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上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3:4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上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检测题
(本试卷共100分,
120分钟完成)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迷藏(
cáng)
酝酿(niàng)
宛转(zhuǎn)
B.抖擞(sǒu)
水藻(zhǎo)
贮蓄(zhù)
C.萌发
(yìn)
安适(shì)
着落(zháo)
D.莅临(lì )
静谧(mì)
粗犷(kuà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蓑衣
静默
花枝招展
B.捷毛
吝啬
淅淅沥沥
C.甘露
爱恋
咄咄逼人
D.迫切
宽敞
争先恐后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②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4.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了。(拟人)
D.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片皑皑的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排比)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B.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的美誉,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刘湛秋《雨的四季》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个层林尽染的季节,蓦然回首,发现如烟的往事,依然飘飞在思绪的最深处。
B.那一个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让西湖的水变得更为浓郁而深沉。这泓相思的水,承载了世间多少的悲欢离合!
C.雨季是令人心醉的,每个下雨的日子我总会在屋檐下痴痴地等傻傻的盼,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你那令人愉快的音容笑貌。
D.岁月如歌,一路走来,曾经璀璨的焰火任凭时光飞逝,却依旧刻骨铭心。
8.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垫江,我美丽的家乡,你如画的风景让我魂牵梦绕。那蜿蜒的小路,回响着质朴的乡音;_
,_

_
,_

9.结合情境,甲同学回答得体的一项是(  )
甲乙丙去公园照相。丙长得漂亮,就是脖子稍短些。一次甲丙照相的时候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甲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拍好”。丙听到乙在嘀咕什么,悄悄问甲:“他刚才说我什么?”甲说:“________”。
A.他说,你脖子太短,俯拍出来难看。
B.他说,俯拍会显得你脖子短。
C.他说,换个角度更能表现出你的美。
D.他说,平拍会显得你脖子长。
10.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最适合作为口号的选项是(

A.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B.厉兵秣马
血债血偿
还我河山!
C.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
D.视死如归
慷慨赴义
宁死不屈!
二、古诗默写(10分,每空2分)。
11.在横线上正确填写古诗名句。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⑶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拟人手法,以明月寄托愁绪与思念,饱含诗人深切的同情关爱的诗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文字,完成第12-16题。(19分)
 春
朱自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1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3.第④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全段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______、
___

的特征。(4分)
14.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4分)

































15.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想到了什么?用几句话把它描写出来。(4分)

































16.从文中选一句运用了拟人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分析好在哪里。(4分)

































(二)阅读文字,完成第17-20题。(16分)
种一片树叶
   ①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丽的梦。
②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  一份子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可以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③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虔诚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到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马上可以实现。
  ④我天天蹲在种下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柳吐芽……
  ⑤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成为我生命的一根支柱,替我遮挡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
  ⑥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和成年人在一起,大家学习的是对方的冷漠、世故和虚伪;和孩子们在一起,感染的是他们的热情、诚实和纯真。话虽有些偏颇,但人生的旅程中,人们的确应经常用“童心”这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日渐风化了的心灵。孩童时那种天真无邪;那种幼稚可笑的一举一动;那双清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不正被我们当做“幼稚”而随手抛弃了吗 人每走一步都会从身上遗落一些东西,而往往被人随意丢掉的,也是最珍贵的,是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⑦种一片树叶吧,你定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7.第③段中“虔诚”表现了幼年的“我”怎样的心理 “我的梦”又是指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怎样理解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9.第⑥段中用“日渐风化”来形容“心灵”,你认为是否确切 为什么 (4分)


















































