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友谊的航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友谊的航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0: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友谊的航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昂首阔步”和“振奋”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对中美友谊和祖国强大的欣喜与自豪之情。
难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5友谊的航程[课件1]
   2.教认课题里的生字词[课件2]
    (l)出示“友谊(yi)”字卡,指读生字“谊”两遍,齐读“谊”的意思是感情,“友谊”就是朋友之间的感情。
    (2)“航程”本是指飞机或船只航行的路程,本课中指中国海军舰艇出访外国的航行路程。[课件3]
   3、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l)画出课文里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读准生字的音。[课件4]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弄清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争睹卓越比赛侨胞振奋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l)依次出示有加点字的词语。
    (2)指名读词,正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课件5]
      圣迭戈:美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和海港。
      争睹:争抢着来看。“睹”是看的意思。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侨胞:侨居国外的人。
      振奋:振作奋发。
      昂首阔步:抬起头迈开大步走的样子,
      奔走:奔跑。
 
     秘鲁:南美洲西临太平洋的一个国家.
   3.指名5人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4.齐读课文。
  三、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1.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
     舰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3.教师展示写得好的宇,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填空后按要求归类。
花团锦(簇)
兴高(采)烈
络(绎)不绝
(惶)(恐)不安
(接)(踵)摩肩
提心(吊)胆
狂风(怒)号
金碧(辉)煌
田地荒(芜)
屏息(凝)视
描写景物的:花团锦簇
金碧辉煌
田地荒芜
狂风怒号
形容人物心情的:兴高采烈
惶恐不安
提心吊胆
形容人多的:络绎不绝
接踵摩肩
二、用直线把能够搭配在一起的词语连起来。
任务
艰巨
白里泛红的
举止
环境
紧张
柔和安祥的
脸蛋
形势
险恶
从容平静的
眼睛
心情
紧迫
温柔大方的
神情
三、下列句子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选一个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中去。
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
1.“金皇后”又肥又壮,全身的毛一片金黄,亮得像一匹黄缎子。(比喻)
2.泉水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
排比

3.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拟人)
4.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却挽留不住游人。(拟人)
5.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比喻)
6.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比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自豪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课文后的“读一读,抄一抄”学生对照课本,有错误就自己订正。
   2.指名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课件6]
    (l)指名读。
    (2)这一段里的“深情厚谊”、“浩瀚”、“抵达”三个词语谁会解释 (“深情厚谊”就是深厚的感情;“浩瀚”是形容水面辽阔,无边无际的样子;“抵达”就是到达)
[课件7]
    (3)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些词语 这问题等学到下面的课文再谈。[课件8]
    (4)小结:第一段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到达美国本土圣迭戈港的时间和经过的地区。
    (5)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第2—4自然段)。
    (l)第2自然段。[课件9]
      ①指名读。
      ②这个自然段一共有九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 (学生答)
这句话谁能换个说法吗 (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抵达美洲大陆)联系第一段里的内容,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些词语呢 (是为了突出这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洲大陆的重大历史意义)
      ③第2和第3句说了什么 (学生答)(板书:奔走相告争睹风采洋溢着欢乐)问:“奔走相告”是什么意思 (我奔跑着告诉你,你奔跑着告诉他)“风采”是什么意思 (指美好的仪表)
      ④上面第l句和第2、3两句话有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军舰第一次访问美洲大陆,所以人们奔跑着互相告诉,纷纷赶来争着看中国军舰的风采。来看的人这么多,圣迭戈军港才一连几天都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那么中国军舰和中国海军的风采怎么样呢 美国海军官兵看了有什么样的印象和反应呢,请齐读第4、5句。(学生读“中国海军……伟大的祖国”)问:这里的“士气高昂”、“举止文明”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士气高昂”指军队精力旺盛;“举止文明”指一举一动都显得很有教养的样子)“舰容整洁、士气高昂、举止文明、充满自信”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军军官的一句赞语,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评价:“卓越的精神”、“无上的光荣”,这是多么好的赞语呀!
