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一组3 爬天都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一组3 爬天都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5 20:2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2.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尤其是最后一次对话。
  3.准确掌握“居然”、“终于”、“汲取”等较抽象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天都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生字卡片、多媒体。
【授课类型】精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课件演示天都峰的图片。
  3.这篇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爬山前(1、2自然段)、爬山时(3—7自然段)、爬山后(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多媒体出示生字)
  1.教师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作业布置】: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课件出示找到的句子。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
  “我爬得上去吗 ”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 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课件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互相怀疑吗 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 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 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课件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  )向峰顶爬去。(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
( http: / / www.21cnjy.com )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 “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 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板书设计】:
3
爬天都峰
“我”
老爷爷
勇气
鼓舞
相互汲取力量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导入时回顾《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奇石》,本计划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回忆着背一下,结果学生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只得引学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学生回忆起当时的“金鸡叫天都”了。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在找自然段时,学生先讲学生们说前两段是爬山前,3到7自然段是爬山的过程,学生找得比较准确。然后我们就这样进行了练习朗读及指导,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的对话和动作,说明他俩在比,这一点学生体会得较好,边想象了当时的情况边述说,然后进行读七八九段,学生就学会了对比.
在指导读六七自然段时,有个学生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
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
"当时我就鼓励说:"她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她真动脑子!"然后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一下,通过看天都峰的高等,学生知道因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动,大都是像猴子一样爬的,所以用爬山.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了解到课堂必须有一个主要目标把这个目标记在心里,让学生每上一节课就有一些收获.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