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氧气资源包课件+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氧气资源包课件+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9-05 20:39:50

文档简介

课题2
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
(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学会观察描述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3)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
氧气(五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导入新课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大家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呢?这瓶气体就是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氧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
二、推进新课
1.氧气物理性质
[讨论]出示一瓶氧气:
(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2)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
(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讲解并板书]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于水。
(4)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强调]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描述成氧气不溶于水,要注意程度上的区别。
[视频播放]
氧气的三态变化氧气
(无色)-183℃
液氧(淡蓝色)-218℃固态氧(淡蓝色雪花状)
[方法总结]认识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关注四个方面:一是颜色、气味、状态;二是密度;三是溶解性;四是三态变化。
2.氧气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2-2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问]如何检验氧气?
[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复燃则为氧气。
[视频播放]补充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
[思考]
(1)将木炭放在燃烧匙中伸入氧气瓶中。为什么没有变化?
(2)将木炭加热至红热,应怎样放入氧气瓶中?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都是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回答]
(1)木炭没有点燃。
(2)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3)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注意]
(1)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的特征,木炭等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中燃烧,看到的是“发出白光”,而不是“产生白色火焰”。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2)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以便使集气瓶中的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至瓶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会把中部和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木炭不能顺利燃烧,甚至很快就熄灭了。
[演示]教材P33实验2-3:在燃烧匙里放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强调]在演示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
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讲解]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下雨时会形成酸雨。燃放爆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不应燃放爆竹、烟花。
[注意]
(1)硫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实验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
(3)实验完毕应将燃烧匙立即插入水中,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盛有硫的燃烧匙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设问]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在氧气中呢?
[演示]教材P34实验2-4: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另一根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
现象:在空气中,铁丝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铁(Fe)
+
氧气(O2)点燃
四氧化三铁(Fe3O4)
[提问]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1)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水?
(2)火柴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
[回答]
(1)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
(2)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铁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引燃铁丝。
(3)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总结]
(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讨论]比较三个反应的共同点
[回答](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2)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物中都有氧气。(3)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反应。(4)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
[结论]从上面的三个反应来看都是生成了一种物质。像这种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
[分析]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以用通式来表示:A+B…→AB,其特点为“多变一”。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1)(3)(4)为化合反应。
[讲解]上述实验中的(1)(3)(4)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反应物中都有氧气,我们把这一类反应叫氧化反应。
[注意]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氧”包括“氧气”,但“氧”不等同于“氧气”,
还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随着知识的积累,大家就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结论]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把别的物质氧化。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讨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举例说明。
[小结]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而铁丝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提问]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合反应呢?
[小结]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析]前面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缓慢氧化。生活中有很多缓慢氧化的例子,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
三、典例剖析
例1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
在常温下,氧气也能与有些物质发生反应
【解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氧气;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剧烈,而氮气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有时常温下也能进行,如铁生锈,故A、B、D正确;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氧气,但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C
例2
(多选)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需要点燃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解析】甲、乙、丙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生成物是气体;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铁是金属,硫和磷是非金属。
【答案】B、D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另外,我们通过具体反应的讨论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
六、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题2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这一重点,在对学生进行分析后,为了能较好的把握教学难点,把碳燃烧实验改为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现象观察程序包括反应物质的色、态、味,反应条件和操作要点,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色、态、味及伴随出现的现象,特殊生成物质的检验等,效果比做实验感觉要好,思路清晰,重复操作性强。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硫、铁的燃烧,精心设计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共38张PPT)
课题2
氧气
R·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学会观察描述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重点是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3.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学具准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氧气(五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的气体。
?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液态或固态时为
色。
4.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2.氧气具有
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
热量。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火焰,生成
的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为
,生成
色固体。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
反应。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无色
无味
不易

淡蓝
氧化

放出
蓝紫色
有刺激性气味
火星四射

化合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的是什么气体呢?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于水
(4)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易错提醒】
不易溶于水并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溶解的量较少而已。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雪花状)
氧气
液氧
固态氧
-183℃
-218℃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易溶于水
B.氧气是淡蓝色的气体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大
C
不易溶于水,×
无色气体,×