      ⑤请默读下面第6到第9句,谁能说说这四句话是承接着上面哪一句话来写的 (学生默读后答:这是承接上面第3句话,写出了圣迭戈军港怎样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的)这四句话还可以分成两层来看:第一层是第6、7两句,说的是中美两国官兵一起野餐,一起进行体育比赛,还举行联欢会共同演奏乐曲。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在美丽的……中美乐曲”)提示:这说明了两国官兵的欢乐和友谊。
      ⑥下面第8、9两句是第二层,讲的是美国海军军官的家属和附近的美国人欢迎中国水兵的场面。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美国海军军官……你好,中国”)提示:这两句写美国人民对中国水兵非常友好,增添了军港欢乐的气氛。
      ⑦齐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10]
      ①怎样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读了第3自然段就知道了,请齐读第3自然段再回答。(学生读第3自然段后答:可以用“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段意)(教师板书: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
      ②这一自然段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在课文里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对!这是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之间的过渡段,它在中间承上启下,起联结作用。
      ③那么第4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也就可以知道了,谁来说说 (可以用“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和自豪”来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板书:使旅美侨胞倍感振奋、自豪)问:“旅美侨胞”指什么人 (指长住在美国的中国人)“倍感”是什么意思 (加倍感到)
    (3)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11]
     ①指名读。
     ②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了华侨看到中国水兵的风采时高兴的表现,谁能说说其中表示中国水兵风采的词语 (学生答)(板书:雄姿英发昂首阔步)问“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 (姿态雄伟,生气勃勃)再问: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高兴的词语 (学生答)(板书:忘情狂奔欢呼雀跃)
     ③第2至第4句写了当地的和专程赶来看望的两位华侨的话语。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词语 (学生答)(板书:激动兴奋兴致勃勃热泪盈眶扬眉吐气)问:什么叫“扬眉吐气” (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
      出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
[课件12]
         真是扬眉吐气呀!
      这两个句子都是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心情,用了惊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请齐读一下。(学生读)谁能说说这两句表达感情的不同方式 (前一句是用反问句表达的,后一句是正面表达)
     ④这一自然段说的是中国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那么朗读的时候,当然要带着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来读了。
     ⑤齐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三段(第5自然段)。[课件13]
   1.指名读。
   2.这是一个结束全文的段落,一共有三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 (学生答)问:“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蔚蓝色的航迹”表示什么意思 自答,蓝色通常是象征友好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友谊的航程。这一句略写了中国海军访问其他国家。
   3.第二、三两句说了什么 (学生答)
    问:一位外国记者对这次访问评价怎样 “无法用海里来计算”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友谊深长,无法衡量)这两句写了这次访问的重大意义。
   4.这一自然段三句话都点明了题意,而第3句话末尾直接用上了课题,从而结束了全文。
   5.齐读第三段(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着重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的经过,展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所以作了详写,访问其他三国只是一句话带过,这是略写,详写部分既分清了层次,又用过渡段起联接作用,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四、造句练习
   1.复习“昂首阔步”、“振奋”这两个词语的解释。
   2.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体会它的用法。
   3.口头造句。
   4.把所造的句子写上练习本
 【板书设计】
        
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
    25 友谊的航程
             使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下面字的笔画较繁,我来写三遍
舰 抵 缆
溢 烹 卓
2.
下面各句中少了关联词语,请你补上.
1.(因为)中国军舰的缆绳,有史以来第一次抛上了美洲大陆的土地,(所以)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
2.侨居洛杉矶的汤先生,(虽然)已是80高龄的老人,(但是)仍然兴致勃勃赶到圣迭戈看望来自祖国的亲人.
