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三年级语文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21: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
( http: / / www.21cnjy.com )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3.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矛和盾以及坦克的图片,一些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感受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矛、盾”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故事,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多媒体展示:矛和盾的图片)了解“矛”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盾”。
2.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别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说说你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识字。)
3.谈话: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同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谈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重点指导:“矛、兵”的笔顺。
4.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5.指导生字书写。
6.小结写字情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字卡背后)
2.听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小黑板出示词语,学生订正,改错。
3.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
4.板书“大显神威”,这是什么意思?(初步理解)
 
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如: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
二、围绕“大显神威”,感悟课文内容
1.从书中找到“大显神威”。提问:是谁“大显神威”?生答后,引读5自然段。
2.小结,过渡: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那么,坦克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你从哪里找到了答案?引导学习1~4自然段。
3.默读1~4自然段,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坦克是怎样发明的。
独立读书思考。分组交流改进。指名发言说明。
小结: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
4.指导朗读1~4自然段。
引导:小声读这部分课文,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和句勾下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
交流好词佳句。联系上下文理解“难以招架”、“固然”等词。
朗读课文。
5.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以及坦克在战场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读6自然段。
出示句子“谁善于……胜利者。”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通过具体事例明白了这个道理。
说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举例最有说服力。
三、拓展思维,深化明理
1.读文后“泡泡”里学习伙伴的话“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提问:你能举例说明这句话吗?
先分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2.谈话:矛和盾很早就有,为什么别人不能像发明家一样发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
小结归纳: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从你的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四、布置综合性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观察生活,发现不便之处,作记录。
2.思考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
【板书设计】
25矛 和 盾 的 集合
|
|
|
进攻 
自卫  合二为一
|
|
|
枪炮 
铁屋子  坦
克(胜利者)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本堂课我从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入手,引出了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同时进行了读写。
引导学生学习第五段时,通过联系上下文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大显神威”读出坦克的威力。接着紧紧围绕“发明家怎么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学习1—4自然段。通过找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发明家的思考过程,了解坦克的发明过程。
语文课要多读,“以读为主,合理想象,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扩展”。在指导第5段朗读时,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坦克的威力。同时让学生想象,“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会是怎样的景象?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把有关词语读重音,这不是又回归到文本中去了吗?并且在朗读时感受到了发明家发明出的坦克的威力,
惊叹创新的神奇威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用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来代替教师乏味的说教。了解发明过程,领悟思维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在阅读中,读懂发明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想,在层层深入思考中发明坦克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语言学习,提高品悟积累的能力。在教学中运用换词、动作表演,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词语,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在引入课题时,学生对于“集合”理解仅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单的数量上的统一。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悟,了解了发明过程之后。学生对于“集合”有了全新的认识,那是优点的集合、长处的合二为一。课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集合的例子,通过课堂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探究让学生将文本和生活结合提炼出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