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上科学同步练习第二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七年级上科学同步练习第二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9-06 15:30:32

文档简介

第4节 常见的动物(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下列关于动物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物分类只有检索法一种方法
B.动物分类都是根据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C.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动物分类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D.动物分类一定是根据相同的特征进行的
2.瑞典博物学家林耐把自然界的生物分成七个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界
B.科
C.品种
D.种
3.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动物分类依据的是(  )
A.形态结构特征
B.生活习性特征
C.生殖方式特征
D.以上都可以
4.小英在参观某动物园时,在某角落捡起一块废旧的标识牌,上面写着: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其他的字看不清楚了。则这块标识牌有可能挂在哪种动物旁边(  )
A.秃鹰
B.斑马
C.眼镜蛇
D.华南虎
5.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①蚯蚓 ②鲤鱼 ③蝙蝠 ④蜗牛 ⑤青蛙
⑥蚕 ⑦蚂蚁
A.②③⑤
B.①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⑦
D.⑤⑥⑦
6.(招远中考)有一个同学在野外发现一具已经腐烂的动物尸体,体外被鳞,身体细长,露出部分脊椎骨,根据观察,下列他的推理正确的是(  )
A.体外被鳞,死亡动物是脊椎动物
B.身体细长,死亡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C.体内有脊椎骨,死亡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D.体内有脊椎骨,死亡动物是脊椎动物
7.在分类上马和驴同科不同属,马和犀牛同目不同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和驴在分类上一定属于同一目
B.马和驴在分类上一定不同种
C.马和驴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特征
D.马和驴之间的共同特征比马和犀牛之间的共同特征多
8.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其重要意义是(  )
A.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B.能给每一种生物不同名称
C.可以根据分类弄清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D.说明了分类单位可以分为:种、属、科、目、纲、门、界
9.根据如图的足印判断,四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第9题图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10.现有六种动物:蝴蝶、鲸、螃蟹、乌贼、袋鼠、喜鹊,若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各项分类错误的是(  )
A.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
B.有羽毛的动物和无羽毛的动物
C.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D.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11.节肢动物可以分为甲壳纲(蟹)、昆虫纲(苍蝇)、多足纲(蜈蚣)和蛛形纲(蜘蛛),由此判断节肢动物在动物分类等级中属于(  )
A.门
B.纲
C.目
D.科
12.(烟台中考)如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系统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A.狗是由狼驯化来的,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
B.狗和狐的共同点比狗和豹的共同点多
C.犬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犬属动物之间的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3.如何对猫、鲫鱼、蝴蝶、麻雀进行分类。
(1)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将它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14.现有几种动物:麻雀、带鱼、蝴蝶、蚯蚓、蝙蝠、青蛙、猪、鲸。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有无脊椎骨这一标准可把这些动物分为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这一标准把这些动物分为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
(2)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其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_;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羽动物和无羽动物,其分类的标准是________。
(3)从以上两个小题中,可发现动物有多种的分类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15.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16.(长沙中考)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第16题图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17.有四种动物:(1)山羊;(2)河蚌;(3)麻雀;(4)青鱼,请你写出两种可将四种动物分类的特征,并依据这一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一:

分类二:

18.(宁波市北仑区中考模拟)甲乙两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以下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表:
类别
动物名称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1
燕子、青蛙、野兔、鱼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2
蜜蜂、蚯蚓、蜘蛛
(1)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的分类,不仅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__________________。
(3)被子植物中,________器官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这类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参考答案
第4节 常见的动物(第1课时)
1-5.CDDDB 6-10.DCAAD 11-12.AC
13.(1)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 (2)有羽动物
无羽动物
14.(1)脊椎 无脊椎 水生 陆生 (2)有无翅 有无羽毛 (3)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不一样
15-16.DC
17.根据是否有脊椎骨分类。脊椎动物:山羊、麻雀、青鱼;无脊椎动物:河蚌 根据是否水生分类。水生动物:河蚌、青鱼;陆生动物:山羊、麻雀
18.(1)体温是否恒定 体内是否具有脊椎骨
(2)内部构造 (3)生殖 花 果实 种子第4节 常见的动物(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下列全部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章鱼、鲍鱼、鲤鱼
B.娃娃鱼、鲤鱼、带鱼
C.鲫鱼、鲤鱼、银鱼
D.乌贼、章鱼、鲍鱼
2.爬行类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皮肤外具有鳞片或甲的结构
B.有适于在陆上运动的四肢
C.进行体内受精,生殖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
D.加强了肺的呼吸功能
3.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珍稀两栖动物的是(  )
A.大熊猫
B.娃娃鱼
C.扬子鳄
D.白鳍豚
4.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袋鼠
B.牛
C.蜥蜴
D.斑马
5.下列动物在一生中出现鳃、肺、皮肤三种呼吸器官的是(  )
A.鱼类
B.昆虫
C.两栖类
D.爬行类
6.蜥蜴的皮肤干燥而且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7.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
A.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B.使后代的数量大大增加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D.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8.下列叙述中,属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具有尾
C.体温不恒定
D.能在水中和陆上生活
9.鱼在水中不停地喝水,其目的是(  )
A.解渴
B.调节身体平衡,不至于下沉
C.呼吸和摄食
D.为了能使身体前进
10.据2007年4月8日《湖州日报》报道,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稀世珍禽朱鹮将在下渚湖安家。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专家认为,下渚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朱鹮的生存。朱鹮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外受精、胎生
11.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虎、狮、鸡、松鼠
B.猕猴、猩猩、长臂猿、大鲵
C.牛、羊、马、蛇
D.蝙蝠、白鳍豚、大象、鲸
12.带鱼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动物,生活在海洋中的它(  )
A.有脊椎,用鳃呼吸
B.无脊椎,用鳃呼吸
C.有脊椎,用肺呼吸
D.无脊椎,用肺呼吸
13.下列关于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蛇属于爬行类动物
B.蛇的体温不恒定,所以有冬眠现象
C.有的蛇能产出小蛇,所以蛇是胎生的
D.头部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骤然变细的蛇通常为毒蛇
14.依据下表所描述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并根据表中的分类方法,请将下列脊椎动物填在合适横线处:蛇、青蛙、狐狸、鲤鱼、鸽子。
B组 自主提高
15.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相似特征最多的是(  )
第15题图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③与④
D.①与②
16.(广东中考)下列有关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鱼的体型呈梭形——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B.猎豹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适于捕食动物
C.鸟类的骨大多中空,无膀胱——可以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青蛙的下肢裸露湿润,内含丰富的血管——便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17.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陆地上,以卵繁殖后代
B.恒温,终生用肺呼吸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18.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其原因是(  )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辅助呼吸
19.(云南中考)生活在北方的蛇和野兔,到了冬天,蛇要冬眠,而野兔不需要冬眠,其主要原因是(  )
A.蛇体表的鳞片不能保温
B.野兔善于奔跑,体温升高快
C.野兔体表有皮毛
D.蛇是变温动物,野兔是恒温动物
20.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动物名称
心脏占体重比例(%)
每分钟心跳次数

0.57
22

0.42
72

1.72
135~244
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
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会进行飞行生活
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以减少代谢对物质和氧气的需求,更适于飞行生活
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是长期适于飞行生活的结果
21.(宁海中考)一位渔民在舟山渔场捕到一条“大怪鱼”,它体长3.1米,背灰黑色,腹白色,头顶有肉刺。体前有一对鳍肢,尾鳍水平状,腹部有乳状突起,皮肤裸露。口腔内有牙齿,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后发现体内有脊柱,有肺、心脏等器官。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体内有幼体。你认为渔民捕到的是鱼类、两栖类还是哺乳类?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搜集资料:
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