【课后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教学主线是打开课堂教学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丰富知识的一个纲,纲举目张。设计教学主线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可由过渡段进行设计。过渡段,犹如架一座桥梁,把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中心更加明确、衔接更加自然、表达更加流畅。
  翻开《友谊的航程》不难发现,这一课正有一个明显的过渡段,那就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国海军舰队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承接上文,“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启引下文。由此看来,以过渡段设计本课教学主线,无疑是进入“友谊航程”的捷径。
  1、引入过渡段感知      
  初读全文可让学生思考本次出访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取得了哪此收获?由问题引入过渡段的学习。通过对过渡段的认识、理解,全面感知课文的中心内容,并学习过渡段的意义、作用。
  2、走出过渡段悟读      
  这是课的中心部分。“花开两朵,先表前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次出访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呢?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走出过渡句,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感悟、诵读来细细体会,品味第二自然段。再以过渡段为桥梁,进入另一枝: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3、走回过渡段提升      
  当学生通过悟读感受了中国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第一次到达美国圣迭戈进行访问所取得的丰盈收获后,再引回过渡段,进行中国海军近二十年来发展史的简单介绍,告诉学生军舰互访是目前最活跃的外交方式。并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中国海军舰艇的蔚蓝色航迹,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也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其意义绝不是仅仅用海里来衡量,更深一步地理解课题,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过渡段为教学主线进行设计,使课堂教学有了总体框架,有了一个切入口,有了一个把手,有了一个沟通教师、学生、文本的通道。这正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
《友谊的航程》教学设计
一.引导揭题
   (配乐《友谊地久天长》师声情并茂)
   (依次展示军舰图)师叙述:有这样一种说法,国家兴旺看海洋,国力强大看海军,海军发展看军舰。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中国人民海军也迅速发展壮大。近年来,我海军舰艇编队频频越洋出访,肩负国家军事外交的重任,向世界扬我国威军威,展示一个东方强国坚不可摧的气魄。同学们,让我们聚焦这次友谊航程的第一站--美国圣迭戈海港。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了解本次出访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取得了哪些收获呢?快速默读课文,想好后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音乐停)(学生默读思考,讨论,教师巡视)  
  二.教学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说。(师随即板书: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使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师:同意吗?(指板书)“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课文是用哪一自然段具体描述的?“使华侨倍感振奋与自豪”又是哪一自然段写的?指名学生说
  (打出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课件出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同学们再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指名说。
  师小结。
  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次出访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交流
  说说看,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
  随机出示教学。
  A、“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
  指名学生说体会。
  是呀,美国人民对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来访充满一种热情,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中国海军呢?(出示军姿图)仔细观察一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B、“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你们的朗读表现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生生评议(读出水兵的帅气)——齐读
  课件出示:
  美国海军军官称赞说:“你们以卓越的精神和无上的光荣,代表了你们伟大的祖国。”
  谁想试着做一回美军军官来称赞一下,把文中的称赞读好。指名读(由衷称赞)
  指名一小组读
  师小结:从美国军官的称赞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已经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
  C、“在美丽的圣迭戈海滩,两国官兵伴随着悦耳的美国乡村音乐,一起野餐,一起在沙滩上进行排球和拔河比赛。他们还举行了联欢会,两国海军乐队共同演奏了《人民海军向前进》、《越过海洋的握手》等中美乐曲。……你好,中国!”
  (1)老师这里有两张他们联欢时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出示图片)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中国海军和美国人民联欢的场面。交流。(中美两国士兵及其家属联欢时的友谊)
  课件出示这段话。思考:从哪里感受到了友谊?
  交流。
  其实,千言万语就汇聚成四个字:“你好,中国!”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朴实、热情、真诚)饱含深情地读好这句诚挚地问候。
  (3)四人小组比赛读,试着读出中美两国水兵联欢时的友谊。读的好的给朋友做个示范。
  (4)指名一小组读——生生评议(读出联欢时的友谊)——齐读(配《越过海洋的握手》
  师小结:从你们的朗读中已经感受到中美两国水兵联欢时的友谊。
  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语:这次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请把我们的目光投向这个振奋人心的场面老师有一段中国海军阅兵的图像资料,你们要看吗?(播放视频)好好的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读进这个画面,你们能吗?
  四. 教学第四自然段。
  1.刚才老师看了你们读书时的表情,听了你们读书时的声音,知道你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那就告诉老师你们此刻的心情,好吗?(生汇报)
  哪儿让你自豪了?指名学生说
  随机出示:当雄姿英发的中国水兵穿着洁白的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五星红旗和中国海军军旗的引导下,昂首阔步地走在美国大地上的时候……欢呼雀跃。
  让学生自己说哪儿感觉自豪,师相机指导朗读。
  此情此景让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激动不已,哪儿又让你感动了? 指名说
  出示:“一位华侨激动地说……他抚摸着锃亮的……扬眉吐气啊!
  根据学生地回答,依次出示重点词语。(激动、兴致勃勃,抚摸,热泪盈眶,扬眉吐气)
  (师范读)
  想读就站起来读吧!让我们一起读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振奋与自豪吧!
