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5.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4: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学习目标 1.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
2.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① lín xún(    )____________
② chuò qì(   )____________
③ nà hàn (   )____________
④ sǒng lì(   )____________
⑤ níng shì(   )___________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解释嶙峋形容人瘦削。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纳罕惊奇,诧异。耸立高起,直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复述课文提示: 1、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时间? 2、共有几个孩子?他们一起在这闷热天里做 了一件什么事?其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是如何摆脱困境的呢? 3、最后“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复述要点:
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故事过程) 七嘴八舌掀书皮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13):冒险、陷险。
第二部分(14-22):脱险(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23):感悟。七嘴八舌掀书皮  通过爬悬崖这件事,作者想表现什么意思?试归纳文章的主旨。  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多向思维品书香  “我”的角度  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句子,揣摩其作用,并用“‘_____________’一句通过_______描写,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多向思维品书香 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
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
③“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④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多向思维品书香  父亲的角度 ①父亲是怎样帮助“我”顺利“脱险”的?
②多角度阅读分析,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多向思维品书香“四个小伙伴”、“杰利”的角度。①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
②怎样评价杰利?研读文本1.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闷热”? 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作铺垫。2.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时的动词,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 课文主要写“我”跟小伙伴们爬悬崖的过程,写我爬下悬崖走第一步时的动词是“伸、探、踩”,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小心翼翼的心理。研读文本3.父亲指点“我”爬下悬崖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毫无信心

萌发信心

信心大增
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成就感是指什么?研读文本4.“啜泣”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啜泣”?含义有什么不同? 抽抽搭搭地哭 两次
第一次是因为恐惧、伤心,
第二次是出于惊喜、委屈、感动、余悸和成就感。研读文本5.“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指的是什么?“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有两层意思:
①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
②将这“经历”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惧害怕,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由易人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研读文本6.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因为想着距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就没有战胜它的信心了。7.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研读文本6.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因为想着距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就没有战胜它的信心了。7.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深入理解悟书道最后一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所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
 教育孩子应注意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
 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应学会正确面对。
 遇到危险要冷静,寻找方法一步步解决,不悲观失望、失去信心。
 悬崖脱险悟哲理,一步、一步慢慢走,困难再大也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