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
学习目标
1.说出淝水之战的特点及影响。2.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3.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认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交融的前提条件。
课堂流程
环节
具
体
内
容
(内容·学法·时间)自疑自探
预习导航
温故知新;提问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自学指导(5分钟)
1.
淝水之战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有关成语淝水之战____年____与前秦以少胜多__胜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____的状态投鞭断流、____、____2.北魏孝文帝改革人物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内容494年迁都____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禁用鲜卑语以____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____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____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作用促进了__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
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影响(表现):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交流;民族心理等;(2)作用:为
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
,为以后隋唐时期
奠定了基础。
(内容·形式·时间)学组研讨
研讨策略一
形式:两人小组交流与分享内容:互相检查自学结果
研讨策略二(5分钟)
探究内容: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2.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课堂反馈(10分钟)
【基础题】1、导致前秦政权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 )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3.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4.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做好准备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佛教发展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C.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提高题】6.
(2015·桂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生命?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历史影响是什么?(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直击中考】1.
(2015·济宁)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2.(2015·武威)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总结提升
【师生自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