  (生朗读课文)
  五.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师:(出示航程图)离开了美国圣迭戈,我海军舰艇编队又先后访问了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国家,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蔚蓝色的航迹,真是一次友谊的航程。(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五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老师这儿有二个课外活动建议(出示):
  1、你对过渡段了解吗?课后找一些文章读一读,看看哪些用了过渡段?自己习作时也可以学着用一用。
2、请你通过查找资料、上网、看书读报等方法,收集有关国防的知识,看一看你对我国国防了解多少。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起)
 精彩片段
 《友谊的航程》一课,通过精彩的描写,向我们再现了1997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美洲的情景。现在让我们再去回味一下那难忘的一幕。
  精彩片断
  中国军舰的缆绳,有史以来第一次抛上了美洲大陆的土地。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海军军官称赞说:"你们以卓越的精神和无上的光荣,代表了你们伟大的祖国。"在美丽的圣迭戈海滩,两国官兵伴随着悦耳的美国乡村音乐,一起野餐,一起在沙滩上进行排球和拔河比赛。他们还举行了联欢会,两国海军乐队共同演奏了《任命海军向前进》、《越过海洋的握手》等中美乐曲。美国海军军官的家属也加入了欢迎的行列,她们为中国水兵烹调美味的食品,孩子们依偎在中国水兵的怀里拍照。圣迭戈军港附近的一家美国人,还在自家门前用贝壳精心摆成了几个英文大字:"你好,中国!"
  点评
  1
"有史以来"说明以前没有过,此次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2
写出了中国军舰访美所起的影响。
  3
用美军士兵的称赞,从反面衬托出了中国海军官兵的形象。
  4
写出了中美两国海军的友好与融洽。
  5
写出了美军家属对中国海军的友好。
  6
用例子点明了美国人对中国海军的欢迎。
  【欣赏】
  读了上面的片段,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感觉到了什么?
  是啊,课文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当时的一幕,看到了中国海军的风采,感受到了美国军民对中国海军的友好之情。那种感觉是兴奋,是激动,是扬眉吐气。
  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让我们有如此强烈的感受?
  课文紧紧围绕中美友好这一中心,抓住中国海军到访时美国人民的反映、中美海军共度联欢、一起野餐、拍照等场面进行描写,给人以真实感,让人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中美海军的友好。两个具体事例的穿插,使得描写更加细致入微,增强了课文的表达力。
  这样对场景的整体描写与具体事例的描写,即点面描写的相结合,使得当时的气氛跃然纸上。
备课素材
【课文背景】
  由"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南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船组成的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四国编队。穿越巴林塘海峡,过兰岛和夏威夷,横跨太平洋,于1997年3月21日到达美国本土圣迭戈军港。中国军舰的缆绳,有史以来第一次抛上美洲大陆的土地,完成了中国海军首次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访问。
【与课文相关内容】
 军舰向有"流动的国土"之称,各国军舰互访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友好活动。自1985年11月16日至1998年5月,我国人民海军16艘军舰,先后12次访问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美国、泰国、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墨西哥、秘鲁、智利、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东海舰队至今先后三次代表中国海军出访。一艘艘军舰的出访,不仅增进了中外海军的交往,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崭新形象。
  132舰队出访南亚三国--中国军舰走向世界的开始
  1985年11月16日11时23分,由132号导弹驱逐舰和X615号综合补给船组成的特混编队,在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下,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南亚3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人民海军组建36年来,首次派舰出国访问。
  12月8日清晨,中国海军编队驶抵出访第一站--巴基斯坦最大的海港卡拉奇港。
  5天的友好访问期间,中国海军编队官兵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友好的接待。巴海军代理参谋长马立党中将在会见聂奎聚时,高度评价了中国海军访巴的意义,认为这次访问是巴中友好关系的新发展,将作为两国关系的重要事件而载入史册。