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大,氧气含量第二,×
知识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实验2-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1.炭与氧气的反应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

【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复燃
知识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思考】如何检验氧气?
1.炭与氧气的反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若复燃则为氧气。
【延伸拓展】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都是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
的气体。


变浑浊
【实验结论】
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注意】
(1)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的特征,木炭等在氧气中燃烧,看到的是“发出白光”,而不是“产生白色火焰”。
(2)装木炭的药匙应由上而下缓慢地伸入集气瓶中,以便使集气瓶中的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至瓶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会把中部和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木炭不能顺利燃烧,甚至很快就熄灭了。
【小组讨论】
(1)将木炭放在燃烧匙内伸入氧气瓶中。为什么没有变化?
(2)将木炭加热至红热,应怎样放入氧气瓶中?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木炭没有点燃。
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地伸入集气瓶中。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2.硫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现象
硫在空气里燃烧
硫在氧气里燃烧
(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注意】
(1)硫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实验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
(3)实验完毕应将燃烧匙立即插入水中,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盛有硫的燃烧匙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3.铁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2-4】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另一根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铁丝
,不能燃烧;
在氧气中:(1)剧烈燃烧,
,(2)放热,(3)生成
色固体。
红热
火星四射

【实验结论】
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小组讨论】
(1)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水??
(2)火柴起什么作用?
?
(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
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
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铁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引燃铁丝。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总结】
(1)可燃物在
气中比在
气中燃烧要剧烈;(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
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
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浓度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在常温下,氧气也能与有些物质发生反应


×

不易
C
知识点3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
A+B…
AB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反应物中都有氧气,我们把这一类反应叫氧化反应。
【注意】
(1)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包括“氧气”,但“氧”不等同于“氧气”,
还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
(2)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
【小结】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下列反应是否是化合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
(1)
(2)
(3)
(4)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氢气+氧气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氧化汞
汞+氧气
点燃
化合
氧化
反应
反应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




×
×
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板书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化合反应
课题2
氧气
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于水;
(4)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氧气的检验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化学性质
氧气
氧化反应
定义
区别
联系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不易溶于水
有三态变化
助燃性、氧化性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在对学生进行分析后,为了能较好的把握教学难点,把木炭燃烧实验改为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现象观察程序包括反应物质的色、态、味,反应条件和操作要点,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色、态、味及伴随出现的现象,特殊生成物质的检验等,效果比做实验感觉要好,思路清晰,重复操作性强。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硫、铁的燃烧,精心设计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反馈总结
教学反思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

