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囚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囚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1:0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给与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与空间,在交流和换位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并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整体课文内容。
3.重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1、师板书“囚”字,指名读,齐读。看着这个“囚”字,产生了什么联想?
2、补充板书“蚁”字,齐读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教师梳理问题)
过渡: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都围绕着“囚”字展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家赵丽宏纯真的孩提时代,跟随他在“囚蚁”的经历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老师指导学生认读并给出书写范例等。(此处为课件2/3/4/5/6/7/8/9/10)








(2)课件出示本课新词,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突发奇想
兴致勃勃
急急忙忙
横七竖八
安安静静
随之而来
窸窸窣窣
夜深人静
平心静气
若有若无
威风凛凛
无影无踪
(课件11)
2、默读课文,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想养蚂蚁,两次养蚂蚁的结果如何?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课件12)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教师提问: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
4.指名学生回答: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我”童年时代“囚蚁”的原因。(板书:原因:关注
喜爱)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预习下节课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
guō
guō

xiè

hàn








答:蚂蚁
蝈蝈
不屑
遗憾
二、我有“囚蚁”这个奇想的原因是什么?
答:认为世界上的所有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并且“我”对蚂蚁特别有好感。
三、联系全文,说说题目“囚蚁”中的“囚”字在文中的含义?
答囚:就是“使……失去自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重点理解2-7自然段内容。
2.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并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
3.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手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囚蚁》的第一自然段,学会了9个生字,积累了很多四字词语,还知道了课文的整体内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学习2~4自然段(课件14)
1、默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思考:从哪里强烈的感受到“囚”?把句子勾画下来,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旁边。
2、交流预设:
 “有盖的玻璃药瓶……旋紧瓶盖”
(课件15)
 引导:我和妹妹“旋紧瓶盖”的这个小动作对于这15只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生自由说),难怪它们——
 “不停地、急急忙忙、来回走动、惊惶不安、奔跑”你从这些词语体会到什么?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叫喊,它们会喊——(生补白)(课件16)
 过渡:可惜蚂蚁的“呐喊”作者听不见,(学生接读第四段)
(第一次:装进玻璃瓶
死了)
三、学习课文5~7段(课件17)
1、默读课文这一部分,你读出了什么?(作者的温情,从哪里读出来的,体会情感读一读)
2、作者这么温情地为蚂蚁们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不正表现了“人”对它们的关爱吗?何谈“囚”呢?(课件18)
 小结:火柴盒虽“好”,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怎么比得上大自然的广阔无限;有人饲养虽然无忧,可又怎比得上顺义天性,无拘无束来的快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谁都希望拥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这“关爱”就是“囚禁”啊!(第二次:装进火柴盒
跑了)
3、两次囚蚁的经过终于让作者明白:“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你是怎么理解的?(课件19)
四、回扣课题,拓展升华。
1.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课题,从这两个字中,你读出了什么?(生自由谈感受)(课件20)
 师述:自由是一种天性,也许人与动物相处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打扰,不干涉,默默关怀,真心尊重吧!
 2.
补充原文:(课件21)“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着真实。做笨事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以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的错下去”。
3、读读赵丽宏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文心文脉。(课件22)
(1)作者曾经这样认为,(
1、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人。)可文章的结尾,作者却悟出了:(CAI: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这两个句子,想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对,第一个句子是作者童年时幼稚甚至是错误的想法,以为蚂蚁可以由人来饲养。第二句则是作者经历了两次“养蚁”结果不是死了就是逃了,明白了蚂蚁们不愿被关起来由人来饲养,像这样以第一句开头以第二句为结尾,就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这是拟人描写,写出了蚂蚁们_被囚禁时的烦躁情景。
二、第二段中“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请你发挥想像,将晚蚂蚁们大声喊叫的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20字。
                               
