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一组语文园地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一组语文园地一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5 21:1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1.进行口语交际。
 
2.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关于课余生活的一些图片、文字介绍。
【授课类型】综合训练。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多媒体出示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1.在口语交际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课件出示
a、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b、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c、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d、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6.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7.誊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完成“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2.进行“课余生活”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二、“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录”字的下部不要写成“水”。
三、“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多媒体出示古诗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
( http: / / www.21cnjy.com )、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四、“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上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讲下去。这样的课堂远远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如何把“设疑、探究、生成、评价、应用”运用在复习整合课中,需要继续探讨。从园地内容看,有“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这几个内容。我把“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放在一节课上一起讲。对于这两个内容,如何连接、如何过渡是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以前讲这些内容时,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连接和过渡的问题。但是对于一节完整的课,这是不行的。于是,在课上,我设计了比赛的形式,课堂上,孩子们兴趣比较浓,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还算不错。
从这节课看来,我对教材的研读与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在“我会读”环节,我开始只是按往常的教学设计,毫无新意与创意。后来经指导,把多音字放在句子中,这样学生对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就更好把握了。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更好掌握。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