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泥石流
A组 基础训练
1.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 )
A.围湖造田
B.陡坡修筑梯田
C.垦殖草原
D.过度抽取地下水
2.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3.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正确的是( )
A.地震、海啸
B.滑坡、泥石流
C.沙尘暴、火山喷发
D.台风、洪涝
4.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
A.陡峭的沟谷山区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
5.下列自然灾害中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地震—山崩—泥石流
D.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6.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台风 ③火山 ④洪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泥石流发生时往往有一些预兆。下列现象属于泥石流已经在河谷上游的预兆是( )
A.电闪雷鸣,出现狂风暴雨
B.河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谷中传来闷雷般的声音
C.大地抖动,山坡上出现滚石
D.长时间的大雨,河水突然暴涨
8.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活动频繁,历时长
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
9.(成都中考)在如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第9题图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10.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11.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赶紧顺着河谷的上游或下游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狭小空间内,等待救援
C.在山区荒野,遇到地震时,要往山坡上方跑并注意滚石
D.当附近有大量因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要注意紧闭窗户,少在户外活动
(德州中考)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第12题图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
。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B组 自主提高
13.为减轻地质灾害的威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就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
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彻底杜绝地质灾害
D.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
14.读“我国特大、较大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以下两小题。
第14题图
(1)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2)六大区域中发生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5.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第15题图
(1)图示中舟曲县的经纬度大致是
。
(2)以下是舟曲县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诱发与导致的原因的叙述,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 )舟曲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山体破碎。
( )受2008年的四川汶川“5·12”地震的影响,山体遭到松动。
( )由于前期的严重干旱,增多并加大了山体缝隙,易形成地质灾害。
( )瞬时的大暴雨,渗入缝隙深部,易形成泥石流。
( )强台风天气使山坡树木连根拔起,促发了泥石流的发生。
( )房屋和工程建设不当及生态环境变化,加大了灾害诱发与受灾程度。
( )地质灾害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预警不及时。
参考答案
第5节 泥石流
1-5.BDBAC 6-10.BBDCB 11.A
12.(1)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2)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 (3)①山区;②地表有碎屑物;③强降水
(4)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5)植树造林
13.A
14.(1)B (2)C
15.(1)105°E、35°N (2)
√√√√×√√