参考答案
第4节 常见的动物(第2课时)
1-5.CCBCC 6-10.DACCA 11-13.DAC
14.狐狸 鸽子 蛇 青蛙 鲤鱼
15-19.ADDDD 20.D
21.(1)这种生物属于哪类生物? (2)①可能是鱼类 ②可能是两栖类 ③可能是哺乳类(3)皮肤裸露,有鳍,有乳头 有肺,心脏与人相似 有幼体——胎生 有乳头——哺乳
(4)该动物应该属于哺乳类第4节 常见的动物(第3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自然界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
A.哺乳类  
B.昆虫类
C.鱼类  
D.爬行类
2.下列动物中,不分节且无外骨骼的是(  )
A.天牛
B.蚊
C.蝗虫
D.河蚌
3.下列关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椎动物大约有4.7万种
B.无脊椎动物大约有120万种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无脊椎动物都没有脊椎骨
4.下列不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和足分节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D.体内有脊椎骨
5.下列具有外骨骼的一组动物是(  )
A.蜗牛和田螺
B.龟和扬子鳄
C.河蟹和对虾
D.甲鱼和蛇
6.下列各种无脊椎动物中,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是(  )
A.涡虫
B.变形虫
C.水母
D.蛲虫
7.2013年2月1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新确认有1名广岛县男性在2012年夏天死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主要由蜱虫叮咬引起。如图所示的蜱虫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腹面有足4对,每足6节。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蜱虫具有昆虫的结构特点
B.蜱虫属于节肢动物
C.蜱虫是新发现的物种
D.蜱虫属于脊椎动物
8.草履虫、蚯蚓、水螅、血吸虫分别属于(  )
A.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B.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
D.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9.关于腔肠动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由口进出
D.都生活在水中
10.为了更好地预防传染病,小华家进行了全面消毒,第二天发现地上有一只死蟑螂,小华知道蟑螂属于节肢动物。下列生物中,与蟑螂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蜈蚣
B.蜘蛛
C.蝉
D.蛔虫
11.益虫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或捕食害虫
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料
C.能分解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D.以上都是
12.大自然中大部分的动物都是__________,其中:
(1)最低等、单细胞的动物是________,如草履虫;
(2)身体柔软、有贝壳的是________,如河蚌;
(3)身体细长,有许多体节的是________,如蚯蚓;
(4)身体线形,不分节的是________,如蛔虫;
(5)消化管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的是________,如血吸虫;
(6)消化管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的是________,如水母;
(7)身体和足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的是________,它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类群。
B组 自主提高
13.(汕头中考)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14.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A.外骨骼
B.皮肤
C.翅
D.细胞膜
15.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A.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B.Q可以表示动物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椎
D.F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16.“蜻蜓点水”,实际上是(  )
A.蜻蜓在水中产卵
B.蜻蜓在清洗身体
C.蜻蜓从水中取食
D.蜻蜓在喝水
17.小柯找到了6只昆虫,他根据昆虫的外形做了检索表。
(1)在图中,乙昆虫属于下表中6只昆虫之一,请查出乙昆虫的名字:________。
(2)在如图的甲、丁中,哪只昆虫不是小柯找到的?________。
(3)与长蚤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
A.蝼蛄
   B.蜉蝣
    C.衣鱼
第17题图
(泰安中考)如图所示,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或“团子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第18题图
(1)你的假设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__。
(4)你的结论是

(5)若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需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
(6)在研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的条件都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参考答案
第4节 常见的动物(第3课时)
1-5.BDCDC 6-10.BBABD 11.D
12.无脊椎动物 (1)原生动物 (2)软体动物 (3)环节动物 (4)线形动物 (5)扁形动物 (6)腔肠动物 (7)节肢动物
13-16.BAAA 17.(1)蜉蝣 (2)丁虫 (3)A
18.(1)鼠妇可能适应在无光的环境下生活 (2)光
有光 无光 (3)平均值 (4)鼠妇喜欢在无光的环境下生活 (5)湿度 潮湿 干燥 (6)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