  12月13日,出访编队结束了对巴基斯坦的五天访问,于12月18日抵达出访的第二站--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出访编队的到来不仅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和海军的高度重视,也令斯里兰卡的华侨欣喜若狂。73岁的老华侨王清贵登上祖国这块"流动国土"激动不已,泪流满面:"我1938年从山东来到科伦坡,和祖国一别就是50年了,我从小没见过祖国自己造的军舰。解放前,国民党的'重庆'号军舰从英国返回中国,路过科伦坡,我认识了邓兆祥舰长。但那艘军舰是英国造的,许多装备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旧家伙。今天,我看到祖国自己造的军舰,真幸福啊!我没看够,明天还要带着老伴和朋友再来参观。"肺腑之言,代表了多少海外赤子的心声。
  3天的访问很快就过去了,我出访编队在斯里兰卡官员及华侨和驻斯大使馆人员的祝福声中驶向最后一个目的港--孟加拉国吉大港。
  12月26日起,中国海军编队用4天时间访问了孟加拉国吉大港。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在首都达卡接见了编队指挥员聂奎聚,称中国海军这次访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性事件"。吉大港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中国军舰,不到2个小时,132号驱逐舰就接待了上千名登舰的群众。
  12月30日,海军编队圆满结束了友好访问,于1986年1月9日抵达上海吴淞军港,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航程。
  这次编队出访,途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总航程12430海里,历时65天,这是人民海军历史上的首次出访,迈出了中国海军军舰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540舰出访俄罗斯--一个航程创造"四个第一"
  1994年5月12日上午9时30分,540号导弹护卫舰,与另外两艘军舰组成编队,离开青岛军港,出访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基地--海参崴。这是对俄舰1993年8月来访的友好回访。
  17日上午7点半,我出访编队三艘军舰依次稳稳地靠上太平洋舰队金角湾33号码头。3天的访问是短暂的,但中国水兵带来的友谊却长存在海参崴市民心中。
  5月20日,中国军舰离开海参崴回国。码头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高举着双臂,嘴里不停喊着:"达斯维达尼亚(再见)!"直到军舰消失在视线外。
  这次出访正值我人民海军创建45周年之际。出访的三艘军舰,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具有现代化设备和远航能力的新型舰船,是我国现代化工业水平和造船技术的一个缩影,尤其是540舰,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出访航程中,一次创下了中国护卫舰的"四个第一":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全封闭导弹护卫舰第一次出访;导弹护卫舰第一次实现海上航渡中舰机协同;我国护卫舰第一次出访俄罗斯;我国海军舰艇第一次跨过45度高纬度线。
  542舰出访东南亚三国--柏耀平神秘面纱被撩开
  1997年2月27日下午2时,
  542号导弹护卫舰和113号导弹驱逐舰,在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的率领下,驶离码头,开始了对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三国进行友好访问。
  542舰是我国海军新一代主战舰艇,是一艘新型的现代化的导弹护卫舰,而指挥驾驶这艘新型战舰的舰长就是我国第一代"上天能驾机、下海能驾艇"的海军优秀舰长柏耀平。
  柏耀平,17岁应招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18岁"放单飞"驾机飞翔蓝天;20岁成为海军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24岁走入海军广州舰艇学院首期"飞行员舰长班";28岁出任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导弹护卫舰副舰长;31岁升任新型导弹护卫舰舰长;33岁成为全训全格舰长;34岁率542走出国门驰骋大洋……。
  中国舰艇编队经过270O多海里的航行,于3
月11日上午九点多抵达泰国核桃邑亚湾,开始为期四天的访问。
  3月14日,杨玉书中将率舰艇编队驶离泰国的梭桃邑军港,于15日上午9时抵达马来西亚卢穆特基地进行为期3天的友好访问。在前往卢穆特的途中,跨越了南海、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途经马六甲海峡,要经过海况险恶的"一拓险滩"。这里,最险处低潮时水深不到6米,航道上布满防止舰船搁浅的航标,世界航海组织推荐的通行时间,都是白天。但是,我出访编队要准时到达马来西亚,必须在午夜12时30分通过"一拓险滩"。那一夜,柏耀平和水兵们严守岗位,精心操舰,一切都像平时训练一样周密稳妥。
  黎明时分,太阳刚刚跳出海面,出访编队已静悄悄穿越险滩。马来西亚前来迎接的海军引水员惊叹:"马六甲来了一流的航海家!"