三、通过两次“囚蚁”,作者在、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他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他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板书设计】
11
囚蚁
原因:关注
喜爱
第一次:装进玻璃瓶
死了
第二次:装进火柴盒
跑了
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课后反思】
《囚蚁》这篇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记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的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者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来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心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
首先我对兄妹俩两次养蚂蚁的过程分析明了,特别是在学习第一次养蚂蚁的过程时,我引导方法很好,也很到位,对蚂蚁的心理活动的补白恰当好处,学生的积极性一跃而上,我认为这是这节课里我的第一个最大的亮点。
 其次,我让学生与蚂蚁来一个“角色转换”的环节:如果你们就是这安乐窝中的小蚂蚁,来,倾诉你们的心声!通过这样一种角色的体验,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这句话的理解。我给了学生时间去想象,又给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所以学生的展示非常精彩。如:“你虽然给我安乐窝,但这个火柴盒太小了,我想出去看蓝蓝的天、与伙伴在绿绿的草地上玩耍,闻闻花香……这些我想做的事都不能随我的心意。”举例子:鹦鹉妈妈毒死自己的孩子的故事。双休日我们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
因此,从以上内容来看,我认为我按时完成了此次教学任务,这与我准备充分是分不开的。
从整节课看,我和学生配合起来很默契,课堂气氛浓烈,参与面较广,只是在朗读重点句子时,读的形式较少,这样就没有顾及到成绩较差的同学,所以导致分析课文时,有些地方落实得不够实。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
11、囚蚁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个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指名说。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赵丽宏文章《囚蚁》,板书课题,生齐读。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他是怎样饲养蚂蚁的。
 二、自主预习
1.请大家翻开书第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读音。
 3.浏览课文,想一想:兄妹俩为什么要养蚂蚁的,结果怎样。你能根据读懂的内容,完成吗?(指名说)
“我”和妹妹想养蚂蚁是因为(
)。第一次(
),结果(
)。第二次(
),结果(

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和妹妹第一次养蚂蚁?那几个自然段是写我第二次养蚂蚁。
 5.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2—4自然段,画出我们养蚂蚁的句子。
 2.是呀,我们旋紧了瓶盖,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小动作,对15只蚂蚁意味着什么?呢?请找出描写蚂蚁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1)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让学生抓住“不停、急急忙忙、来回走动、寻找什么”来体会蚂蚁的焦急和不安,让学生读出这种感受来。
(2)我想……可他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子里奔跑。他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
 让学生抓住“毫无兴趣、惊惶不安”体会蚂蚁的惊恐和害怕。让学生读出这种感受来。
(3)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它们会喊什么?指多名学生读
(4)生齐读。
过渡:第一次养蚂蚁失败了,兄妹俩找到了原因,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他们用火柴盒为蚂蚁做了一个新家,并相信蚂蚁一定会喜欢它。
 四、学习第二次养蚂蚁
1.请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会认为蚂蚁会喜欢这个新家呢?
预设:
(1)怕他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了一些校洞眼,用来透气。
(2)怕蚂蚁冻死,从保暖用的草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
(3)怕蚂蚁饿着,还放进一些饼干屑。
这个新家真是又透气又暖和,还有吃的,难怪兄妹俩会认为(学生齐读: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从兄妹俩为蚂蚁做的一件件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关爱)
(4)兄妹俩的关爱远远不止这些,甚至在夜深人静时,他们平心静气得把火柴盒贴近耳朵,倾听蚂蚁的微响,想象着蚂蚁长出了美丽的翅膀,长成了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真的如他们期待的那样吗?结果呢?
学生找到原句进行回答: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
2.作者从这两次养蚂蚁中明白了什么?(出示第七自然段的第三句)
(1)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2)生说,相机指导读,
(3)师小结:火柴盒虽好,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怎比得上大自然的广阔无限;有人饲养虽无忧,又怎么比得上无拘无束、自由自主的生活快活呢?所以作者由养蚂蚁悟出了: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板书这句话。
(4)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5)小结:自由是一种天性,也许人与动物相处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打扰,不干涉,默默关怀,真心尊重。
五、回扣课题。
学到这里,老师有了疑问,课文明明是讲我们养蚂蚁,为什么课题叫“囚蚁”呢?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是养蚂蚁,是给予他们关爱,而对蚂蚁来说,这是关爱吗?不是,而是囚禁!板书,所以用囚蚁更合适。)
精彩片段
探讨第一次养蚂蚁的过程。
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和妹妹第一次是怎样养蚂蚁的,谁来给我们讲讲?请你来讲?
生:读“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从“旋紧”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和妹妹将里面变成一个密不透风没有空气的地方,蚂蚁就没有透气的地方,就没有新鲜的空气。
师:那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下,她是怎么样养这只蚂蚁?是把蚂蚁都怎么样?
生:关在里面。,
师:还有吗?
生:我从“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投进”体会到作者养蚂蚁没有经验,饭粒那么大,蚂蚁那么小。蚂蚁吃起来根据不方便。
师:哦,你感觉作者第一次养蚂蚁没有经验,那么大的饭粒就往里投。还有吗?
生:我从“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蚂蚁被关在一个瓶子里,它们很焦急,它们在寻找从瓶里的出路。
师:你现在在给我们讲的是蚂蚁在瓶里的反应,我现在在问什么问题:和妹妹是怎样养这只蚂蚁的。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作者和她妹妹的行为。刚才同学们在第三自然段当中找到了她们第一次养蚂蚁是蚂蚁放在玻璃瓶里,旋紧瓶盖,把它们关在里面。我请个同学来把她们的做法读给我们听听。
生读: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
备课素材
【作者简介】
 赵丽宏,青年散文家,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赵丽宏
