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6 07: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法分别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借口。
3.侵略者:_________发动,___________两国支持。
4.《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__________进驻北京,增开_____________等十处为通商口岸,___________和______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5.附件:《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____________的合法化。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英、法俄、美外国公使汉口、南京外国商船军舰鸦片贸易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6.1860年,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__进行抢劫并放火烧毁。
7.《北京条约》:奕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 》继续有效外,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8.沙俄侵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圆明园天津条约天津九龙司沙俄150多万9.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____________一带深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_____加深。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一步【典例精讲】
知识点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例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利益,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
答案:B【对应训练】
1.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他的主要依据是( )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知识点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例2】两个强盗放火抢掠了圆明园,只留下残垣断壁在无声控诉。这两个“强盗”是( )
A.法俄   B.美俄
C.英法   D.英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
答案:C【对应训练】
2.“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C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获取了大量的赔款  B.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C.增加了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知识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例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
A.100万平方千米 B.80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20多万平方千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答案:C【对应训练】
4.1858年,一位沙俄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捕鱼遭到清军阻挠,可他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 )
A.沙俄比中国国力强大
B.这里自古是沙俄的领土
C.这是中俄《北京条约》规定的
D.这是中俄《瑷珲条约》规定的D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C1.“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节选《复兴之路》解说词)这里的“危机”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A2.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清政府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C3.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从下边哪一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看出来( )
A.《南京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4.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BC5.读下面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图一景象变为图二景象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B6.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其中最先割占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日本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英国、法国
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CB8.根据下图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的大片领土主要集中于( )
A.东南、西南 B.东北、东南 C.东北、西北 D.西北、西南C9.右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10.“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下列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D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果子”指什么?
英国和法国。中国。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不会。它的目的是取得清政府的好感,谋求在华更大利益,坐收渔人之利。(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相近的说法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