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一组4*槐乡的孩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一组4*槐乡的孩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5 20:3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槐乡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授课类型】略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做哪些事情会让你感到快乐?(得到关怀、帮助他人、锻炼身体、学习知识等会让人感到快乐。)
2.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群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齐读。
 
那么,槐乡的孩子又有什么样的快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一读词语(多媒体出示词语)
槐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
花苞
米粒般
染料
耷拉
黎明
一簇簇
塞着
缕缕炊烟
觅食
满载而归
月落柳梢
甜蜜
磨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同学们,槐乡的孩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2.交流感悟:(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
◆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槐乡的孩子与槐树交朋友,多与众不同呀!指导用奇特的语气读一读。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1)你知道槐米有什么特点吗?
(2)槐乡孩子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你们上学的钱是怎么来的?
(3)多懂事多勤劳的孩子呀!你们喜欢他们吗?读出喜欢、敬佩之情。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1)请大家读读这段话,读着读着,把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读成一幅图,然后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体会“爬到树上”、“一下又一下”、“长长的”等词,理解男孩采摘槐米的辛苦。
(2)男孩削槐米很努力,女孩拣着槐米很快乐。读读描写女孩的句子,说说各自的发现。用上“有的……像……”说话。
(3)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可是孩子们却觉得这是快乐的。指导读出欢快的心情。
导语:还可以从课文的哪些句子看出槐乡孩子快乐的心情?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1)哪些词语更能体现孩子们很快乐?
(2)收获了槐米,孩子们是快乐的。指导读出快乐之情。
(3)引读:是啊,尽管劳动非常辛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孩子们却是快乐的。孩子们的小床下又放着——明天,只要——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 为什么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设计】
          勤劳懂事
    槐乡的孩子 可爱  吃苦耐劳
          以苦为乐
          ……
【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反思】: 
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体会出槐乡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就只提了一个问题,槐乡的孩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说自已读了课文后的的体会。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课文中一些重要的句子如“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来体会槐乡孩子的勤劳。槐乡孩子以苦为乐的精神,是靠我点出来了,当时有部分学生说第三段写的槐乡孩子干活时的样子写得很好,当时天很热他们还在干活.我就趁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当时天气的热,又读一读描写干活时的句子,学生体会到孩子们劳动时是很快乐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但总结的能力不行,大都是只看到点,看不到面。反思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都是我直接参与指导方法等,是我一步步引着走的,属于半放半扶。下次的略读课我打算完全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