20.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四、作文(35分)
21.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见闻和感受。请从中选择一两个方面以《走进初中》为题目作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题
参考答案及解读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答案A
。B水藻(zǎo)
C萌发
(méng)着落(zhuó)
D粗犷(guǎng)
2.答案B。B项“捷毛”应为“睫毛”。
3.答案A。“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闲适”清闲安适,与“生活”搭配。“高瞻远瞩”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与“把握方向”相关。“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与“关注细节”搭配。
4.答案B。
B项“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不是比喻句,比喻应有本体喻体,且本体喻体不是同一类事物。句中的“好像”表示不确定,不是比喻词。
5.答案C。曹操诗风“风骨遒劲,慷慨悲凉”而非“婉约”。
6.答案C。《雨的四季》写雨非“特定地域”、非“特定季节”。
7.答案C。A项“蓦然回首”是“不经心地,突然回想起”的意思,突然回想起如烟往事,符合文意。B项“悲欢离合”是“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西湖浪漫甜蜜的爱情故事很多,其中也不乏离散离乱哀婉凄切的,因此用“悲欢离合”是合适的。D
项“刻骨铭心”意思是“铭刻在心灵深处”。上文说的“曾经璀璨的焰火”是指美好的往事,句意是美好的往事哪怕随着时光的推移依旧让人难忘,因此用“刻骨铭心”。C项音容笑貌是指人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包含声音),因此不能浮现在眼前。
8.
参考示例:那清清的河水,流淌着欢乐的歌谣;那丰饶的田野,飘荡着醉人的芳香。
9.答案C。“他说,换个角度更能表现出你的美”更委婉,乐于让人接受。
10.答案A。B项口号热血沸腾适用于抗战期间,激励斗志。C项适用于现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D项慷慨悲壮,适用于战争年代,特别适用于前线动员。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主要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A项昭示正义与和平,充分肯定人民的力量(人民必胜),最适合。故选A。
古诗默写(10分)
11.⑴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⑵潮平两岸阔 ⑶断肠人在天涯 ⑷百草丰茂(每空1分,不正确该不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9分)
12.(3分)答案C。A项“春风又绿江南岸”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让人感受到的是绿意盎然遍布江岸的意境,草茂盛的程度无法得知。结合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重点感叹的是时间的流逝,抒发的是羁旅思乡的愁绪。B项“浅草才能没马蹄”,“
没马蹄”的“草”比题干中才偷偷“钻”出来的草要长。C项“草色遥看近却无”符合题干意。D项“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已没过牛羊,太过茂盛。
13.
(4分)答:上、下。色彩绚丽、香气浓郁(意近即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色彩绚丽)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香气浓郁)
14.
(4分)答:侧面写春花,用蜜蜂、蝴蝶的繁忙表现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15.(4分)合理、通顺即可。答案略。
16.
(4分)例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人的动作情态,将竞相开放的花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表达了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例2:“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小草以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草在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表达了对春草的喜爱。
(二)(16分)
17.(4分)“虔诚”表现“我”种树叶时的认真、严肃,坚信种下的树叶一定能长成大树的心理。“我的梦”指认为种下的树叶,一定可以长成大树。(意近即可)
解析:词语本义着手,结合文意理解。
18.(4分)牢牢占据我记忆的童年幼稚的举动使我保持了最可贵的纯真,保持了内心不受世俗污染的纯洁,也使我能够等待和憧憬,度过生活中不如意的日子。(意近即可)
解析:抓住“种树叶、生命的支柱、遮挡风雨、撑起天空”等关键词,结合上下文理解。
19.(4分)确切。人们在成人的世界里,感受到太多的冷漠、世故和虚伪,为使自己更适应环境,纯真、热情逐渐蜕化,心灵像裸露的石头被风化一样,日趋虚伪、冷漠,并最终被世俗同化。(合理即可)
解析:抓住关键词,结合本段前后句理解。
20.(4分)希望人们保留一些儿时的热情、诚实和纯真,拥有一片纯洁的天空,不为世俗污染。表达了作者对热情、诚实、纯真的渴望。(意近即可)
解析:结合前文理解:“种”“树叶”表现的是“儿时的热情、诚实和纯真”,“参天大树”是希望、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