
1、看录像。(放大的蝉的图片及蝉的声音)【此处为课件1】猜一猜。同学们,你们知道屏幕上的小家伙叫什么吗?(板书
蝉)从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
知道的真不少。
2、交流你知道的关于蝉的资料。
二、依题猜想,激发兴趣。
依据课题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哪些内容?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看看课文到底写了哪些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样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3、交流反馈。
(1)认读词语。(出示词语:竭力、喧哗、惊扰、镇静、脱壳、蝉蜕、颤动、柔弱、土铳)【此处为课件2】读一读,注音正音。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抽读课文,相互正音。(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3)说一说,课文写的内容与你的猜想一样吗?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板书
蝉的脱壳
喜爱演奏
视觉灵敏
听觉特殊)
四、品读课文,了解“蝉蜕”。
1、教师诵读第1自然段。生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蝉很多,作者喜爱他们。)
教师叙述:作者很喜欢蝉,因此喜欢观察蝉脱壳。
2、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蝉是怎样脱壳的?勾画出描写蝉脱壳时动作的词。
3、同桌交流蝉脱壳的方式。
4、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蝉脱壳的过程说清楚。(出示相关词语,“先……接着……最后……”以及表示动作的词。)引导抓住蜕皮的顺序、动作、蜕皮后颜色变化、和脱壳时间进行讲解。【此处为课件3】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
6、全班交流,互相评议补充。
7、学习写作方法。
(1)说一说:课文是如何将“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奇怪的体操”写具体的?【此处为课件4】(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将平日的观察细致有序的展示出来)
(2)引导读文。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正音。【此处为课件5】
2、扩词练习。指导辨析形近字、同音字。
3、教师范写指导。
4、学生书写,小组内交流评议。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多音字组词。
qiào
(
脱壳
)
diào
(
调查
)
huā(
哗哗
)
壳
调
哗
ké
(
果壳
)
tiáo(
空调
)
huá(
喧哗
)
二、写出下类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1、蝉的听囊在体内,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他受到惊扰。(
寂静
)
2、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
(坚强)
3、它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镇定
)
4、蝉的视觉非常灵敏。
(
敏锐
)
三、照样子,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1、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
清晨,天边先是出现一片红霞,接着太阳露出了小半边脸,最后太阳终于冲破云层,跳了出来。
2、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他受到惊扰。
即使在没有阳光的墙缝中,小草也能顽强地生长。
3、无论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都坚守在岗位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句子,了解蝉的其他特点。
2、通过学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1、认读词语。
2、请你简单介绍蝉脱壳的过程。
二、品读课文,了解特点。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评议补充。
3、全班交流。
雄蝉是天才的乐师。【此处为课件6】
(1)说一说。这一句话用了什么修饰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出了对蝉的喜爱)带着喜爱之情朗读。
(2)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欢观察蝉?把重点词语勾画出来。交流,指导朗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引导抓住每年、两个月、常常、无论”等词理解。)
(3)默读思考。想一想。【此处为课件7】你从这些词体会到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作者观察认真,态度严谨)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
指明读第六自然段,说说你认为有趣的地方。指导读。
理解蝉听觉的特点。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通过什么事来说明蝉听觉得特殊?
(2)、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多读几遍。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此处为课件8】
(3)、读一读,想一想:从这段文字中,你发现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实验精神。)
4、你对蝉的那一个特点最感兴趣?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生进一步交流)
三、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自由再读课文,体会蝉的特点。
2、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将“蝉的脱壳”和“蝉听觉特殊”两个内容写具体的。你收到了什么启发?(写第一个内容时,具体描述了蝉脱壳时的动作,连续动词的运用,可以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蝉脱壳时“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写第二个部分时,作者例举了很多例子,可见作者在写作志强已经做了认真的实验这样写作内容才有说服力,也可以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具体的表现出来。)
3、课后观察一种动物,并作好记录。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tǐ
cāo
qiāng
zhī
yǐn
shí
pò
suì
shí
yàn
(体
操)
(
枪
支
)
(
饮
食
)
(
破
碎
)
(
实
验
)
二、我会选词填空。
柔弱
软弱
1、刚蜕皮的蝉,样子很(柔弱
)。
2、面对敌人,我们绝对不能(软弱
)
突然
果然
3、气象预报说今天有雨,(
果然),到了九点多钟就下起雨来。
4、同学们正在野外玩,(突然
),一场暴雨袭来,把大家淋的像落汤鸡。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它(
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
)那层皮,使他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
2、蝉的听囊在(体内
),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
)。站在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
),(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
【板书设计】
10
蝉
蝉的脱壳
喜爱演奏
多姿多彩
视觉灵敏
奇妙有趣
听觉特殊
【课后反思】
教师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课标的把握,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能抓住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一)创设情境,运用图片、音乐、美的语言精彩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
(二)自主阅读:让学生了解常识,解决生字词,勾画文中表现蝉的特点的词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明确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扫清字词障碍,体现学生独立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勾画圈点关键词句,为理解内容、主旨、作者感情做准备。
(三)教学中创设了和谐的教学情境、设置问题、引导探究、情感升华、回归实践,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提高对潜能的认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有层次,有价值的问题,提炼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理解并掌握本文的写法及其好处,从而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用多种形式指导阅读:默读、品读相结合,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主旨、写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指导今后教学。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
《蝉》教学设计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后质疑。(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意思的课文《蝉》。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2、你知道蝉吗?交流搜集的有关蝉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读书心得。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出示句子: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2、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3、出示蝉脱壳过程的图片,请你按照蝉脱壳的过程给图片编号。结合图片,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蝉脱壳的过程。
4、默读课文,勾画出蝉脱壳动作的词,并做上记号。
5、课件演示蝉脱壳过程。如果你就是这只蝉,你怎样给大家介绍脱壳的过程?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评议。(引导用上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6、蝉还有那些特点?自由读课文,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多读几遍。
7、交流朗读,感受蝉的特点。(交流蝉听觉特殊时,追问:作者是怎么知道“蝉的听囊在体内,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的?)