书是永远的朋友】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出生于上海的赵丽宏,从小就是个“书虫”,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赵丽宏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连环画、童话、神话,到《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再到《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红楼梦》,赵丽宏总觉得“这些书要比课本上学的历史有趣得多”,常常读得入迷了,大人的一声叫喊才把他从痴梦中惊醒。
  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赵丽宏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无论什么书,他拿到就读,平时除了读鲁迅,读茅盾,读巴金,读冰心,他还把上高中的姐姐从图书馆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一遍,如《安娜 卡列尼娜》、《唐 吉诃德》和《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以及《基督山恩仇记》、《约翰 克利斯朵夫》等。特别是赵丽宏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丛,更令他兴奋不已。这一套新诗丛都是普希金的诗歌,译者是查良铮,出版于一九五五年。它们成了赵丽宏中学时代最喜爱的书。可以说,赵丽宏后来写诗,和当初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本书,赵丽宏很珍惜,为减少磨损,他就用透明的纸很仔细地将封面包起来,但它们还是被赵丽宏翻得很旧。赵丽宏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中学毕业后,赵丽宏离开上海市区去崇明岛“插队落户”,简单的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现实中,很多小说往往读第一遍时觉得新鲜,看第二遍便觉无味。《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让赵丽宏“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因为读这样的书“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当时,赵丽宏就想,“倘若鲁迅先生没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漫长岁月中,赵丽宏“曾感到过孤苦无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赵丽宏朝夕相处的书,使他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在一盏飘忽不定的油灯下,是书伴他“度过了许多温馨而愉快的时光”,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也是书“帮助他选定了人生目标”。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赵丽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供赵丽宏选择的“好书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多得叫人眼花缭乱”。一九八一年赵丽宏毕业后到《萌芽》工作。那时,赵丽宏住在浦东,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黄浦江隧道,要花很长的时间到市区上班。由于“在车上的时间是特别难熬”,赵丽宏每天手握一本好书,便把难熬的时光化为愉快的瞬间。在公共汽车上,赵丽宏总能聚精会神地读书,任何噪声都不能干扰他的情绪,即使有人挤他,有人推他,他都木然无知,因为他正“躲进书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九八七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时代发展到今天,千变万化,然而,赵丽宏对书的痴迷却始终没有改变。已有了七八个书橱,拥有好几千册书的赵丽宏说,“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还会思想,我决不会离开书籍,决不会舍弃这些可爱可敬的朋友。”我想,这些话,应该是赵丽宏的肺腑之言。
【蚂蚁资料】
 蚂蚁(ant)是一种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最近还发现了无性繁殖的蚂蚁新物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几年甚至十几年。需要注意的是,白蚁不属于蚂蚁。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昆虫。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蚂蚁属于蜂类。蚂蚁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生物。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据估计,世界上已知的蚂蚁——约为11700种。一个更大范围的蚂蚁区系研究有待进行。中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蚂蚁有21亚科283属(主流沿用的是16亚科的分类系统和21亚科的系统相比,新的系统从猛蚁(ponerine)中分出了若干亚科)。一般体形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且光滑或有微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全触角分4~13节。腹部呈结状。分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离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
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蚂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幼虫蠕虫状半透明。工蚁体形细小,身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蚂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室内环境常见的蚂蚁有小黄家蚁等。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yǎng
qiú
fàn
jīng
huáng






zhǐ
xiè

hàn








二、比一比,再组词。
饲(

篮(

憾(

享(

词(

蓝(

撼(

亨(

三、读一读,用加线的词语写句子。
 1.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 
 2.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四、阅读乐园。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像一条红色的锁链,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连连后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这时,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不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吗?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惊心动魄:
___
___
  绝处逢生:__
 2.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3蚂蚁的“壮举”指的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答:
参考答案
一、饲养
囚犯
惊惶
纸屑
遗憾
蚂蚁
二、饲养
竹篮
遗憾
享受
题词
蓝天
震撼
亨通
三、1.没有爸妈在家的日子
我度过惊惶不安的一个晚上。 
 2.大运会女足决赛上,中国队扬眉吐气,拿到最后金牌时,那可真是威风凛凛,所有观众都不禁为她们叫好!
四、1.使人神魂震惊。
  绝处:死路。形容陷于绝望的困境中遇到生路。
 2.小蚂蚁在毁灭性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不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吗?
小蚂蚁在毁灭性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3.答:蚂蚁的“壮举”指的是在被大火包围这样毁灭性的打击面前,蚂蚁们团结一致,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冲过火海。用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大多数蚂蚁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