  3月18日,我海军出访编队结束对马来西亚的访问,于3月23日10时,抵达马尼拉港。这是此次出访东南亚3国的最后一站。
  3月27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圆满结束了对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3国的友好访问,于3月30日上午抵达出发地上海吴淞军港。
  这次出访,542舰航程达7000多海里,不仅展示了中国新型战舰的远航能力,还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海军优秀舰长柏耀平等中国海军舰艇新一代掌舵人的精神风貌。
课后作业
一、分辨孪生兄弟(组词)
低(低头) 睹(目睹 ) 溢(溢出) 缆(缆绳 ) 戈(戈壁)
抵(抵达) 煮(煮熟 ) 益(益处 ) 揽(揽入) 弋(游弋)
二、理解感悟。
①美国海军军官称赞说:“你们以卓越的精神和无上的光荣,代表了你们伟大的祖国。”
这句话赞扬了
中国海军的风采。
②这是无法用海里来计算的友谊航程。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出访的重要意义。
③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过渡段,前半句总结了上文,后半句开启了下文。
三、结合句子,说说带点的字意思。
①小红给爷爷打伞(撑) ②爸爸在深圳打工(做)
③我给爷爷打电话(拨动) ④奶奶在公园里打太极拳( 练习)
四、巧填成语。
井井( 有条 ) 历历(在目 ) 斤斤(计较 ) 窃窃(私语)
(风尘)仆仆 奄奄( 一息) ( 大名)鼎鼎
彬彬 (有礼 )
五、阅读冲浪
一把美国刀
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跟随彭德怀参加朝鲜战争。美国人的子弹迎面飞来,打穿了父亲左边的耳廓,如果子弹往里偏两厘米就没命了。也许是奶奶日日烧香奏了效,3年后,父亲平安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件战利品——一把美国刀。
这把刀一尺长,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刀柄上有“U·S”字样。父亲说,这把刀是他亲自从美国人手里夺过来的。
美国人的刀到了我家里,用来切菜、切肉,尤其是砍骨头。美国人的刀不但锋利,而且坚硬,砍骨头如砍麻秆,一刀下去没有不断的。左邻右舍遇到硬骨头,也常常借我们的刀砍,砍来砍去就砍出了名,人人知道杨家有一把美国人造的好刀。
离我家不远有个打刀高手,方圆百里闻名,人称“刀王”。刀王不服气,特意挑选精铁纯钢,打造一把硬刀,来和美国刀比拼,刀口对刀口,奋力猛砍,结果,他精心打造的硬刀被砍出半寸深的缺口,而美国刀却完好无损。刀王生气地说:“美国刀真他妈的厉害,要是再跟美国佬打仗,我也上前线,夺他娘一把好刀回来!”
邻居们的刀换了一把又一把,我们家的美国刀依然像新的一样,寒光逼人。美国人为什么能造出这么好的刀呢?我们这样想着,忍不住对那遥远的国度生出几分向往。
岁月在刀起刀落中悄然流逝,父亲老了,我们长大了。姐姐长大后读大学,读研究生,又出国留学。她去的正是美国,那个生产好刀的地方。
几年后,姐姐打电话给父亲,说她准备做美国人,不回来了。
父亲问:“为什么?”
姐姐说:“美国很好。”
“美国好在哪里?”
“美国很多方面都比中国好。他们四十多年前就能造出那么好的刀……”
爸爸沉下脸,严肃地说:“你听着,在朝鲜,没有好刀的中国人,把有好刀的美国人打败了。”
父亲挂断电话,不再听姐姐任何解释,他很伤心。伤心的父亲把美国刀藏起来,严禁我们再用它来切菜、切肉、砍骨头,连看一眼也不允许。
想不到,两个月后,姐姐从美国回来了,而且决定永远不再走了。
父亲不解地问:“你不是说美国很好吗?为什么要回来?”
姐姐抚摸着父亲的白发说:“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不丢失这种东西,中国总有一天会比美国好的。”
两行眼泪,从父亲的老脸上缓缓地流下来。
1.文中直接描写美国刀的句子是【B】
A.刀王不服气,特意挑选精铁纯钢,打造一把硬刀,来和美国刀比拼。
B.这把刀一尺长,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刀柄上有“U S”字样。
C.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
D.美国人的刀到了我家里,用来切菜、切肉,尤其是砍骨头。
2.文中写“刀王”是借助( 
)手法,进一步表现出(    )。【A】
A.对比 “我”家那把美国刀的厉害
B.对比
“刀王”的不服气
C.夸张
“我”家那把美国刀的厉害
D.夸张 “刀王”的不服气
3.从“父亲沉下脸,严肃地说:‘你听着,在朝鲜,没有好刀的中国人,把有好刀的美国人打败了。’”这句话中,你想到什么【ACD】?
A.我们历经艰辛终于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B.美国人是很了不起的。
C.虽然武器装备不如美国人,但大家怀着必胜的信念。
D.战场上我们的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
4.姐姐从父亲身上看到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
答:民族尊严和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