四、总结全文,总结收获。
1、通读全文。
2、说一说:你学习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教师点拨:这篇课文之所以能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一是由于作者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二是作者长期细致、认真地观察,使我们平时不大注意的事物——蝉,更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3、激发兴趣,引导课外阅读。《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课后可以读一读。
精彩片段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全班交流讨论。
(1)蝉是怎样脱壳的?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
(2)理解课文是如何将“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奇怪的体操。”写具体的。学生回答问题,抓住描写蝉脱壳的动作的词语“腾起、翻、倒挂、打开、伸直、翻、钩住、蜕”。
(3)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小结并板书:雄蝉是天才的乐师(5);蝉的视觉非常灵敏6);蝉的听觉很特殊(7——10)。
学法指导:读——画——说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关联句“无论……还是……”“只要……就……”“即使……也……”“尽管……都……”“虽……可是……”来理解。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蝉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学生交流。
3.自主选择探究学习的部分。
(1)你对蝉的哪个特点感兴趣,就重点读读相关段落,画出你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作者介绍】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作过中学教师,通过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肯定,帝国教育部奖励他,但他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梦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学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他的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偏见”和“贫穷”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备,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不断获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击“偏见”。他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新知识,也得罪了不少以生理功能解释本能的生物学同行,他不怕人们指责自己没有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中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保持一致,他几乎是在忘却一切。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由于他对昆虫精细而持久的观察,终于写成了一部十大卷的巨著《昆虫记》。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蝉又名知了,黑老哇哇,属同翅目蝉科。蝉是一种半翅目昆虫,因其叫的声音象“知了”而得名。中国就有一百二十种。最大蝉体长4~4.8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一到夏天来临,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声音传出很远。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亮晶晶的,蝉褪下的壳(蝉蜕)可以做药材。该虫分布全国,一般在海拔不超过250米的地方都有发生。蚱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幼虫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随即钻入土中。幼虫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共蜕皮5次。每当春暖时,幼虫即向上移动,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来时,则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幼龄幼虫身体多为白色或黄色,很柔软,额显著膨大。老龄幼虫身体较坚硬,黄褐色,翅芽非常发达,自头顶至后胸背中央,有一道蜕皮线,为羽化成虫时的开裂线。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课后作业
一、我会辨字组词。
药(
火药
)
枪(
枪支
)
验(
实验
)
操(
操场
)
约(
大约
)
抢(
抢东西
)
脸(
脸蛋
)
澡(
洗澡
)
二、我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蝉脱壳(qiào
ké)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2、乐(lè
yuè)声的音调(diào
tiáo)和音量都没有丝毫变化。
3、即(jí
jì)使喧哗(huā
huá)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
4、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lù
lòu)出淡绿色的蝉来。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满:A、全部,充实;
B、到了一定的限制;
C、全;
D、感到足够,符合心意;
E、
骄傲。
1、哥哥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D)
2、有了进步就自满起来,这是不应该的。(E)
3、爷爷让我帮他栽花,我满口答应了。(C)
4、连下了几天暴雨,河水都满了。(A)
四、快乐阅读。
金蝉脱壳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pái
huái],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枝灌木枝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当时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己完全蜕出了。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于是用一种差不多看不清的动作,又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用这种运动,把身体的尖端从鞘[qiào]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在短时期内,这个刚被释放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没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在日光和空气中好好地沐浴。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于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棕色的色彩出现,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取得树枝,大概在十二点半,弃下它的皮飞去。那壳有时挂在枝上有一两月之久。
1、在文中的括号内加上合适的标点。
2、照样子,填一填。
一(丛
)百里香
一(片)野草
一(座)高山
一(只)蝴蝶
一(辆)汽车
一(艘)轮船
3、蝉蜕皮时一般选择在什么地方,在文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一棵小矮树
一丛百里香
一片野草叶
一枝灌木枝
4、用自己的话说说蝉是怎样蜕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