课后反馈总结
课本习题
练习与应用(P36)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木条复燃,证明瓶中为氧气
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硫:
红磷:
铁丝: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3.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D
C
(5)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
C.
D.
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石灰石+盐酸
氧化钙+二氧化碳+水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点燃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D
4.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答:家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因为燃烧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等。课题2
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题
氧气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学会观察描述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3.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具准备
氧气(五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前预习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或固态时为淡蓝色。
2.氧气具有氧化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放出热量。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4.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备课笔记
易错提醒:
不易溶于水并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溶解的量较少而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新课导入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大家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呢?这瓶气体就是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氧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
进行新课
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讨论]出示一瓶氧气:(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2)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讲解并板书]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4)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强调]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描述成氧气不溶于水,要注意程度上的区别。[视频播放]氧气的三态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总结]认识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关注四个方面:一是颜色、气味、状态;二是密度;三是溶解性;四是三态变化。知识点2氧气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2-2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提问]如何检验氧气?[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复燃则为氧气。[视频播放]补充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思考](1)将木炭放在燃烧匙里伸入氧气瓶中,为什么没有变化?(2)将木炭加热至红热,应怎样放入氧气瓶中?(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都是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回答](1)木炭没有点燃。(2)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地伸入集气瓶中。(3)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注意](1)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的特征,木炭等在氧气中燃烧,看到的是“发出白光”,而不是“产生白色火焰”。结论: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光”一般指沸点高的固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火焰”是气体或沸点低的固体物质或液体物质的蒸气燃烧产生的现象。
进行新课
(2)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伸入集气瓶中,以便使集气瓶中的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至瓶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会把中部和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木炭不能顺利地燃烧,甚至很快就熄灭了。[演示]教材P33实验2-3:在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强调]在演示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讲解]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下雨时会形成酸雨。燃放爆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不应燃放爆竹、烟花。[注意](1)硫的用量不宜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多,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2)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实验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3)实验完毕应将燃烧匙立即插入水中,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盛有硫的燃烧匙要由上而下缓慢地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设问]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在氧气中呢?[演示]教材P34实验2
( http: / / www.21cnjy.com )-4: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另一根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现象:在空气中,铁丝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1)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水?(2)火柴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回答](1)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2)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铁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引燃铁丝。(3)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备课笔记
规律总结:
在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瓶底加少量水或细沙,但若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则只能在瓶底加入水等能吸收有害气体的液体,以防止污染空气和对人体造成危害。
进行新课
氧气的浓度有关。知识点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讨论]比较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回答](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2)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物中都有氧气。(3)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反应。(4)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结论]从上面的三个反应来看都是生成了一种物质。像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分析]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以用通式来表示:A+B……→C,其特点为“多变一”。[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1)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2)锌+盐酸氯化锌+氢气(3)氢气+氧气水(4)氢氧化亚铁+氧气+水氢氧化铁[答案](1)(3)(4)为化合反应。[讲解]上述实验中的(1)(3)(4)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反应物中都有氧气,我们把这一类反应叫氧化反应。[注意]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氧”包括“氧气”,但“氧”不等同于“氧气”,还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随着知识的积累,大家就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了。[结论]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把别的物质氧化。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讨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举例说明。[小结]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而铁丝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提问]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合反应呢?[小结]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归纳总结]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判定方法: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按不同的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得到的结果。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是从反应物的种类变化角度来划分的,只要反应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是一种的化学反应,不管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是什么物质,都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是否有氧参加反应来划分的,只要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管生成物有几种,都是氧化反应。二者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交叉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备课笔记
进行新课
[分析]前面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缓慢氧化。生活中有很多缓慢氧化的例子,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
教学板书
课题2
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另外,我们通过具体反应的讨论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材习题解答
练习与应用(P36)1.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木条复燃,证明瓶中为氧气。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3.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C)。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C)。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备课笔记
规律总结:
(1)化学上要系统研究一种物质,一般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根据它的性质研究它的用途和制取方法。
(2)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一般按照“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二热、三生成”的顺序。即首先描述燃烧发出什么颜色的光或火焰是什么颜色;其次描述是否放出热量;最后描述生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教材习题解答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C)。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5)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D)。
( http: / / www.21cnjy.com )
4.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解:家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因为燃烧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等。
难题解答
例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在常温下,氧气也能与有些物质发生反应【解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燃,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氧气;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剧烈,而氮气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有时常温下也能进行,如铁生锈,故A、B、D正确;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氧气,但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答案】C例2(多选)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解析】甲、乙、丙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生成物是气体;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铁是金属,硫和磷是非金属。【答案】B、D
备课笔记
课堂延伸:
化合反应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氧化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又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
难题解答
例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析】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①②符合。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反应物中有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②③符合;有氧气参加且生成物只一种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②符合。【答案】①②②③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在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进行分析后,为了能较好的把握教学难点,把木炭燃烧实验改为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现象观察程序包括反应物质的色、态、味,反应条件和操作要点,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色、态、味及伴随出现的现象,特殊生成物质的检验等,效果比做实验感觉要好,思路清晰,重复操作性强。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硫、铁的燃烧,精心设计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
方法点拨:
化合反应的反应特征为“多变一”,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根据两种反应的概念特征逐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