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栖息 树篱 蝈蝈 蛐蛐
( ) ( ) ( ) ( )
草茸茸 喧响 微漾 沉浸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B.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C.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D.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4.文学常识填空。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 ,他是 国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www.21-cn-jy.com
(2)《夜》的作者是 , (国家)诗人,他擅长描绘乡村大自然的景色。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B.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C.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
D.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二、阅读理解题。
(一)蝈蝈与蛐蛐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篱(lí) 喧响(xuān) 骄阳(jiāo)
B.洒下(sǎ) 消逝(shì) 夜莺(yēnɡ)
C.昏晕(yūn) 凝成(nínɡ) 欢嚷(rǎnɡ)
D.栖息(qī) 沉浸(jìn) 微漾(yànɡ)
2.下面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B.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C.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D.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B.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C.明月/洒下/它的光辉
D.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4.在诗人的笔下,夜景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1.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字音的把握,根据字典查找正确的字音即可。
2.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D项中“光茫”应该为光芒。
3.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我们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语意思和语境分析。A:“夸夸其谈”是贬义,这个句子是褒义,矛盾!B:“叹为观止”形容的是好的事物,而住房价格一涨再涨是不好的,也是矛盾!C:“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放在句子是:忍不住笑地笑了起来,用词重复。所以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1)济慈 英
(2)叶赛宁 俄罗斯
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5.A
解析:本题是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A项中语句是总说,引出下文,应该在语句结尾用一个冒号。
二、阅读理解题。
(一)
1.B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把握。我们找出每项中错误的。B项中 “莺”应读yīnɡ。
2.C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A、B、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仿佛”不是喻词,没有使用修辞手法。21教育网
3. D
解析:本题是理解语句的朗读节奏,我们根据语气、词语的搭配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21cnjy.com
4.静谧,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我们结合具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句分析。通过下面语句看出来夜非常静谧: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
1.月光、松林、白云、疏星。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21·cn·jy·com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握。诗歌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感,这些意象散落在诗句中,把它们找出来即可,然后我们用简洁的语言将意象构成的景象概括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